祖 潔 楊新新 昝 坤 葉新春 時宏娟 張作慧 崔桂云
(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神經內科,江蘇 徐州 221006)
外周血血脂水平與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臨床特征的相關性
祖 潔 楊新新 昝 坤 葉新春 時宏娟 張作慧 崔桂云
(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神經內科,江蘇 徐州 221006)
目的該探討外周血中血脂水平與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臨床特征的相關性。方法 選取100例老年PD患者作為研究組,另選同期體檢的健康體檢者100例作為對照組,測定兩組研究對象的血脂水平并分析血脂水平與PD發病、病程及Hoehn-Yahr分級的相關性。結果 研究組PD患者血清總膽固醇(TC) 、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載脂蛋白(Apo)A、ApoB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均<0.05)。低水平ApoA、HDL-C是影響PD患病的獨立危險因素(P均<0.05)。隨著患者Hoehn-Yahr分級的升高,其ApoA、TG、HDL-C水平顯著下降(P均<0.05),不同Hoehn-Yahr分級患者TC、TG、LDL-C、ApoB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ApoA水平(r=-0.671,P=0.012)和HDL-C水平(r=-0.689,P=0.018)與PD病程呈負相關;ApoA水平(r=-0.646)和HDL-C水平(r=-0.754)與PD患者Hoehn-Yahr分級呈負相關(P<0.05)。結論 血脂水平下降可增加PD患病的風險,尤以ApoA、HDL-C下降對PD病情的影響最明顯,低脂血癥在PD的發生發展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
血脂;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D)是一類多發生于老年群體的神經系統慢性退行性病變,主要表現為運動遲緩、靜止震顫、肌強直和姿勢步態障礙等〔1〕。近年來PD的診治已成為臨床研究者熱衷的課題之一,有研究〔2〕報道血脂水平與PD的發生發展有一定的關系,但是關于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載脂蛋白(Apo)水平對PD患者發病情況及病程的影響仍存有一定的爭議〔2〕。本文擬探討血脂水平變化與PD發病及臨床特征的相關性。
1.1 病例資料 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神經內科治療的100例老年PD患者納入研究組,男48例,女52例,年齡60~86歲,平均(73.66±8.32)歲。選擇同期在我院進行健康體檢者10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45例,女55例,年齡60~89歲,平均(72.22±9.67)歲。所有研究對象均知情同意,并獲得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對比兩組研究對象的性別(χ2=0.181,P=0.671)、年齡(t=1.129,P=0.260)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英國帕金森協會關于PD的診斷標準〔3〕;(2)年齡≥60歲;(3)近期未曾服用調節血脂的藥物。排除標準:(1)其他因素(如腦部創傷、藥物中毒等)引起的帕金森癥狀;(2)合并嚴重的肝、腦、心、腎臟疾病;(3)病例資料及檢查資料不完整。
1.3 實驗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均空腹采集靜脈血5 ml,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血脂水平,包括血清TC、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ApoA、ApoB水平。比較分析不同Hoehn-Yahr分級PD患者血脂水平的差異。考察血脂水平與PD患者病程和Hoehn-Yahr分級的相關性。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或F檢驗;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血脂水平與PD發病的關系;采用Spearson相關性分析血脂水平與PD病程及Hoehn-Yahr分級的關系。
2.1 兩組血脂水平比較 研究組患者血清TC、TG、HDL-C、LDL-C、ApoA、ApoB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時間TC(mmol/L)TG(mmol/L)HDL?C(mmol/L)LDL?C(mmol/L)ApoA(g/L)ApoB(g/L)研究組4 11±0 821 12±0 681 18±0 332 41±0 911 08±0 280 79±0 23對照組4 42±0 971 55±0 891 35±0 392 68±0 851 36±0 390 87±0 20t/P值2 441/0 0163 839/0 0003 328/0 0012 168/0 0313 875/0 0092 625/0 009
2.2 PD發病與血脂水平多因素回歸分析 以PD是否發病作為因變量,各影響因素作為自變量進行Logistic多元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低水平ApoA、HDL-C是影響PD患病的獨立危險因素(P均<0.05)。見表2。
2.3 不同Hoehn-Yahr分級PD患者血脂水平比較 隨著Hoehn-Yahr分級升高,患者ApoA、TG、HDL-C水平顯著下降(P均<0.05),不同分級Hoehn-Yahr患者TC、TG、LDL-C、ApoB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影響PD患病的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

影響因素βSE(β)Waldχ2值P值OR值95%CITC-0 4041 3916 5290 0640 6680 395~0 688TG-0 5261 1855 0620 0550 5910 348~0 702HDL?C-0 5011 4586 0370 0022 6060 401~0 738LDL?C-0 4871 2875 3980 0750 6140 369~0 670ApoA-0 2060 8364 0150 0002 8990 711~0 973ApoB-0 4211 3356 2650 1000 1560 328~0 666


Hoehn?Yahr分級nTC(mmol/L)TG(mmol/L)HDL?C(mmol/L)LDL?C(mmol/L)ApoA(g/L)ApoB(g/L)1~2級264 16±0 751 31±0 741 31±0 292 43±0 741 25±0 240 75±0 212 5~3級494 14±0 821 20±0 711 10±0 312 42±0 851 18±0 340 77±0 22>3級254 05±0 811 09±0 540 99±0 262 41±0 381 22±0 260 70±0 25F/P值0 435/0 1323 582/0 0005 427/0 0000 069/0 0940 133/0 2150 660/0 182
2.4 血脂水平與PD患者病程、Hoehn-Yahr分級相關性分析 ApoA水平(r=-0.671,P=0.012)、HDL-C水平(r=-0.689,P=0.018)與PD病程呈負相關;TC、TG、LDL-C、ApoB與PD病程無關(r=0.013、-0.126、-0.044、-0.058,均P>0.05)。ApoA水平(r=-0.646)、HDL-C水平(r=-0.754)與PD患者Hoehn-Yahr分級呈負相關(P<0.05);TC、TG、LDL-C、ApoB與Hoehn-Yahr分級無關(r=0.011、-0.282、-0.097、-0.105,均P>0.05)。
目前,對于PD的發病機制尚不明朗,多數PD患者診治時無法明確病因,對癥治療效果不佳〔4〕。故目前臨床針對PD的治療方案依舊僅能延緩致殘時間、改善臨床癥狀,無法從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血脂是參與細胞能量代謝的主要物質,是血漿中所含脂類物質的統稱,主要包括以TC、TG為代表的中性脂肪和以磷脂、糖脂、固醇、類固醇為代表的類脂等〔5〕。脂蛋白是血漿蛋白與脂質結合形成的復合物,依據沉降性質差異,可將脂蛋白分為HDL-C和LDL-C〔6〕。脂蛋白中的蛋白成分稱為載脂蛋白,主要參與脂類物質運載及蛋白結構的穩定。根據載脂蛋白結構和功能的不同分為A、B、C、D和E五類,其中ApoA和ApoB是較重要也是目前研究較多的類型〔7〕。本研究結果表明,低血脂與PD患病有一定的相關性,特別是HDL-C、ApoA水平下降可明顯提高PD患病的風險,故早期監測老年人群血脂水平有望預測其PD發生風險,指導早期干預策略的制定與實施,從而避免PD發生、改善人口質量。楊旭等〔8〕研究證實血清TC、TG、HDL-C、LDL-C、ApoA、ApoB等血脂水平降低與PD的發生有一定的關系。馬明輝〔9〕亦證實血清TC、TG、LDL-C、ApoB可能是PD的風險因素,均與本文研究結果基本相符。
本文發現,TG、HDL-C水平與患者病程、Hoehn-Yahr分級均呈負相關,說明ApoA、HDL-C在PD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具體機制:(1)ApoA是HDL-C的主要蛋白質成分,約占其蛋白質含量的70%以上,在脂質代謝調節中發揮核心作用,具有抗炎作用。過往研究發現,ApoA具有極強的巨噬細胞內膽固醇脂化刺激作用,在抗動脈硬化病變過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10〕。隨著ApoA水平降低,患者組織內多余的脂質、膽固醇無法得到有效轉運,局部組織過氧化物、纖維蛋白大量堆積可能是導致神經損傷加劇的重要原因。(2)HDL-C與黑質神經元和路易小體內ApoE表達具有一定相關性〔8,11〕,其水平降低引發的ApoE表達上升在PD發病過程中發揮了一定作用。此外,有學者指出,營養狀態不佳亦可導致ApoA、HDL-C水平顯著下降〔12〕,該觀點一方面說明ApoA、HDL-C下降與神經元變性死亡有關,另一方面也說明通過合理的營養支持與血脂調節有望改善患者ApoA、HDL-C水平,延緩病情進展、改善生存質量。
1 陳 伶,孫 奕.帕金森病常見精神障礙的臨床表現及藥物治療〔J〕.實用老年醫學,2014;28(4):338-40.
2 鐘 玲,雷 朋,魯鳳嬌,等.帕金森病臨床特征與血脂和血尿酸水平的相關性分析〔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4;36(18):1945-8.
3 Vasconcellos LFR,Pereira JS.Parkinson′s disease dementia:Diagnostic criteria and risk factor review〔J〕.J Clin Exp Neuropsychol,2015;37(9):988-93.
4 姜立志,沈麗華,孫 翠.Parkin基因突變和線粒體功能紊亂與帕金森病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1):3175-8.
5 Naidu PB,Ponmurugan P,Begum MS,etal.Diosgenin reorganises hyperglycaemia and distorted tissue lipid profile in high-fat diet-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s〔J〕.J Sci Food Agr,2015;95(15):3177-82.
6 王 凱.血液透析冠心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氧化應激的臨床研究〔J〕.臨床醫藥實踐,2014;23(7):496-7.
7 Swanson CR,Katherine L,Unger TL,etal.Lower plasma apolipoprotein A1 levels are found in Parkinson's disease and associate with apolipoprotein A1 genotype〔J〕.Mov Dis Off J Mov Dis Soc,2015;30(6):805-12.
8 楊 旭,柳 華,馬 英,等.血脂與帕金森病相關性研究〔J〕.西部醫學,2014;26(6):725-7.
9 馬明輝.帕金森病與血脂水平的臨床分析〔D〕.沈陽:中國醫科大學,2014;22(9):1-2.
10 Neamat-Allah J,Johnson T,Nabers D,etal.Can the use of blood-based biomarkers in addition to anthropometric indices substantially improve the prediction of visceral fat volume as measur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Eur J Nutr,2015;54(5):701-8.
11 Takechi R,Pallebage-Gamarallage MM,Lam V,etal.Aging-related changes in blood-brain barrier integrity and the effect of dietary fat〔J〕.Neurodegen Dis,2013;12(3):125-35.
12 Cereda E,Cassani E,Barichella M,etal.Anthropometric indices of fat distribution and cardiometabolic risk in Parkinson′s disease〔J〕.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2013;23(3):264-71.
〔2016-05-11修回〕
(編輯 郭 菁)
崔桂云(1965-),女,博士,教授,主任醫師,主要從事運動障礙疾病、癲癇、腦血管病研究。
祖 潔(1980-),女,碩士,主治醫師,主要從事運動障礙疾病,腦血管病研究。
R749
A
1005-9202(2016)24-6127-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4.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