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鵬 崔 崎 郭小鵬 張樹杰
(新疆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泌尿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運用RUPP診斷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尿路梗阻的臨床價值
王 鵬 崔 崎 郭小鵬 張樹杰
(新疆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泌尿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目的 探討運用靜態尿道測壓(RUPP)評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發生尿路梗阻的診斷價值。方法 收集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該院泌尿科就診60歲以上老年男性BPH患者124例尿動力學資料,依據尿動力學檢查中的linRUPP圖進行尿路梗阻分級,將0~2級定為無梗阻組,3~6級定為梗阻組。分別比較組間RUPP指標差異,運用受試者工作曲線(ROC)分析比較各個指標診斷尿路梗阻。結果 在兩組別比較中,膀胱頸壓、功能曲線長度、前列腺平臺面積、精阜壓及前列腺長度顯示有統計學差異(P<0.05);而最大尿道壓、最大尿道閉合壓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取診斷點值1 185.06 mm·cmH2O,以前列腺平臺面積為指標時診斷效能最好;ROC曲線下面積0.893,敏感度為86.12%,特異度為100.00%,正確指數為0.887。結論 可以運用RUPP方法中前列腺平臺面積指標診斷老年BHP患者尿路梗阻。
良性前列腺增生;靜態尿道測壓;尿路梗阻;良性前列腺增生癥
老年男性群體中常存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部分患者還會出現后續的下尿路癥狀(LUTS),即以排尿困難、尿細為主要癥狀的尿路梗阻和以尿頻尿急、遺尿或尿失禁為主要特征的尿路刺激癥狀,這些將嚴重影響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國際上公認的診斷BPH患者尿路梗阻的金標準方法是壓力-流率同步測定(P/Q)〔1〕。該方法測量并分析老男患者排尿期的逼尿肌壓力和尿流率的相關性,判斷尿路梗阻發生與否,但由于具有侵襲性、費用高、操作復雜,且每位老年男性的(P/Q)值還可能受到如精神因素、疼痛及膀胱容量等其他因素的影響,而不易被測定〔2〕。現在臨床上開發了非尿動力學的檢查方法,如下尿路癥狀、超聲檢測、靜態尿道測壓(RUPP)等。本研究探究RUPP診斷BHP患者尿路梗阻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情況 收集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泌尿科因尿頻尿急或排尿困難等不適癥狀就診60歲以上124例老年男性患者,診斷標準依據病史、體格檢查、超聲檢查、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及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等。排除患有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前列腺癌、膀胱過度活動癥、逼尿肌無力、神經源性膀胱、曾經施行過下尿路手術、下尿路有外傷史以及無完整尿動力學檢查資料的病例。所有入選的患者年齡60~79歲,平均(70.51±11.23)歲。依據尿動力學檢查中的linRUPP圖進行尿路梗阻分級,將0~2級定為無梗阻組,3~6級定為梗阻組。無梗阻組60例,年齡65~75歲,平均(69.87±9.44)歲;梗阻組64例,年齡60~79歲,平均(71.33±10.51)歲。
1.2 檢測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醫師按照規范操作,采用DantecMenuet型尿動力儀進行P/Q值測定和RUPP指標測定。囑患者采取平臥位,2 ml/min速度往F8尿道測壓管灌注1∶5 000呋喃西林,以1 mm/s速度牽引,記錄患者的前列腺長度、前列腺平臺面積、最大尿道壓力、最大尿道閉合壓力、膀胱壓力、精阜壓及功能曲線長度,并同步記錄繪制尿道壓力、膀胱壓力及尿道閉合壓力曲線。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定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定性資料采用例數(百分比)描述,組間比較采用檢驗。采用診斷分析方法,通過ROC分析計算靈敏度、特異度和正確指數判斷RUPP診斷BHP患者發生尿路梗阻的可行性。
2.1 尿動力學檢查結果比較 兩組患者的功能曲線長度、 前列腺長度、膀胱頸壓、精阜壓及前列腺平臺面積有統計學差異(P<0.05);而最大尿道壓、最大尿道閉合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RUPP診斷BHP患者尿路感染的ROC分析 見表2。取診斷點值1 185.06 mm·cmH2O,以前列腺平臺面積為指標時診斷效能最好,ROC曲線下面積0.893,敏感度為86.12%,特異度為100.00%,正確指數為0.887。


指標無梗阻組(n=60)梗阻組(n=64)年齡(歲)69 87±9 4471 33±10 51最大尿道壓力(cmH2O)103 08±34 77104 48±36 73膀胱壓力(cmH2O)26 35±6 7147 06±20 371)最大尿道閉合壓力(cmH2O)85 89±22 4787 05±35 34功能曲線長度(mm)39 43±11 7954 86±13 471)精阜壓(cmH2O)38 21±14 7050 61±16 651)前列腺長度(mm)29 94±5 9248 26±18 361)前列腺平臺面積(mm·cmH2O)800 51±307 171715 62±674 551)
與無梗阻組比較:1)P<0.05
表2 RUPP參數的ROC分析結果

診斷變量面積標準誤P值最大尿道壓力(cmH2O)0 7710 0980 033膀胱壓力(cmH2O)0 7840 0940 024最大尿道閉合壓力(cmH2O)0 8540 0640 005功能曲線長度(mm)0 8710 0540 003精阜壓(cmH2O)0 8890 0600 002前列腺長度(mm)0 8150 0880 001前列腺平臺面積(mm·cmH2O)0 9540 0210 000
老年男性所面臨的影響生活質量的常見疾病就是BHP,多數患者早期并無明顯癥狀,但隨著疾病進展及年齡增大,容易出現以膀胱梗阻為主要癥狀的LUTS。對老年BHP患者進行早期的LUTS診斷,對于患者BHP的治療和后期的生活質量提高有重要意義。相較于目前尿路梗阻診斷金標準的尿動力學檢查P/Q同步測定結果,RUPP作為評估患者儲尿期尿道壓力的檢查,無需受到患者精神壓力、疼痛、檢查時體位不適或者測壓管大小的影響等等。RUPP測定方法在恒速灌注的配合下,通過測壓導管恒速牽引,繪制全尿道壓力曲線,借此反映尿道不同部位的壓力,檢測最大尿道壓力、膀胱頸壓力、精阜壓以及最大尿道閉合壓力〔3〕。目前RUPP檢查在臨床中應用廣泛,是較為成熟的項目,屬于尿動力學檢查中的常規部分,但將RUPP檢測結果應用于BHP患者的尿路梗阻診斷研究較少。
本研究發現梗阻組的RUPP指標功能曲線長度、前列腺長度、 前列腺平臺面積、膀胱頸壓及精阜壓更高,且有統計學差異(P<0.05);而最大尿道壓和最大尿道閉合壓則沒有統計學差異,這與他人研究〔4,5〕結果一致。此外,本研究通過ROC曲線分析RUPP檢測指標對尿路梗阻的診斷價值。結果表明,兩組患者中,RUPP指標中的膀胱頸壓、前列腺長度、精阜壓、功能曲線長度及前列腺平臺面積均有較好的診斷效力,且在兩組中的差別都有統計學意義。根據ROC曲線對比分析,其中診斷價值最高的參數為前列腺平臺面積;根據此指標進行診斷時,ROC曲線下面積最大為0.954;根據ROC曲線得其對應的診斷點值為1 185.06 mm·cmH2O,敏感度為86.12%,特異度為100.00%,約登指數為0.887。結果表示BPH 患者的RUPP檢查中,若發現前列腺平臺面積值高于1 185.06 mm·cmH2O,則可提示可以診斷尿路梗阻。隨著BHP疾病發展,患者膀胱頸部壓力在膀胱頸部平滑肌和前列腺包膜的緊張度不斷增加之下逐漸升高,最終患者的前列腺體積增大,后尿道延長,也使得患者的前列腺尿道長度變長,增加的膀胱頸壓力和增長的前列腺尿道最終造成前列腺平臺面積值出現升高的改變〔6〕。因此,本研究利用更能真實反映尿道梗阻情況的前列腺平臺面積值,為定量診斷尿路梗阻提供依據。
灌注介質的選擇、灌注速率以及灌注時導管牽引速度等都會影響實際的臨床RUPP操作,目前的研究結果得到一個較為統一的標準,即均推崇灌注介質選取1∶5 000的呋喃西林溶液,并以1 mm/s 的速度牽引,2 ml/min的速度灌注。相比于非尿動力學的檢查,下尿路癥狀、超聲檢測等指標在臨床應用中存在諸多局限〔7,8〕,特別是許多老年患者因為檢查體位、緊張等原因,無法通過P/Q測定判斷有無尿路梗阻,RUPP在臨床工作中顯得更具價值和更具有實際意義。該方法即能定性判斷有無梗阻,又可定量評估梗阻程度。
BPH 是老年男性的常見慢性疾病,而尿路梗阻的出現也是老年男性的常見癥狀。除了BHP,還有很多原因可以引發尿路梗阻,如前列腺癌、老年人神經系統異常或器官的退行性變、結石、尿路狹窄或感染等等。因此,筆者建議在需要結合其他臨床指標,如自由尿流率、充盈期膀胱壓力測定等多項檢查與RUPP檢查共同對BPH患者進行尿路梗阻診斷時,綜合分析尿道功能情況進而判斷。
1 Gray M.Traces:making sense of urodynamics testing-Part 2:uroflowmetry〔J〕.Urol Nurs,2010;30(6):321-6.
2 Valentini FA,Robain G,Marti BG.Is a sequence of tests during urethral pressure profilometry correlated with symptoms assessment in women〔J〕.Int Braz J Urol,2012;38(6):809-17.
3 楊星亮.良性前列腺增生功能學梗阻與尿路并發癥發生風險的相關性研究〔D〕.重慶:第三軍醫大學,2014:19.
4 張 湜,狄貴娟,張 赟,等.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癥狀特點〔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20):5872-3.
5 謝克基,廖土明,李 濤,等.良性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后的逼尿肌功能評估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6;27(5):311-3.
6 陳 園,杜廣輝,陳 忠,等.良性前列腺增生并發膀胱過度活動癥的尿動力學診斷〔J〕.中華外科雜志,2010;48(23):1767-70.
7 章越龍,肖家全,張大宏,等.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膀胱出口梗阻和逼尿肌功能的分析〔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0;25(8):599-601.
8 吳偉力,沈 華,廖 凱,等.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殘余尿量與膀胱出口梗阻和逼尿肌收縮力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男科學雜志,2015;21(8):729-32.
〔2016-06-01修回〕
(編輯 曲 莉)
王 鵬(1979-),男,主治醫師,主要從事泌尿外科疾病中西醫結合治療研究。
R73
A
1005-9202(2016)24-6194-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4.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