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熹江蘇省泰州市人民醫院,江蘇泰州 225300
某三甲公立醫院科研管理的實踐與思考
高熹
江蘇省泰州市人民醫院,江蘇泰州225300
醫院作為知識和技術高度密集的單位,對科研管理水平有著很高的要求。某醫院近年來通過建立醫院科研信息化平臺,科學管理;運用PDCA循環對科研管理工作進行持續改進;加大科研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力度;完善考核激勵機制,使得醫院科研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面對新的科研發展需求,醫院應打造醫療、教學與科研三者協調發展的良好氛圍;完善科研管理機制,提高管理服務能力;重視人才隊伍的建設與培養;進一步完善獎懲機制,切實發揮激勵作用。
科研管理;人才引進與培養;激勵
[Abstract]The hospital,as a high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intensive unit,has an extremely high requirement for research management level.Some hospital has implemented scientific management by building hospit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formation platform in recent years;implemente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research management work by applying PDCA circulation,increase the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alents and improving the examination and motivation mechanism thus greatly improving the hospital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level.But faced with the new scientific research development demand,the hospital should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medicine,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improv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mechanism,improve the management service ability,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talent team,further improve the rewards and punishment system and practically play the incentive role.
[Key words]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Talent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Incentive
該醫院于2011年被批準認定為國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臨床診療技術在該地區處于領先水平,但“重醫療,輕科研”的現象依然存在,相比之下,科研方面較臨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和需要改進的內容。為了使醫院醫療、教學、科研協調發展,提升醫院綜合實力,就要不斷加強和推進醫院科研管理工作。該文通過介紹該院科研管理工作的現狀及進展,分析在科研管理方面存在的難點問題,結合工作實際提出推動醫院科研管理工作改進的有關建議。
1.1建立了PDCA科研管理工作機制,提高了科研管理水平
PDCA循環是全面質量管理的一種思維方式和工作程序,同樣適用于科研管理[1]。為了進一步提高醫院的科研工作質量,該院在實際工作中引入了全面質量管理中的PDCA循環。在具體實踐當中,該院將整個科研管理工作按照PDCA循環來設定和具體實施,并且把科研學術論文發表、科研項目申報、科研成果獎勵等具體科研工作分成不同的PDCA循環,每個參與科研管理的人員運用PDCA循環制定自身的工作計劃,并結合各自崗位說明書檢查自己工作的執行情況,從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相互交流、持續改進。所有科研人員各自分管工作的小PDCA循環彼此相互獨立且融合,整合在一起形成了整個醫院科研管理工作的大PDCA循環。這樣周而復始,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持續改進,既提升了每個科研管理人員的技能,又促進了整個醫院科研管理水平的提高。通過這一做法,一年來醫院科研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如通過對醫院省級繼續教育項目數量的PDCA案例改進,該院2015年省級繼續教育項目達到了10項,較2014年省級繼續教育項目增加了8項,取得了較大的突破。
1.2“內挖潛力”與“外引人才”并舉,快速提升科研人員整體素質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科技進步與創新的關鍵是人才。該院高度重視人才的培養與引進,內外齊抓,在短期內快速提升了醫院的整體科研水平。同時結合自身醫療優勢及學科特點,加強基礎人才和高端人才的培養,在醫院科研人才培養的方法上進行了探索。近年來,該院先后制訂了多項關于人才培養的制度和教學要求,定期開展相關科研培訓,邀請業內知名專家來院開展講座與交流,同時,選派院內優秀的科研人才到其他醫院或科研機構進行交流學習,在醫院內部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科研氛圍。在內部挖潛的基礎上,醫院針對科研人才數量不足、水平不高的現實問題,大力引入人才,自2013年到2015年,共引入與培養了學科帶頭人及業務骨干等高層次人才199人,其中引進高校畢業博士15人、碩士184人。通過上述措施,該院科研人才隊伍不斷壯大,人才職稱結構日趨合理,為科研事業的發展夯實了基礎。
1.3完善了考核與激勵機制,提高了人員科研積極性
一是重新修訂完善科研考核規定。規定要求科主任、學科帶頭人、博士、中級以上醫師制定科研目標,簽訂目標責任書,未能完成者扣年終目標管理獎的職稱、職務系數,只享受普通職工目標管理獎;引進博士進院時,將科研任務加入協議中,加大對博士的考核力度,對未完成科研任務的博士暫停其享受的工資待遇(按其實際職稱工資發放),待其完成后再恢復。
二是增設科研專項獎勵基金。對獲省衛生計生委及以上的科研立項,醫院給予等額配套資金,同時給予獎勵。省衛生計生委科研立項 (含省其他資助項目如省“333”、省“六大人才”高峰等)獎勵3萬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每項獎勵15萬元、省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每項獎勵10萬元。通過設立院內科研專項獎勵基金,2015年該院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實現了該市衛生系統國家級面上科研立項零的突破。
三是增加學術論文發表獎勵。對論文、科研成果及項目實施“獎勤罰懶”,并嚴格進行目標化管理,鼓勵醫務人員在高水平刊物發表論文。通過論文發表獎勵,該院論文發表總數從2013年的400篇提升到2015年的600多篇,SCI論文從2013年的24篇提高到2015年的56篇,論文的數量與質量都有了明顯的提升。
1.4建立醫院科研管理信息化平臺,服務和優化科研管理工作
要想對科研工作進行科學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必不可少。一方面,該院通過與南通大學圖書館合作,建立了醫院的電子期刊文獻數據查詢系統,便于醫院科研人員檢索相關研究成果和及時了解研究領域的國內外最新進展,擴充科研信息檢索渠道。另一方面,借鑒江蘇省人民醫院,引進了單獨的科教信息管理系統,使醫院科研管理者、課題負責人、財務人員對在研科研項目的進展和經費使用情況實時掌控,一旦有問題及時解決。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達到環節管理、全程指導。
2.1醫院的科研氛圍和重視程度仍有待提高
醫院是集“醫療、教學和科研”為一體的知識高密集機構。從目前來看,該院存在著與其他醫療機構“重醫療,輕科研”的通病,盡管院領導已采取大量的改革措施,增強醫院的學術研究氛圍,積極調動大家積極性,但科研工作所占的工作比例和精力仍顯不足。在任務繁重的臨床醫療工作的壓力下,很多醫務人員表示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科研工作短時間內很難創造實際應用效果或者收益,導致科研的積極性不是很高漲;且個別科室存在“科研是具體研究人員的任務與我們臨床醫療人員關系不大,且需要耗費大量的工作時間”的思想。因此,需要進一步扭轉“輕科研”的思想,在全院推廣“干中學”“科研推動醫療”的科研氛圍,充分調動大家積極性,從領導層開始,提高重視,塑造積極參與科研、科研服務醫療的良好學術氛圍。
2.2科研管理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該院的科研工作以前一直由醫院的科教信息處協管,直到2013年才專門成立科教科對全院科研工作整體負責、監管。且以往的科研管理缺乏一個科學、有效的流程,如不能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有效地監控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無法對實施項目持續改進、吸取教訓、總結經驗。醫院建立的科研管理信息平臺,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科研管理的及時性、動態監管的價值。但從目前來看,醫院的科研管理工作流程、職責劃分、評價反饋以及信息平臺的模塊優化等方面仍需加大投入和研究,不斷完善醫院的科研管理機制,簡化和規范工作程序,提高管理效能。
2.3科研人才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
近年來,該院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結構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高層次科研人員數量比例仍較小,需要進一步優化。截至2015年年底,全院科研人員技術職稱方面,高級以上職稱人員426人 (其中正高143人)、中級職稱540人、初級職稱746人,高中初的比例為2.9:3.6:5,根據綜合性三甲醫院的標準應為2:3:5。學歷構成方面,共有博士生45人、碩士生304人、本科生823人。由此可見,該院高級職稱人員比例較高,符合三甲醫院標準,但高學歷人員相對較少,學歷層次偏低。截至2015年年底,該院僅有國家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江蘇省優秀科技工作者3人、江蘇省醫學重點人才2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6人。整體來講,該院科研人才還需要進一步引進與培養,從而促進醫院科研工作更深層次的發展與進步。
2.4考核與激勵機制需進一步完善,制度的落實有待加強
激勵機制存在正激勵和負激勵兩種基本方式,在科研管理中應著重實施正激勵,同時要合理、適度地運用負激勵,將兩者統一結合,才能實現科研創新發展[2]。一方面,該院雖然早在2009年就出臺了科研獎勵的相關文件,但只是在績效方面予以獎勵,并沒有對科研人員精神層面進行必要的激勵;另一方面,該院雖然把科研目標列入各級職稱衛技人員的考核標準,但是并沒有真正貫徹實施。而且考核的標準與臨床業務收入相比過低,很難真正引起醫務人員重視。如何進一步調動醫務人員的科研積極性,同時真正發揮獎懲的效果,在今后的科研管理工作中是一項重要課題。
3.1打造醫療、教學與科研三者協調發展的良好氛圍
科研創新,有助于解決臨床醫療的關鍵問題,使醫療工作更具特色、更有優勢[3]。醫務人員參加科研工作,不僅僅是拿出好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在科研中能夠不斷提升醫務人員的自身能力和知識水平,對于醫生的個人發展以及醫院長期的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醫院應給予科研工作足夠多的重視,加大對科研的投入。在政策制定方面,鼓勵大家開展科研工作,醫院領導、業務骨干帶頭開展科研項目研究,形成一個“重科研、樂科研”的良好氛圍。在推動科研開展的同時,推動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到醫療當中,帶動醫療水平的提高,醫療水平提高了反過來又能促進教學、科研工作的進步。
3.2完善科研管理機制,提高管理服務能力
一個好的科研管理機制,不僅僅是對整個科研過程的監督,更是為科研人員提供良好的服務,規范科研工作,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大對PDCA循環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與實踐,培養科研人員的PDCA管理意識,系統推動科研工作開展;同時,進一步簡化、優化科研管理工作流程,打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中梗阻”,強化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提升管理工作的效能和醫務人員的滿意度。在完善管理工作流程的同時,加強對科研管理信息平臺的推廣和維護,及時修改實際工作中發現的不適和新的需求,并簡化各信息統計表格、報表等,減少重復、繁瑣的工作程序。此外,要進一步發揮好管理的監督職能,對管理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跟蹤反饋,對任務節點及時通知提醒,對滯后懈怠現象及時予以督促改正。科研管理工作要“軟實力”與“硬實力”兼修,真正發揮管理工作的價值,推動醫院的科研發展。
3.3重視人才隊伍的建設與培養
提高科研能力的根本在于提升人員的能力。一是醫院科研管理人員是醫院科研管理活動的核心要素,因此要提高科研管理人員的個人業務素質,同時積極學習外部單位好的做法與經驗,加大科研管理人員的培訓與經驗交流,切實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二是科研工作的主體醫務人員的自身素質決定了科研的質量,要加強醫務人員的科研思維培養與能力強化提升,在做好內部培養的基礎上,積極引入更多的高層次人員,不斷擴大研究團隊與提高研究實力。在科研管理工作中,醫院要構建有利于科研人才發展的和諧環境,才能使科研管理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為醫院科研事業的發展夯實基礎。
3.4進一步完善獎懲機制,切實發揮激勵作用
政策是否能夠實現預期目標,關鍵在于政策是否得到很好的貫徹落實。科研獎懲機制是調動科研參與積極性和保障科研質量的重要手段,原有的科研績效考核制度,在個別方面已經不能滿足當下的需求,應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啟動考核制度修訂工作;同時,要進一步加強制度的落實工作,獎懲分明嚴格,不流于形式。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醫院要想做好科研管理工作,就需要打造醫療、教學與科研三者協調發展的良好氛圍,完善科研管理機制,提高管理服務能力,重視人才隊伍的建設與培養,進一步完善獎懲機制,切實發揮激勵作用。
Practice and Consideration of Research Management in Some AAA Public Hospital
GAO Xi
Taizhou People's Hospital,Taizhou,Jiangsu Province,225300 China
R197.323
A
1672-5654(2016)06(b)-0008-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17.008
2016-03-14)
高熹(1987.10-),男,河南商丘人,碩士,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醫院管理。
[1]宋健,張永宏.PDCA循環在國內醫院科研管理領域應用研究進展綜述[J].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志,2015,28(5):371.
[2]丁勝,周云,呂海濤,等.合理實施正負激勵機制實現醫院科研全面發展[J].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志,201l,24(2):114-116. [3]傅育紅,徐敏,芮永軍.以重點??平ㄔO促醫院全面發展的實踐與思考[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3,24(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