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POLICY
環保嚴重失信企業將受31部門聯合懲戒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7月27日,環境保護部在京召開《關于對環境保護領域失信生產經營單位及其有關人員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媒體通氣會,介紹備忘錄主要內容,回答記者提問。環境保護部副部長黃潤秋出席會議并講話。
《關于對環境保護領域失信生產經營單位及其有關人員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由環境保護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等30個部門聯合印發,是環保領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和完善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備忘錄以部門協同、信息共享和聯合懲戒為特點,旨在通過環保嚴重違法失信企業信用信息的公開和部門共享,依法依規運用信用約束手段,構建政府、社會共同參與的跨部門、跨領域的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提高企業環保自律、誠信意識,營造良好的環保守法氛圍。
黃潤秋介紹,備忘錄明確了聯合懲戒對象為在環境保護領域存在嚴重失信行為的生產經營單位,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和負有直接責任的有關人員;聯合懲戒措施有限制市場準入、行政許可或融資行為,停止優惠政策,限制考核表彰等。環境保護部將定期匯總懲戒對象的相關信息,并提供給各有關部門,同時向社會公布;各部門按照備忘錄約定內容,依法依規對懲戒對象實施聯合懲戒,并建立懲戒效果定期通報機制。
黃潤秋表示,環境保護部將與各部門密切協作,積極落實備忘錄要求,制定相關實施細則和操作流程,依法依規對環境保護領域嚴重失信企業實施聯合懲戒措施,引導企業環保自律,提升企業環保守法誠信意識,共建共享人人守信的誠信社會。
7月14日,環境保護部向媒體通報了2016年上半年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及數據弄虛作假案例,并要求各地持續保持對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及數據弄虛作假違法行為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
環境保護部要求各地持續保持對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及數據弄虛作假違法行為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將查處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及數據弄虛作假違法行為列入執法檢查重點,加強法律法規和業務技術知識的學習培訓;依法對發現的案件進行審理、做出處理處罰決定并監督落實,或依法移交公安機關,提請公安機關盡快處理;查處結案的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及數據弄虛作假案件,應及時向社會公開;將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出具虛假監測報告的社會環境監測機構以及從事環境監測設備生產、銷售、運維的廠商列入“嚴重失信主體‘黑名單’”,及時公開披露相關信息,讓弄虛作假者“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綜合環境保護部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