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燕 劉家紅 羅晴瑜 蘇曉霞 賈海英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廣東 深圳 518052)
?
兩件式造口底盤無創固定技術在腹腔引流管縫線脫落患者中的應用
梁曉燕 劉家紅 羅晴瑜 蘇曉霞 賈海英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廣東 深圳 518052)
目的 觀察兩件式造口底盤無創固定技術在縫線脫落腹腔引流管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選擇腹部手術后留置引流管縫線脫落或腹壁引流管戳口III度、IV度刺激性皮炎患者80例,隨機分為改良組和對照組,各40例。比較兩組患者引流管不同方法固定期間意外脫管發生率、患者換體位時疼痛程度及III度、IV度刺激性皮炎愈合時間。結果 改良組患者引流管固定方法無意外非計劃拔管發生,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改良組患者重新固定后7d內變換體位時引流管周圍牽拉痛無明顯變化,對照組隨著時間延長疼痛加劇,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改良組患者III度刺激性皮炎平均愈合時間(4.2 ±1.2)d、對照組為(8.3±1.5)d,IV度刺激性皮炎平均愈合時間(8.1±0.82)d、對照組為(11.1±1.1)d,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兩件式造口底盤無創固定縫線脫落引流管可減輕引流管孔周圍牽拉痛,降低引流管戳口刺激性皮炎發生率,減少非計劃性拔管。
兩件式造口袋底盤; 無創固定; 縫線脫落; 腹腔引流管
Two-piece pouching chassis; Noninvasive fixed; Suture loss; Abdominal drainage tube
術中放置引流管是治療腹部疾患及預防并發癥或予輸注腸內營養的途徑。目前,臨床普遍將引流管用絲線縫合固定于腹壁皮膚處,但滲液容易浸濕縫針處,導致針眼及周圍組織發生感染[1]。同時,由于引流管的留置時間延長,導致縫線松脫或牽拉皮膚,失去固定作用,還可引起引流管戳口皮膚劇烈疼痛,甚至管道脫落,需再次將引流管縫合于腹壁皮膚。為了防止引流管脫落,減少縫線牽拉而導致引流管戳口疼痛,我院采用兩件式造口底盤用于固定腹腔引流管,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來源于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腹部手術后留置引流管縫線松動患者共80例,其中,伴有戳口皮膚III度刺激性皮炎29例、IV度刺激性皮炎16例;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齡21~75歲,平均年齡45.5歲。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10例、膽總管切口取石術后15例、重癥胰腺炎術后7例、胰腺囊腫引流術后8例、胃癌術后吻合口瘺10例,直腸癌術后吻合口瘺10例,空腸造瘺管20例。留置引流管時間最短55 d,最長2.5年。隨機分為改良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兩組患者年齡、病情、病種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改良組采用造口底盤無創固定,對照組采用絲線再次縫合固定。
1.2.1 改良組 (1)備兩件式造口底盤一個;造口護膚粉;皮膚保護膜;手術縫線;止血鉗。(2)用安而碘棉球消毒管壁及周圍皮膚5 cm,拆除縫線,引流管與皮膚間縫用雙氧水清洗,然后用生理鹽水清洗,消毒紗塊擦干。(3)在粘貼兩件式造口袋前,引流管口與皮膚潮紅破潰處撒造口護膚粉,用無菌棉簽將造口護膚粉均勻抹平后,將剩余的粉末撒除,將引流管周圍皮膚準備平順,外噴無痛保護膜,1 min待干。(4)兩件式造口底盤開口根據管徑的大小進行裁剪,以開口大于引流管管徑2 mm為準,將引流管自開口內套入,造口袋底盤完全粘貼于皮膚上,在造口袋底盤上內環兩側凸槽上,用12號針頭各扎一個大小約2 mm大小的孔,用兩組手術縫線在引流管出口處對口打個套結,再用止血鉗自造口底盤上內環孔穿入,夾住縫線尾端,自造口底盤上內環孔引出,再進行活結固定,松緊度適中。
1.2.2 對照組 引流管周圍皮膚的準備方法與改良組相同。再次用縫線將引流管縫合固定在腹壁皮膚上。
1.3 評價指標 記錄觀察兩組引流管固定期間意外脫管發生率、患者換體位時疼痛程度及III度、IV度刺激性皮炎愈合時間,并進行比較。
1.3.1 疼痛評估方法 采用視覺模擬標尺評估方法(VAS)[2]:標尺兩端有0~10的數字,共10個刻度,每個刻度以“分”表示,數值越大,表示疼痛強度越大,0表示無,為輕微疼痛;10分為劇烈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6分為重度疼痛[2]。
1.3.2 刺激性皮炎評估方法 按國際傷口創面評價標準[3 ]評定傷口周圍刺激性皮炎皮膚損傷程度。0度:無變化;I度:輕度紅斑;II度:明顯紅斑,斑狀濕性皮炎;III度:融合性皮炎,凹陷性水腫;IV度:潰瘍、出血。
1.4 治愈效果評價標準 無分泌物,紅斑減退,創面上皮化,疼痛消失。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引流管意外脫管發生率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引流管意外脫管發生率比較 例
P<0.01
2.2 兩組患者固定后7 d內改變體位時引流管牽拉疼痛程度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固定后7 d內改變體位時引流管
2.3 兩組患者皮炎愈合時間比較 本研究只納入III、IV度刺激性皮炎患者做統計分析,結果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皮炎愈合時間比較±s) d
腹腔引流管應用于腹部手術其放置的目的可分為治療性和預防性引流,妥善固定是手術療效、觀察并發癥及輸送腸內營養的首要條件[4],隨著引流管留置時間延長,與腹壁已形成竇道,滲液自引流管管周逆流[5],刺激縫合處皮膚,造成局部皮膚紅腫、破潰、疼痛等刺激性皮炎,甚至造成縫線脫落,導致非計劃脫管。針對引流管縫線脫落,臨床多采用縫線再次對引流管縫合腹壁皮膚為主,引流管刺激性皮炎得不到徹底地解決,同時不能完全解決再次縫合由于時間長引起的對腹壁皮膚的局部刺激,從而加重病人心理負擔。因而如何牢固固定引流管,避免非計劃脫管,同時減少再次縫合所造成的對皮膚的刺激疼痛,是術后護理管理的重點。
本研究采用自行設計的造口底盤代替傳統的再次縫合腹壁皮膚方法,從表2中可見,縫線縫合組術后第3天開始,隨著時間變化疼痛加劇,這可能與滲液逆流,刺激縫合處皮膚,活動牽拉局部皮膚有關。而造口底盤無創固定方法,在固定1 d、3 d、5 d、7 d, 疼痛評分無明顯變化,由此可見,改良組可以解決縫線縫合所導致的牽拉痛,同時,利用造口底盤開口口徑裁剪僅比引流管管徑大2 mm,減少正常皮膚暴露的范圍,造口底盤含有雙層黏膠,親膚層的水膠體成分,粘貼于引流管刺激性皮炎處,吸收汗液,預防浸漬,促進皮炎愈合,保護層可以貼合不平整的皮膚,密封性好,避免腐蝕。由于兩件式造口底盤有不同大小的規格,可依據患者腹部輪廓皮膚進行裁減,避開骨突隆處,且底盤附有凸槽,縫線可以結實固定于凸槽內,代替用縫線縫合于腹壁皮膚上,解決了留置引流管期間縫線直接牽拉皮膚引起的疼痛,降低了引流管周圍皮膚的感染風險,避免患者因引流管縫線脫落后需再次縫合固定的疼痛, 不增加病人痛苦,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且取材方便,操作簡單,值得臨床上推廣。
[1] 周志芳,胡君娥.施樂扣聯合透明貼膜在腹腔引流管固定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27):55-56.
[2] 來鏡,王竹君,林靜,等.視覺模擬評分方法對直刺靜脈穿刺法的效果評估[J].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7,33(5):920-921.
[3] 胡愛玲,鄭美春,李偉娟.現代傷口與腸造口臨床護理實踐[M].北京:中國協和醫院大學出版社,2010:307.
[4] 劉薇,沈姜津,陳娟.兩種傷口引流管固定方法的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3,27(10):909.
[5] 鄒灝宇.7例膽道術后T管脫出原因分析及護理應對措施[J].醫學臨床研究,2011,28(4):793-794.
梁曉燕(1972-),女,廣東, 本科,副主任護師,從事造口、傷口護理及胃腸外科護理工作
R472
B
10.16821/j.cnki.hsjx.2016.14.026
2016-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