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卉南京市胸科醫院,江蘇南京 210029
信息化背景下醫院人才培養計劃研究
劉卉
南京市胸科醫院,江蘇南京210029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使信息技術深入各行各業,對組織管理水平有新要求。人才管理是推進醫院健康發展的重要環節,使人才管理在信息化大背景下更加合理是解決醫院人力資源緊缺、保證院內工作有序進行、提高醫院服務質量的重要課題。該文總結近年來公立醫院人才管理與培養經驗,探討新時代背景(信息化時代)下醫院人才培養計劃,希望有助于今后醫院人才培養工作提升。
信息化時代;醫院人才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公立醫院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in various fields,which puts forwards a new requirement for the organizationalmanagement level,the talentmanagement is themajor link of promoting the hospital health development,and making the talentmanagementmore rational under the information background is themajor topic of solving the issues such as hospital human resource shortage,ensuring the hospital work occurs in an orderly manner and improving the hospital service quality.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talentmanagement and cultivation experience of public hospitals in recent years and studying the hospital talent cultivation plan in the new era hoping that it can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the hospital talent cultivation work in the future.
[Key words]Information era;Hospital talentmanagement;Talent cultivationmodel;Public hospital
信息化給醫院管理帶來全新挑戰,人才是各行各業新鮮血液,人才培養是醫院不斷發展的內在動力。必須緊跟信息技術發展,創新人才管理模式,為輸送醫院“新鮮血液”及人才充分發揮做準備。我國公立醫院在以往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機制已經僵化,管理模式相對落后,人才缺乏,醫患關系緊張,這些問題導致公立醫院難以健康發展。醫療體質改革的不斷深入使公立醫院與非公醫院進行激烈的市場競爭,人才培養及管理成為競爭的核心力量[1-2]。如何建立更加科學、規范、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管理模式成為公立醫院亟待解決的問題。
信息化資源尤其是醫學信息,被視為醫院管理的基礎。信息化對公立醫院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的影響表現有以下幾點:首先,管理人才的途徑已經改變。信息化時代要求醫院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實現人才招納、培養及管理。其次,人才培養目標已經改變。辦公自動化、管理現代化逐漸進入公立醫院,要求管理人員順應時代發展,掌握各種辦公軟件以提高工作的效率。此外,體現在管理人才培養的方式的變化。信息化使學習途徑多樣化,對管理人員的培訓可經統一安排系統進行,也可通過上傳資料使管理人員靈活安排時間、自主學習。
我國公立醫院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特點:對人才的培養主要為院內組織的培訓,缺乏對外交流,難以促進院內技術人才及管理人才的進步;人才培養意識淡薄、缺乏系統的人才培養規劃、制度保障不到位、培養目標不明確、培養手段單一、缺少培養效果評估。有報道稱長沙某公立醫院2010年醫學專業人才、管理人才分別占91.2%、6.8%,其余為2.0%,每年組織的專業人才培訓為不定次數、不定時的,其中2010年為8次,2011為10次,2012年級2013年均為11次,2014年為9次,2015年為12次;管理人才的培養為平均每年5~6次[3]。以上報道說明公立醫院培訓活動沒有明確的計劃,人才培訓管理意識薄弱是缺乏系統規劃、目標不明確、培養手段單一等缺點的根本原因。
2.1人才培養管理意識淡薄
激勵人才的常用方法是聘任有所建樹的臨床人員相應的職稱,但僅依靠這種激勵方法還不全面。此外由于院內“外行不能領導內行”的傳統觀念導致管理人員承受巨大壓力,因此院內管理干部多是醫學領域有所成的專家,或資歷深厚的醫學專科技術人員[4]。這些觀念導致了管理干部只愿意研究醫學,在管理方面不夠專業,而真正有管理技術的人員卻未發揮價值,導致院內人才培養工作難以開展。應該加大綜合性人才培養力度,不僅要提高醫學專業水平,對具有高級職稱和管理權力者還應培養其管理能力,才能更科學地管理人才。
2.2管理人才培養系統化規劃缺乏
目前公立醫院培養人才的方式多為在院內組織幾次講座或培訓課,雖然對提升醫院人才素質及工作能力有一定幫助,但這種培養及管理方式均未系統化,導致培養工作難以長期、有效、有序、有步驟地進行。而一個有效的、長期適用的人才培養規劃應包括培養目標、指導思想、具體措施、培養形式、經費預算等各個方面。應根據培養計劃,一步步跟蹤落實,發展人才培養計劃。目前培訓內容主要是針對某項新技術、新設備的使用培訓或涉及晉升的培訓,培養規劃缺乏系統性,難以實現對人才培養的全面管理。站在全局以及發展的角度對每年培訓內容、培訓形式、經費預算、培訓結果客觀評估等進行詳細安排的規劃甚少。
2.3管理人才培養手段單一
人才培養及培訓方式是多樣的,如角色扮演法、虛擬現實法、講授法、討論法、視聽教學法、觀摩范例法、網絡培訓法、案例法等。人才的培訓可以在本組織實現,也可以送往其他培訓機構實現。豐富培訓手段和方式能使人才培訓事半功倍。但我國公立醫院人才培養手段單一,多為聽講的傳統方式,導致被培訓者接受新知識比較被動,效果較差。如四川省某三甲醫院醫學專業主要培訓方式為本院講座形式,占比為85.30%,外派培訓(對外交流)僅占8.80%,這種單一的培訓結構導致技術交流不充分,人才學習機會較少,傳統的講座方式不利于被培訓者對知識的掌握[5]。
2.4管理效果評估缺乏
完整的人才培養系統應該包括培養計劃、培養實施、培養效果評價、管理效果評價。效果評價是對一段時間內人才培養成效的評估,能客觀反映問題所在,衡量培養模式取得的效果[6]。我國公立醫院對人才培養結果的評估很少,甚至在月末及年末依靠幾張考核表就判斷人才培養的成果。應該加強和完善效果評估,當培養結果已經達標則可進入下一階段,逐步提升人才培養效果;若未達標則應對培養方式進行深入分析,解決問題,從而提升管理效果。
2.5缺乏管理人才培養的保障機制
要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率,需要組建一支高素質培訓隊伍;其次,需要為培訓提供合適的場地和適宜的時機,保證培訓正常進行,不會意外中斷。培訓需要耗費大量時間,但被培訓者普遍不愿意犧牲休息時間參加培訓,強制占用休息時間培訓容易引起被培訓者抱怨,觸發抵觸情緒,培訓結果往往較差;最后,經費方面是培訓必須條件,充足的經費是良好培訓結果的保障。而我國公立醫院在人才培養中同時滿足上述條件的情況非常少,人才培養得不到保障。
3.1將管理人才培養規劃系統化
構建人才培養模式,首先要將人才培養規劃系統化。應該規定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指導思想、培養形式、主要培養措施、所需經費、培養條件及其他方面說明。指導思想為黨的基本理論及以人為本。將以人為本理念貫徹到人才培養中,尊重人才并充分發揮其價值,幫助醫院專科人才,尤其是管理型人才找到人生價值及發展目標。將人才培養與醫院短期至長期發展目標相結合,使人才培養不脫離醫院發展軌道,使醫院發展和人才培養相鋪相成[7]。對培養條件及經費使用作出明確、詳細規定,保證經費切實用在人才培養中,為人才培養創建良好的經濟條件和環境[8]。克服人才培養規劃的主觀性和隨意性,保證培養工作制度化、常態化運作,對培訓結果要客觀評價。
3.2加強管理人才培養效果考核
人才培養評估機制包括制定評估計劃、實施并合理管理評估計劃、客觀評估結果、反饋評估結果和應用評估結果。不對人才培養結果進行客觀考核就無法了解到培養方式的不足,導致問題擱置并嚴重化,培養結果不佳,浪費人力、物力。評估計劃應包括對象、內容、時間等,是考核順利進行的保障。評估計劃的落實,需要管理部門多角度觀察并鑒定以客觀評判培養成果,與預期培養目標進行對照,總結培養模式的優點和不足,取長補短,為下一周期人才培養提供經驗教訓[9]。結果反饋主要是將培訓中的不足及時反饋給培訓者,商討對策,提高人才培養工作效率和質量。第四階段是應用管理人才培養考評結果,將結果應用到獎懲、晉升等方面,使考核發揮作用。
3.3加強人才培養保障
人才培養關乎醫院今后的發展,是醫院管理中的重要工作,應給予高度重視,需要專門設立或提供恰當的場地,保證培訓場地安靜、整潔,擁有較先進的辦公自動化系統,給予多樣化教學支持,幫助被培訓者快速吸收知識并加深印象。保證培訓場地固定,頻繁更換培訓場地往往給被培訓者一種消極暗示——培訓不夠嚴肅和正規,最終影響培訓效果[10]。在條件方面,應為人才培訓及管理提供良好條件,包括教學用具、對外交流機會、多種類型培訓學習機會等,給被培訓者創造良好的條件,此外充足的培訓經費,能夠支撐整個培訓正常進行。
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及發展使公立醫院人才培訓傳統模式出現許多問題及不足,導致醫院人才培養效果不佳。新模式應首先改變對人才定義及人才培養的觀念,制定系統的培訓計劃,給予條件、環境、經濟等支持,使人才培養與信息化結合,與醫院未來發展結合,成為推進醫院進步的動力。今后公立醫院人才培養項目更加多元化,除擴展醫學專科知識、提高操作技能、培養專研創新精神外,還需重視管理型人才的培養,使其掌握先進的辦公技術,科學管理人才,為新時代醫院的發展奠定基礎。
[1]吳婷.計算機在醫院的應用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3,11(25):5740-5741.
[2]黃成,陳中元,羅麗娟,等.衛生信息化高級應用型人才能力素質模型構建[J].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2014,8(3):239-243.
[3]潘傳迪,卓一超.醫院信息中心發展模式探討[J].中國醫院,2013,12(12):77-78.
[4]謝璐.醫改新時期研究型醫院的人才培養路徑[J].中國醫院,2015,12(8):56-57.
[5]張佩芳,楊波,朱婧,等.醫院信息化管理的高素質人才培養分析[J].醫療衛生裝備,2014,35(5):146-148.
[6]蔡秀軍.發揮綜合醫院優勢加強全科學科建設努力推進優秀全科醫學人才培養[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5,9(1):33-34.
[7]王貴強,王艷.淺談綜合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J].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2015,14(4):289-291.
[8]丁靜,黃凱.全科醫生人才培養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10):1140-1141.
[9]潘利民,滕金亮,王寬壘,等.加強人才培養工作對我院重點學科建設的影響及成效[J].中國醫藥導報,2015,14(27):147-152.
[10]李曉崧.加強醫院人才培養促進醫院可持續發展[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29):53-54.
Research on Hospital Talent Cultivation Plan in the Information Era
LIU Hui
Nanjing Thoracic Hospital,Nanjing,Jiangsu Province,210029 China
R197.3
A
1672-5654(2016)07(a)-0012-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19.012
2016-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