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雪
完善科技查新審核工作助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馬 雪
科技查新審核是查新工作的最后一個流程,也是把控查新質量的關鍵環節。文章分析了查新審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難點,從形式審核和實質性審核兩個層面,對完善查新審核工作,提升科技查新質量,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進行了探討。
落實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各行各業聚焦的熱點問題,這一戰略的實施將科技創新擺在了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而在海量數據以爆炸式速度生成轉換的大數據時代,自主創新對知識信息的需求也更廣、更具有專業性、超前性和時效性,科技查新的作用也愈加明顯。科技查新服務作為我國支持基礎研究的主渠道之一,已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可為自主創新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過程中起到“參謀”和“助推器”的作用。而查新審核作為查新工作的最后一個流程,也是查新質量監控體系的關鍵環節,其把關作用也日益突顯出來,如何加強和完善查新審核工作,全面提升查新質量,以更高效地服務于創新驅動戰略,這是每一位查新審核人員應當認真思考的問題。
查新審核滲入查新工作的全過程,從接題、檢索、撰寫報告的每一個階段,從分析科學技術要點、確定查新點、組配檢索詞和檢索策略到對比分析出具查新結論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審核員參與其中,仔細審核,以保證查新報告的質量。但審核不是查新,審核員不可能每一個階段、每一個環節都去重復查新員的工作,實際查新審核工作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及難點,需要加以關注。
(1)委托用戶提供的查新資料或委托合同存在缺陷,科學技術要點和查新點表述不規范,重點不突出,甚至倒置,或沒有提煉出實質的創新性內容,導致查新點不具有新穎性;
(2)委托用戶不愿將涉及技術保密的內容(如,材料組分、詳細技術方案、產品配方、添加助劑等)提供給查新、審核人員,使對比分析缺少依據,導致查新結論不實;
(3)委托用戶有意提供生、偏詞,自創或篡改專業術語,以期檢出文獻越少越好,造成“創新”假象;
(4)審核員是在查新員已完成的工作基礎之上進行專業判斷,容易受查新員的檢索思路誤導;
(5)審核員既不能做重復工作,又要對查全率和查準率進行判斷和考證;
(6)由于檢索詞選取、檢索策略制定、信息源選擇、或查新員對技術要點和創新點理解出現偏差,導致誤檢、漏檢,檢索結果為零或無密切相關文獻,查新結論缺乏說服力,可能需要返工;
(7)審核的結果既要保證查新結論的科學性、客觀性、公正性和正確性,又要讓用戶滿意,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
查新審核是基于前期查新檢索工作基礎之上的審查校核工作,重點是對檢索查全率和查準率進行考證,審核工作要充分發揮其查新質量監控的作用,關鍵在于準確把控審核的要點和尺度,既不能重復查新員的工作,也不能只是“走馬觀花式”的字面審閱,而應該在有限的時間內對查新項目進行形式上和實質性的全面審核,去偽存真,確保質量,為真正有創新性和新穎性的查新項目保駕護航,對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有效實施切實起到助推作用。
形式上的審核
形式上的審核,比較簡單,但卻是必要且必須的,是保證報告規范完整的基礎。查新報告形式上的細微疏漏,往往會給使用方以粗制濫造的印象,從而影響查新報告的整體質量,影響到公證文件的嚴肅性和公信力。從總體上看,形式上的把關,主要包括審查查新項目相關技術資料是否完備;查新流程是否規范;數據庫選擇是否適用、全面;檢出文獻是否類型多樣,檢索結果是否為零或者是否過多;引錄的可比文獻是否恰當,密切相關文獻是否調閱原文;是否對引錄相關文獻內容針對查新點進行了簡要描述;報告中各項內容的文字、術語、數據、公式、代號、單位、符號及角標等是否符合相關標準規范;報告中各項內容的著錄格式、整體版式是否一致、完整、規范;查新結論是否論據翔實,客觀公正;查新報告的整體用詞是否準確客觀等等。
實質性審核
查新是個動態的過程,查新項目也是不斷更新變化的,查新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多變環節,因此查新審核不能僅局限于形式上的審核,更重要的是進行實質性審核,其對保障科技查新質量起到真正的把關作用。當然審核應把握好度,既不能讓查新人員認為是“走過場”,也不能讓其形成“有人把關”心理,產生一定的依賴性或工作上的“懈怠”情緒,根據查新流程,結合多年的審核工作經驗,筆者認為,審核員應對以下幾個方面注意把控報告質量。
一是查新點審核
查新點是科技查新工作得以展開的依據。查新點提煉得是否準確得當,直接影響查新的效果和結果。為確保查新質量,提煉、確定查新點時,應與委托項目負責人或技術人員充分溝通,查新點應與查新項目的科學技術內容相承接,相呼應,盡量采用精簡的語言對核心技術內容和技術參數進行描述,不使用自創或撰改的專業術語;此外,同一項目的幾個查新點應該圍繞同一目標展開,查新點應少而精,一般的項目以不超過3個為宜。
二是信息源選擇審核
全面、適當的數據庫資源是確保科技查新工作查全、查準的先決條件。審核中應首先關注報告中所列數據庫是否全面覆蓋查新項目的技術領域,除通用基本數據庫外,是否依據查新項目具體專業性質和查新目的,補充相關的專業數據庫、專利庫及網絡信息資源,如,期刊學會網站、產品目錄、搜索引擎等;是否只注重對網絡數據庫的檢索,沒有匹配以相關的印刷型書刊、年鑒、工具書等信息源;檢索手段及范圍是否在文獻檢索范圍中一并列出,并注明具體檢索時間等等。
三是檢索詞及檢索策略審核
檢索詞的選擇和檢索策略的制定,體現了查新員對查新項目的理解把握和檢索思路,直接關系到文獻檢索的查全率與查準率。選詞應反映查新項目實質內容,以委托方提供的關鍵詞為參考,而不受其局限;審核時要注意選擇的檢索詞及分類欄目是否恰當,檢索詞應為業內通用的專業術語,除規范詞外,一般還應包括同義詞、關鍵詞、自由詞、縮寫詞、化學物質登記號、國際專利分類號等,并注意英美單詞的不同拼寫法。此外,檢索詞的上下位類擴展及具有特異性、專指性的字、詞、符號的選用等也應一并注意。
對于檢索策略的審核,審核員應首先基于對查新項目研究內容、查新點和查新要求的理解,自行擬定檢索詞,制訂檢索策略,并與查新員的檢索式進行對比,評判其組配的可行性、合理性、包容性及在檢索過程中的應變性,如發現差異,應分析原因,進而指導調整策略,以保證查全率和查準率。
四是檢索結果與文獻對比分析審核
檢出文獻與文獻對比分析是撰寫查新結論的依據,應具有可靠性、代表性、深刻性和客觀性。著重審核檢出的文獻是否為同類研究文獻,相關文獻與查新點是否具有可比性,密切相關文獻有無漏檢,并對密切相關文獻進行原文復審;審核檢出的相關文獻是否具有代表性、權威性,是否按照與查新點的密切相關程度進行排列;對于未能檢出密切相關文獻的查新項目,審核員應重新審視檢索詞的制定、檢索式的構造和信息源的選擇,為查新員提供擴檢、縮檢的策略;此外,對相關文獻的對比分析要深刻、客觀,不應僅限于文摘、標題的簡單羅列上,要針對查新點和關鍵的技術性指標,進行深入細致對比,將摘要和原文中與查新點具有可比性的技術內容、指標數據等加以引錄、分析或簡要綜述,使對比分析完整有力。
五是查新結論審核
查新結論是查新報告中最關鍵的部分,其對查新報告質量乃至主管部門的決策將起到重要影響。審核人員要重點審核項目是否具有新穎性,是否基于文獻對比分析的結果,針對查新點,結合技術要點撰寫結論,查新結論中是否出現查新點或技術要點中或結果中沒有的內容,文字表述是否客觀公正,簡明扼要;是否僅是對委托查新項目進行新穎性的判斷和對比分析,未有任何傾向性描述或未做任何范圍內的水平性、先進性評價。
科技查新審核是一項基于查新,服務于創新,技術性與專業性很強的情報咨詢服務工作。審核員必須具備高度的責任心、敏銳的洞察力、較強的情報獲取分析能力和良好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在審核過程中認真履行職責,不斷完善查新審核工作,嚴把科技查新質量關,著力提升科技查新在科研管理及企業自主創新中的作用和地位,助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盡己之力。
DOI:10.3969/j.issn.1001-8972.2016.06.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