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花武威市涼州區清源中心衛生院
糖尿病護理小組開展專科護理服務實踐與效果
唐玉花
武威市涼州區清源中心衛生院
目的 研究糖尿病護理小組實際開展護理服務的效果水平。方法 根據糖尿病患者個體情況采用有效的專項護理服務方式,盡可能完善糖尿病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采用有效的培訓控制標準,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效果,盡可能完善實際的護理標準。結果 糖尿病患者需要采取有效的護理專項服務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對患者的護理質量,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明顯提升,護理前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糖尿病患者通過有效的專科護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工作質量水平,在護理服務中具有良好的臨床實踐性意義。
糖尿病;護理;實踐服務
隨著人們綜合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糖尿病患者人數逐步增加。根據入院的專項糖尿病患者護理小組,采用合理的糖尿病護理方式進行服務,針對實際的護理實踐標準流程進行準確的分析,完善患者的實際護理服務效果,確保糖尿病患者通過護理專項服務后,自身的實際護理經驗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加強患者自身日常生活中的護理,改善自身的生活習慣,控制血糖、控制飲食,提高對血糖的實時監控和管理,完善患者對于糖尿病知識的認識程度,提高患者自身的護理應用效果,這對于患者的病情變化具有良好的輔導性意義。
1.1 資料
選取入院治療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有效的專項護理服務方式,其中男性患者65人,女性患者35人,年齡20~85歲,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15例,2型糖尿病患者8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糖尿病診斷標準與分型。在護理前患者及家屬需要認真閱讀護理同意確認書,同時簽字確認,護理人員均具有護理資格。
1.2 方法
采用指導、教導綜合的方式進行護理,通過對患者實際情況的分析,準確判斷患者的飲食習慣,記錄患者自我檢測的血糖變化范圍,給以合理的運動方式,對胰島素的使用方法進行了解分析,明確患者實際需要定期處理的內容。為患者建立合理的專項個人檔案,記錄患者相關的數據指標內容。護理工作者需要詳細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根據實際的評估標準和制定方式進行護理分析,及時跟蹤相關監督標準,明確患者出院后需要遵循的行為標準內容。根據實際要求對患者進行定期的自我管理和分析,及時了解患者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評估護理質量和護理方式。通過對患者進行基礎護理知識的培訓,評估分析患者可以接受的護理方式和方法。護理工作者需要在平時的護理過程中,準確分析患者的實際病情,采用合理的評估方式,確定需要采取的護理方案,及時對患者進行護理水平的跟蹤分析,依照醫囑內容,及時了解患者的病情,定期進行查房,掌握患者自身的知識水平,采用有效的護理標準進行護理,及時檢查患者的依從性,并對護理人員進行科學有效的培訓和評估分析。
1.3 評估指標
針對100例患者給予有效的糖尿病患者護理指標分析,對患者的血糖目標、變化情況、用藥改變情況、飲食結構等內容進行科學的評價分析,記錄患者住院期間的血糖指標,及時叮囑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合理的控制飲食。觀察護理效果,采用高、中、低三個水平的標準,通過評估分析來明確實際提升得分方式的有效方法。
經過護理后的患者血糖逐步得到控制,從患者的血糖、用藥、飲食等內容上進行準確的分析,經過分析顯示護理后的評分均有明顯上升,護理前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控制患者的血糖變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按照實際規劃的治療方式和治療標準,并通過合理的監測與評估,盡可能完善糖尿病的護理方式和護理水平。有效的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水平,幫助患者積極遵循醫囑,學習并掌握科學有效的糖尿病護理知識。
3.1 專項護理服務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通過有效的專項護理治療,患者治療依從性得到有效提升,護理工作者對患者定期進行咨詢服務和管理,記錄護理服務的時間和內容,確定符合實際服務的治療方式和治療標準,記錄隨訪人員的相關數據和資料,根據患者的實際需求予以有效的定期教育,逐步提高患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同時,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也可以通過培訓與實踐而得到有效的提升。
專項護理人員的服務對于糖尿病患者的培訓和護理起到良好的作用,糖尿病患者經過護理后,餐前和餐后血糖指標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自主用藥情況、飲食情況、血糖控制情況都得到有效改善。
3.2 護理服務改進方案
按照實際的護理方式標準,采用有效的護理方式進行護理,需要重視糖尿病患者的個體差異,根據糖尿病患者的不同情況,采取合理的差異化服務管理。例如,糖尿病護理中需要對患者的身高、體重、生活習慣等方面進行細致的分析,根據患者每日所需和實際攝入的食物熱量,制定合理的食譜。同時,應通過加強有效的專業知識培訓,逐步提高護理人員的設備管理水平,提升護理人員操作的規范性,能夠正確使用各種儀器,例如,血糖儀、胰島素泵等。還應培養護理人員與患者的良好交流方式,提高醫患之間的有效溝通,提升護理的合理性。在護理過程中,需要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改進,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護理人員應對建立良好的患者病歷管理流程,細心觀察患者的臨床表現,對患者的基礎情況和糖尿病變化情況進行準確的分析,制定詳細的記錄,定期組織患者開展健康講座服務,通過定期檢查的方式,對患者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從而確定更符合實際的護理管理標準。患者出院后也需要對患者進行科學的管理,定期回訪患者的病情控制水平,對出現的不合理性護理方式進行糾正。
綜上所述,在對糖尿病患者的實際護理服務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采用有針對性的護理方式,合理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變化,保證護理服務的有效性,確保護理教育的合理性,從而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
1 鐘書凌,黃冬荷,練桂英. 糖尿病護理門診對院外糖尿病病人遵醫行為的影響作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9,30(14):1779-1780.
2 邱翠瓊,吳秀燕,張廣清. 糖尿病護理小組在護理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效果[J]. 中國醫院管理,2008(3):58.
3 許樟榮. 護士在糖尿病教育和管理中承擔著重大責任[J]. 中華護理雜志,2004(10):727-729.
10.3969/j.issn.1672-7851.2016.0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