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提供:段濱紅 王丹(黑龍江省醫院內分泌科)
一例關于高預混速效胰島素類似物治療的2型糖尿病病例報告
病例提供:段濱紅 王丹(黑龍江省醫院內分泌科)
患者肖某,女,55歲,職員。
主訴
口渴多飲8年,視力下降、下肢麻涼5年,加重2天。
現病史
患者8年前出現口渴多飲,就診于某院發現血糖增高,空腹血糖11mmol/l,餐后兩小時血糖15mmol/l,診斷為糖尿病,開始胰島素治療。5年前出現視力下降,下肢麻涼,就診于某院診斷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Ⅲ期、周圍神經病變,先后于2012年和2014年進行右眼底激光光凝術。2天前再次出現右眼視力下降,伴雙足針刺樣疼痛,來院就診,收入院?;颊呷朐呵皯弥Z和靈50R 早15u晚15u餐前30分鐘皮下注射,聯合二甲雙胍降糖,空腹血糖6~9mmol/l,餐后2小時血糖10~18mmol/l。
既往史
高血壓病史4~5年,現口服施慧達2.5mg每日一次,血壓控制于130/80mmHg以下。
個人史
無煙酒嗜好。
家族史
父親患高血壓、糖尿病。
體格檢查
血壓130/80mmHg,脈搏56次/分,呼吸18次/分,身高159cm,體重63kg,BMI 24.9 kg/m2,雙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律齊,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雜音,腹軟,無壓痛,雙下肢無浮腫,肢端痛溫覺減退。
輔助檢查
TG 3.81mmol/L,LDL-C 3.81mmol/L,HDL-C 1.2mmol/L,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66.88mg/ g,HbA1c 7.6%,C肽(0分 0.847nmol/L,120分1.6nmol/L),入院時早餐前血糖6.0mmol/L,早餐后2小時血糖13.7mmol/L,午餐前血糖7.1mmol/L,午餐后2小時血糖10.3mmol/L,晚餐前血糖7.6mmol/L,晚餐后2小時血糖13.3mmol/L,睡前血糖4.8mmol/L,肝膽胰脾彩超示脂肪肝,雙下肢動靜脈彩超未見明顯異常,眼底造影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右眼Ⅲ期,左眼Ⅰ期)。
入院診斷
1.2 型糖尿病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右眼Ⅲ期,左眼Ⅰ期)
糖尿病腎?、笃?/p>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2.高血壓2級
3.高脂血癥
4.脂肪肝。
病例特點
·中年起病,病程較短,胰島β細胞功能受損;
·餐后血糖波動大,合并有多重心腦血管危險因素: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早發、進展快;
治療經過
給予降糖、降壓、降脂、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環、營養周圍神經治療。鑒于該患者的餐后血糖高而空腹相對低,而且胰島β細胞功能也有一定的損傷,同時根據患者的個人意愿,將諾和靈50R相同劑量轉換為門冬胰島素50早晚餐前注射,治療方案更換后的第10天,降糖方案調整為門冬胰島素50早10u晚10u餐前皮下注射,二甲雙胍早0.25g午0.5g晚0.25g三餐后口服。血糖監測情況為早餐前血糖6.1mmol/L,早餐后2小時血糖6.8mmol/L,午餐前血糖6.7mmol/L,午餐后2小時血糖7.9mmol/L,晚餐后2小時血糖6.4mmol/L,睡前血糖6.0mmol/L。三個月后復診,體重62kg,HbA1c 6.5%。
治療心得
我國居民的飲食結構主要以主食為主,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平均值顯著高于其他國家。由于糖尿病是一種需終生治療的慢性疾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影響治療效果,而這例患者的病情具有國內2型糖尿病患者的普遍性。本例患者降糖方案選擇為二甲雙胍聯合預混胰島素降糖,每日胰島素注射次數較少,而且可減少或避免體重增加,從而提高其生活質量,使其堅定長期治療的信心。對于人胰島素50R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可轉換為相同劑量的門冬胰島素50起始,在優化血糖控制的同時可減少胰島素用量,降低患者體重,而且餐前即刻注射更加方便,可進一步提高治療依從性。這例病例充分的體現出高比例預混胰島素類似物作為新一代的胰島素藥物能夠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節約胰島素用量,更適合于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要能量來源的中國人群。
10.3969/j.issn.1672-7851.2016.08.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