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子雍
早期的春晚,還真的出現過一些非常不錯的節目,讓人至今難忘。但后來,就猶如王小二過年了。
春節晚會辦了30多年,時至今日,已經逐漸成為一臺中看(花里胡哨)不中品(缺乏深度)的綜藝演出,特別是極少產生能夠廣泛流傳的優秀作品。不過這也沒什么,文化快餐、應景的玩意兒嘛,也就是除夕之夜讓大家熱鬧熱鬧而已,正常情況下,應該是看過、“罵”過以后就拉倒,不會有多少人長久地把它太當回事。有人說:春晚已經成為春節新民俗。有道理!只不過對這種新民俗的全面表述應該是:先看春晚,再“罵”春晚。
所以,1994年的春晚,很可能也曾被人“罵”過。但“罵”過便了事,早已被大眾遠遠拋到腦后,為什么會忽然想起給這臺晚會打分?還是先從今年的春晚說起吧。
今年春晚的情況有些特別。先是那位呂姓的導演迫不及待地表態,自己給自己打了個100分,緊接著央視連續幾天鉚足了勁兒給這臺晚會涂脂抹粉,還有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這些中央級媒體也紛紛發聲叫好。而民間對今年的春晚,則是“罵”大大多于贊。搜狐民調就此進行調查,22萬多名網友參與投票,超過16萬的網友認為今年的春晚水平在及格線之下。另外,還有近4萬投票的網友表示,根本就沒看今年的央視春晚。
官方與民間,何以會有如此尖銳對立的評價?不想去說。
想說的是這位自己給自己打100分的呂導演。有人認為:100分打少了,應該打250分。說得好!
具體來講,此人的行徑,起碼有以下幾處謬誤——
首先是有悖傳統道德。中華民族歷來視謙虛謹慎為美德,而呂某人口大氣粗、目空一切,不但眼里全無觀眾,而且也把導演過歷屆春晚的諸多同事一律踩在了腳下,實在是不足為訓。
其次是不守規則。就像運動場上參賽者不能同時兼任裁判一樣,作為一臺綜藝晚會的導演,呂某人的任務是努力把活兒干好,至于評價打分嘛,那是觀眾的事兒;這是一條不成文的規矩。現在倒好,晚會剛一結束,呂某人就搶先給自己打了個100分,并且蠻橫地宣稱:“不好的建議我們可以置之不理!”或有人說:你冤枉呂導演了,人家不是還說了一句“好的建議我們可以吸納”嗎?但在我看來,這一句話恰恰展現了此人的虛偽丑態。試想,你都十全十美、得100分了,那觀眾的建議還能有更好的嗎?再者,從呂某人這一番表述的語言風格上來分析,針對別人的批評意見,張嘴便是“可以置之不理”,一副居高臨下、說一不二的獨裁者范兒。怪不得有網友叱責此人:你以為你是誰?你以為眼下是什么時代?
第三是挑戰規律。不管自然界、抑或人類社會,都有其不以人(哪怕是“偉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缺失完美”便是其中之一。縱觀歷史,橫覽天下,沒有誰能夠找得出哪怕一個完美無缺的或人、或物、或事。以藝術作品為例,能讓人道一聲“接近完美”,就已經是頂破天的評價了。面對這一無法改變的鐵律,呂某人竟敢公然宣稱自己的這臺晚會百分之百優秀,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當然,對藝術品最有權威的評價者,除過受眾,還有時間。現在,觀眾(不說全部,起碼也有無法忽視的一大部分)已經對呂導演的“100分”表達了強烈不滿,而時間的評判,則需耐心等待。這,就要說到1994年的那臺春晚了。
1993年,是中國體壇上的那支馬家軍最為“輝煌”的一年,在國際田徑場上得到了很多榮譽,也引發了諸多質疑。或許正是針對這樣的質疑,1994年春晚,中央電視臺特意把馬俊仁隆重請到春晚現場,以“民族英雄”的姿態高調亮相,演員黃宏更在他表演的小品里,萬分激動(或故作激動狀)地大聲嚎叫:“不是馬家軍打了興奮劑,是馬家軍給12億中國人打了興奮劑,中國總有一天會像馬家軍一樣跑在世界的前頭。”請問,對這樣一個小品、對這樣一臺晚會,當初和今天打出的分數,會一樣嗎?
擁有無上權威的時間,已經無情扒掉了馬俊仁為自己精心涂抹的畫皮,此人原來是一個在“愛國”旗號下荼毒女運動員、欺世盜名的超級特大騙子。而CCTV,不管是有意為之,還是蠢人干傻事,客觀上,他們同樣是在“愛國”旗號下,幫超級特大騙子馬俊仁遮掩罪行。這,恐怕算不上是光榮吧!央視30多年的春晚史上,最少也有這么一個不算太小的污點。
看來,“缺失完美”之鐵律,的確是連強大的CCTV和自以為可以目空一切的呂導演都無法改變。只是,對2016年春晚的議論,想來還會繼續下去,總有一天,時間——擁有無上權威的時間,會對這么一臺晚會臺前幕后的曲里拐彎兒,作出全面、真實、深刻的解讀,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最后,還有一句絕非蛇足的話要說。這就是必須強調指出,20多年前,黃宏那句“中國總有一天會像馬家軍一樣跑在世界前頭”的嚎叫,是不折不扣的屁話。中國真的會像馬家軍那樣嗎?千萬可別!因為,倘若真的如此,我們可就永遠沒有希望真正跑到世界的前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