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文
據媒體報道,因貪污受賄和生活墮落而落馬的廣州市委原書記萬慶良,在庭審現場痛哭流涕,表示“對不起黨和人民”。對于貪官的此類行為,本人嗤之以鼻。1949年,北京大學教授馮友蘭致書毛澤東,聲稱要“用無產階級的世界觀重寫所有著作”,毛澤東的回答是奉勸馮“以采取老實的態度為好”。大半輩子的舊身、幾十年的舊學,朝日之間就想達到“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多年貪污腐敗貪婪斂財、包養情婦生活糜爛,在高墻內以重罪之身,朝日內就達到為“黨和人民”負責的境界?我不信。那么,貪官此類懺悔說明什么呢?或者不過是想贏得同情蒙混過關,或者干脆就是抄襲其他貪官以大話套話敷衍塞責,不要說觸及靈魂,恐怕連走心沒有都很難說。
其實,貪官的懺悔,先不說對不起另外的誰誰誰,捫心自問,你對得起你自己了嗎?
一是是否對得起自己的人格與尊嚴?一個人從娘胎來到世上,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做人要俯仰無愧天地,干事要有基本的職業道德。既然從政,就要有官德。食民之祿忠民之事,老百姓是衣食父母:一粥一飯民脂民膏,半絲半縷民力民勞。享受著人民的供奉,就要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總的一句話要為民謀利為民辦事。萬慶良為官一路貪腐,任揭陽市委書記時,與市長陳弘平共用情婦,該“公共情婦”還為這哥兒倆各生了一個兒子。行此事已與禽獸無異,擔不擔得起“人”的名號已經嚴重存疑,遑論其他。
二是是否對得起自己所受的教育?絕大多數的中國父母和老師,都是從小教育孩子要做老實人干老實事。馬英九的父親馬鶴凌老先生培養兒子,以“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為家訓。中華傳統教育不僅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且講究“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禮義廉恥,溫良恭儉讓。確有愛財之心,也要做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萬慶良不善于學,但也考了個嘉應師范專科學校,讀的還是中文系,怎么也應該多少受到點傳統文化的熏陶吧。就他的仕途發跡來看,應該還不算多笨;那么,你的所作所為,對得起你所受過的基本的教育嗎?
三是是否對得起自己的家庭角色?我相信多數中國父母,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無論做什么,都能清清白白。十幾二十年前,某省交通廳長鄭道訪帶妻兒回鄉下老家過年,收受的禮金達數萬元,勤勞儉樸的母親看得戰戰兢兢。臨行前,母親拿出自己辛苦積攢的兩千元錢給兒子,說:“你們在城里開銷大,但千萬不要干違紀違法的事情。”鄭道訪不尊母訓,最后鋃鐺入獄。像鄭道訪、萬慶良之流,當你們身敗名裂之時,身為人子,不要說讓你們的父母靠你們頤養天年,你讓老人家在鄉親們面前怎么抬得起頭來?身為人夫,你以什么讓你的妻子終生有靠?更加重要的是,你讓你與情婦生下的孩子以什么面目見人?你讓你與妻子生下的孩子以誰為人生榜樣?
四是是否對得起自己的余生?本來,身為高級干部,國家政府所給的待遇已經相當優厚,不僅衣食無憂、醫療有保障,衣食住行都有高標準的待遇,即使退休離開職位,依然可以生活得幸福美滿,或含飴弄孫,或讀書品茶,或水邊垂釣,盡享家庭和樂。只為私欲惡性膨脹,落得個囚犯之身在獄中度過余年。即使刑滿釋放,也是出門讓人側目,遇到熟人能夠打聲招呼都稀罕得受寵若驚。
你說,你對得起自己嗎?自己尚對不起,談何對得起“黨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