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一直
“外面敲銅鑼,家里喝鹽鹵。”此民諺形容有些人死要面子活受罪,為顧及面子而丟了里子。比如八旗子弟破落后,生計難以為繼,還要擺門面,裝闊氣,家門背后掛一塊肉皮,出門前抹抹嘴,然后提著鳥籠、哼著小曲出門。人家若問:“吃了嗎?”就答:“這幾天吃肉都吃膩了,嘴上直冒油,出來溜達溜達,消化積食。”俗諺“擦粉上吊——死要面子”“打腫面孔充胖子”,亦屬此類。
也有“外面喝鹽鹵,家里敲銅鑼”的現象。有的貪腐分子平時在外裝出一副清廉、樸素、節儉的樣子,日常生活很低調,但家中藏匿巨額贓款,甚至數錢數得手抽筋。如原國家能源局副司長魏鵬遠,穿的襯衣、褲子一看就是便宜貨,常騎一輛舊自行車上班。而到他被查處時,從其家中搜出上億元現金,16臺點鈔機當場燒壞4臺。“不給錢就不通水,給錢少了就給你斷水”的“水老虎”馬超群,受賄、索賄1.2億元,平時卻從不露富,獨自吃飯時只要一碗面條。鎮江市民防局原局長朱冬生,平時省吃儉用至極,衣領磨得毛邊開線,坐公交到鄉下去買愛吃的豆制品,省下汽油錢,卻受賄195萬多。這是用“葛朗臺式”的吝嗇相來遮掩貪婪相。還有聲稱素食的貪腐者,弄出清心寡欲的嘴臉,以掩飾利欲熏心的本性。
慣用語“假撇清”,意為假裝正經、清白或本分,而背地里卻專干見不得人的勾當,有時也指假裝自己與某事無關。《紅樓夢》里就有:“這會子又假撇清,何苦呢?我都看見了!”《官場現形記》中也有:“背地里作樂,當面假撇清,這種不配抬舉的,不應該叫他上臺盤。”
假撇清之種種讓人想起鷺鷥這種善捕魚的水鳥。唐詩人來鵠七絕《詠鷺鷥》,用形象化筆墨,對鷺鷥的假撇清作了入木三分的譏諷:“裊絲翹足旁澄瀾,消盡年光佇思間。若使見魚無羨意,向人姿態應更閑。”頭兩句描繪了鷺鷥清高的外貌和優雅的神態——頭頂著細長的白羽,在碧水清波旁翹足佇立、若有所思,弄出超凡脫俗、不食人間煙火的架勢。后兩句說:倘如鷺鷥不是對魚抱有濃郁的興趣,那么,它就不會那樣凝神佇立,耗費心神了。鷺鷥羨魚的情態,正是偽裝高潔而其實一心貪圖利祿者惟妙惟肖的化身,可謂假撇清的經典姿勢。木心說:“偽善,必要自覺才偽善偽得起來,故尤可惡。”假撇清之假,同樣“尤可惡”。
刻畫鷺鷥假撇清嘴臉的唐詩還有:“刻成片玉白鷺鷥,欲捉纖鱗心自急。翹足沙頭不得時,旁人不知謂閑立。”(盧仝:《白鷺鷥》)“不要向人夸素白,也知常有羨魚心。”(羅隱:《鷺鷥》)明代馮惟敏《玉江引·閱世》一詞說得更直截了當:“外貌清廉,生來只愛錢。好似一鷺鷥兒毛色鮮,素質無瑕玷,包藏吞噬心。兩腳忙如箭,零碎魚兒嗉里趲。”特別是“不要向人夸素白,也知常有羨魚心”兩句,正合在臺上冠冕堂皇地宣稱反腐倡廉,而背地里照貪不誤的“假撇清”官員嘴臉。他們苦心孤詣裝出來的子虛烏有之“清”,只為了掩耳盜鈴,蒙蔽視聽。好在反腐敗的照妖鏡,能照出魑魅魍魎之原形。
偽飾有術的假撇清,瞞得了屁響,瞞不了屁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