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青
全球知名藥企為何紛紛涌向杭州下沙?
陶青
日前,總投資3.5億美元的輝瑞全球生物技術中心項目在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的下沙舉行開工奠基儀式。這是輝瑞繼美國、愛爾蘭之后建設的全球第三個生物技術中心,是輝瑞近8年來最大的海外投資項目,這也是跨國醫藥巨頭在華建立的首個生物技術研發和生產基地。
其實,像輝瑞這樣的國際知名醫藥企業在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已有多個。2001年,美國禮來公司主導的禮來亞洲基金,先后參與投資了下沙的中肽生化有限公司、杭州奕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杭州奕安濟世生物藥業有限公司。2013年,跨國醫藥巨頭默沙東投資1.2億美元在下沙建設生產基地。該基地是中國及亞太地區最先進、規模最大的從事創新型化學藥品開發和生產的基地,年產量超過3億盒,是默沙東全球制造供應鏈中的重要一環。
在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除了輝瑞、禮來、默沙東外,雅培、拜耳等世界著名跨國藥企也在下沙有大筆投資。全球最著名的十大藥企已經有一半在下沙落戶。而在這些國際大牌藥企的引領下,下沙已聚集了150多家生物醫藥類企業,其中年產值超5億元的有6家。2015年實現生物醫藥規上產值132億元,占杭州市生物醫藥規上產值的近40%。那么,全球知名藥企為何對下沙“情有獨鐘”呢?
醫藥產業是各國特別是發達經濟體競相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而生命科學的發展使生物技術與醫藥產業相互滲透,催生了生物醫藥產業。在這種背景下,全球制藥巨頭都瞄準了生物醫藥這一新興領域,目前,世界上70%的醫藥項目是使用生物技術開發的。在中國,生物醫藥產業更為國家戰略所重視,并已被列為國家七大新興主導產業之一。基于國家的產業導向、廣闊的市場前景等積極因素,世界醫藥巨頭紛紛把投資目光投向了中國。與此同時,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在調結構、轉方式、促轉型的實踐中,高瞻遠矚,把生物醫藥產業列為優先發展的新興產業,并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全力招引國內外生物醫藥產業前來下沙投資興業。
實踐證明,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這一決策非常及時、非常正確。經過不到10年的努力,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物醫藥產業的優勢已經初步凸顯。開發區所在的下沙先后被確定為杭州市“新藥港”產業園核心區、杭州市生物醫藥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生物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核心區、浙江省“生物醫藥科技興貿創新基地”;2015年,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杭州東部醫藥港小鎮”被認定為首批市級特色小鎮。
為了給眾多的生物醫藥企業提供創新創業舞臺,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充分整合政府、企業、社會等各方面的資源,財政出資6億元人民幣,建成了建筑面積達15萬平方米的國家級高科技企業孵化器,并且按照生物醫藥科研創新基地的基本需求進行布局。目前在孵化器內的200多家企業中,生物醫藥企業是大頭。近年來先后建成的新加坡杭州科技園、浙江省海外留學人才創業園、生命科技中心等平臺,都有大批生物醫藥企業進駐。與此同時,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還依托國家生物醫藥重大專項,按照專業、高端、特色的建設標準,投資近千萬元,建起了國際標準的公共實驗平臺,為區內生物醫藥企業提供檢測、實驗、查詢、申報、代辦等全方位的公共服務。截至2015年底,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建成了4個生物醫藥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即基因工程平臺、藥品合同生產(CMO)平臺、多肽平臺、個體化新藥平臺,這些平臺正在為園區內及周邊地區的生物醫藥企業提供藥物研發及檢測服務。
在廣搭創新平臺的同時,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還出資設立了5億元的創業引導基金,吸引社會資本20億元,破解初創企業的融資難題。最近一年多來,下沙已經引進海邦人才基金等5家知名風投機構,借力引進優質創業項目11個,引入風險投資超過1.3億元。
生物醫藥是高新技術產業,人才在其中的作用無疑是第一位的。人才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工程,需要動員全社會的資源和力量。開發區非常注重整合政府、高校、企業、社會資源,加大引才、育才力度,逐步實現由政府主導向以政府引導,企業和市場主導模式的轉變。在新的引才模式中,載體引才、以才引才、以資引才等多渠道引才方式使下沙成為浙江省乃至長三角地區專業技術人才,特別是生物醫藥人才首選的創新創業寶地。截至目前,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累計引進和培養高層次人才822人,其中兩院院士10人,國家“千人人才”27人,浙江“千人人才”46人。而在這些人才當中,生物醫藥類的領軍人才占比接近50%。
作者單位: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