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陸平 何堅剛 王永鋒
未來十年紹興新的經濟增長點培育
傅陸平 何堅剛 王永鋒

近年來,紹興市經濟步入新常態,經濟增速逐步放緩,傳統產能趨于過剩,企業效益下滑,工業、投資、出口等傳統驅動力明顯減弱,舊的增長點正在逐步淡出,迫切需要轉變發展思路,創新發展理念,適應新常態,加快發掘新的經濟增長點。
立足區情。充分激活區域位置優越、塊狀特色明顯、市場機制完善、文化底蘊深厚等方面沉寂的無形資源,通過整合提升,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區域特色產業體系。要注重經濟與文化一體化發展,挖掘名人、名勝、名居、名品等具備典型區域人文品牌特征的資源優勢,積極培育與文化大市相對應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從中尋求新的經濟元素和商業契機。
契合分工。在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城市群、環杭州灣產業帶等區域性經濟塊中找準定位,結合自身要素稟賦和產業結構,充分發揮絕對優勢或相對比較優勢,立足域內各片區優勢互補、現代產業分工的現狀,以資源要素空間統籌規劃利用為主線,提升本市在區域分工和產業布局中的地位與話語權。
順應趨勢。順應新常態下“三期”疊加,經濟增速從高速轉向中高速,增長結構由中低端轉向中高端,發展動力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增長點等全國發展的大趨勢,又要把握好紹興市發展的階段性、區域性特征,歷史、辯證地看待這些階段性特征和趨勢性變化,既順應時代又有所作為。
根據SWOT分析原理,在制定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時,必須使其優勢和劣勢與外部環境的機遇和威脅相適應,由此篩選出四大新經濟增長點的培育戰略。
SO戰略。依靠本身的內部優勢抓住外部機會的戰略,即拉長原有長板拓展新的增長點。如加快發展文化旅游、先進裝備制造等優勢新興產業,深入推進三區融合,促進教育健康等消費。
WO戰略。利用外部機會來改進內部弱點的戰略,即把握機遇培育新的增長點。如加快發展信息經濟等高端產業、加大產業投資力度、培育特色小鎮等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
ST戰略。利用內部優勢去避免或減輕外部威脅的戰略,即發揮優勢提升原有增長點。如通過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充分激發民間資本活力抵御金融風險等。
WT戰略。直接克服內部弱點和避免外部威脅的戰略,瞄準短板挖掘新的增長點。如通過大力招商引資來度過困難時期,推動傳統產業集聚抱團取暖等。
以新產業新經濟促增長。發揮歷史文化名城、各大旅游景點金名片作用,落實三年推進計劃,加快發展以動漫影視業、演藝業、文化會展業、工業設計、體育文化等為重點文化旅游產業。進一步鞏固健康和生物醫藥產業基礎,把握健康產業高速增長的大趨勢,加快發展生命健康產業,重點發展健康服務,積極發展健康生產,以中心城市的紹興生命健康產業發展為核心,建設集健康生產、健康醫療、健康管理、健康養生為一體的健康產業集群,打造國際化、高端化、信息化的現代健康產業。借助先進裝備制造已有產業規模和特色優勢,緊抓《中國制造2025》出臺時機,加快發展裝備制造產業,培育形成柯橋新昌智能紡織印染、諸暨新昌高端數控機床、諸暨現代環保、新昌軸承、濱海通用航空設備、諸暨上虞新昌汽車關鍵零部件、上虞嵊州高端節能電機、高新區現代醫療設備與器械等重點產業集聚群。適應“互聯網+”對信息經濟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增強推進信息經濟力度,加快發展信息經濟產業,重點培育發展信息制造業、軟件信息服務業,加快發展電子商務,推廣智慧城市應用,構建紹興特色的現代信息經濟產業體系,培育形成越城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產業園區、柯橋綜合型“兩化”融合示范基地、上虞和嵊州電子信息制造產業園區、諸暨影視網游動漫創意產業園等產業集聚群。
以新空間新載體促增長。進一步拓展三區融合發展空間,整體重建紹興水城,推進實施一批鏡湖核心區、曹娥江畔等水城重點項目,加快三區之間交通聯接,推進“一環六橫八縱”中心城市快速路網建設,打通要素流通環節空間堵點。進一步拓展嵊新融合發展空間,立足兩地比較優勢,通過共繪規劃,優化嵊新空間布局,加快主城區相向發展,加快嵊新城市新中心建設,提升城市服務功能,打造浙江東部重要組合大城市,成為杭甬城市群的重要支撐點,努力在相鄰縣市一體化發展方面取得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點經驗。進一步拓展特色小鎮發展空間,加快打造越城黃酒小鎮、諸暨襪藝小鎮和平水養生小鎮等一批具有紹興本土特色、對區域發展有帶動和支撐作用的特色小鎮。進一步拓展產業集聚發展空間,選擇交通條件優越、產業導向明確、空間條件充裕、符合生態環保要求的區域,規劃建設產業集聚區,集聚資本、技術、人才、信息等高端要素,為發展大產業、承接大項目、培育大企業構筑戰略性大平臺。
以新投資新模式促增長。強力推進招商引資“一號工程”,突出招商引資重點領域、重點區域,加強對世界、國內500強企業、知名跨國公司和國內外行業龍頭企業的招引工作,實施越商“領頭雁”工程,積極發揮濱海新城及省級以上經濟開發區的“主陣地”作用,科學謀劃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建設和區域休閑旅游招商方案,培育新的招商和發展亮點。切實增強產業投資導向作用,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引領作用,進一步推動政府產業基金和社會資本深度融合,按照產業政策精準施力,結合實施“互聯網+”“紹興制造”等行動計劃,精準聚焦先進裝備制造、信息經濟、文化產業、現代住建等細分行業,加大產業投資。充分激發民間資本活力潛力,深化諸暨擴大民間投資領域改革試點,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市政、交通、公共事業等領域,參與政府投資項目建設。放寬民間資本經營條件,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企改革,消除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進入的各種隱形壁壘,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文化產業和養老服務業。
以新消費新需求促增長。大力促進信息消費,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信息產業優化升級,大力豐富信息消費內容,發展數字出版、互動新媒體、移動多媒體等新興文化產業,促進動漫游戲、數字音樂、網絡藝術品等數字文化內容的消費,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通過移動互聯平臺提供更多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使群眾通過智慧城市衍生的各個子項目進行消費,顯著提升信息消費需求。著力提升教育消費,持續加大教育投入,提高義務教育辦學水平,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幼兒教育消費,規范早教機構的管理,普及家庭兒童科學養育和教育理念,引導新的消費熱點。全力保障健康消費,鼓勵企業進行理念革新和技術創新,生產附加值更高的健康食品和保健品,提供多樣的健康檢測服務,促進醫療健康產品研發,推進健身場所建設,轉變養老服務模式,大力發展智慧居家養老模式。合力打造時尚消費,改造提升傳統商圈,加快建設中心城市商業中心區;發展時尚休閑消費,大力開發具有紹興地方特色的時尚旅游產品,推進觀光農園、休閑農場等載體建設;打造時尚消費平臺,引進、承辦有國際影響力的會展,培育發展時尚消費博覽會,舉辦汽車展、家博會、進口商品展、旅游展、文博會等較大規模專業展和時尚消費展。
作者單位:紹興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