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中江 馮金娥 章驍
破解要素制約的“飛躍樣本”
葉中江 馮金娥 章驍
“飛躍的發展就是溫臺民企發展的縮影”。飛躍集團創建于1981年。過去35年來,飛躍從生產手搖補鞋機和腳踏縫紉機的家庭作坊起步,堅持“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產業報國、勇爭一流”的飛躍精神,發展成為全國縫制設備行業排頭兵。飛躍創業在先、發展在先、危機在先、轉型在先,是我國具有標桿示范意義的民營企業。2008年應對危機實現轉型后,飛躍主動作為,進入高端裝備制造和再生資源環保等新興行業領域。經過七年多探索,飛躍發展不僅重回正軌,而且在高端裝備制造和再生資源環保領域站穩了腳跟。飛躍集團挖掘潛力轉型升級,創新工業地產利用模式,使先進制造業有立足之“地”,其成功的創新做法在全國也具有標桿意義。
積極轉型升級,提升綜合競爭力。2009年以來,飛躍秉持“讓世界有家的地方就有飛躍”“讓世界變得更綠、更清潔、更盎然”的理念,發展高端裝備制造和再生資源環保產業,順勢而為趕上了“黃金時代”。飛躍下屬的飛躍雙星、飛躍威特、飛躍管業、飛躍中科等企業成為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大力打造了“三個百萬噸”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產業基地,真正實現了轉型升級。飛躍借傳統服裝企業“機器換人”的市場契機,智能化家用縫紉機、智能吊掛系統、全自動電腦橫機、特種智能設備產品受市場熱捧,訂單不斷;借助國家“地下管廊”建設和浙江省建設“兩美浙江”以及“五水共治”的東風,飛躍特種管業經濟效益可觀;借助國家大力發展環保產業的機遇,錢塘飛躍和飛躍海通的“三個百萬噸”循環經濟產業進展順利,前景廣闊。經歷劫難實現轉型的飛躍集團,目前已在高端裝備制造和再生資源環保產業上走在前列,其產業鏈更長了、產業面更寬了、產業層次更高了、綜合競爭力更強了。
盤活土地存量,實現價值最大化。“十三五”開局之年,飛躍推出“大整合、大提升、大發展”的發展規劃。在政策撬動和企業主動作為下,一個面向世界的工業4.0縫制設備智造特色小鎮將在飛躍拔地而起。目前飛躍盤活用地900畝,用于縫制設備智造特色小鎮的龍頭項目——飛躍科創園,該園區總建筑面積150萬平米,總投資將超過38億元,帶動其它投資100億元,預計2018年底全部建成。一期工程規劃用地330畝,投資12億元,建筑面積50.6萬平米。全部項目開發,可實現上繳稅金8億多元,進駐小微成長型企業250多家,其中省級高新技術小微企業50家以上,有望實現年銷售產值200億元,年利稅達20億元,年進出口5億美元,確保上市企業3家。飛躍科創園面向全球招商,爭取進駐外資企業、世界500強企業及上市公司分支機構進駐企業10家以上,集聚100個創業項目,就業人數超1.5萬人,預計其中高新技術產業對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可達到60%,促進產業鏈整體提升。
創建縫制設備智制特色小鎮。椒江區素有“中國縫紉設備制造之都”美譽。截至2015年底,椒江區共有縫制設備整機和零配件企業5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達23家,實現工業產值87億元;年銷售量約占全國市場份額70%以上,產品覆蓋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椒江區創建縫制設備智制特色小鎮具有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在未來的三年,椒江區將圍繞全球縫制設備全產業鏈基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高地,民營企業文化旅游體驗區的三大產業定位,高起點規劃編制產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三化驅動”,項目、資金、人才“三方落實”的建設規劃。以縫制設備產業為主,以產業配套、研發設計、工業旅游等功能為輔,不斷挖掘產業特色、人文底蘊和生態稟賦,打造以飛躍科創園為龍頭的功能綜合、宜居宜業宜游的縫制設備智造特色小鎮,努力營造環境優美、管理完善、服務超值的“尚學、安居、樂業”發展氛圍,助推小微高新技術企業成長,并為入駐企業提供專業的融資、市場推廣、技術孵化、供應鏈整合等服務,以新理念、新機制、新載體推進產業集聚、產業創新和產業升級,真正實現地方特色產業持續發展。
政策撬動。即政府導向和實踐需求相結合,政府專心做好“圍墻外的事”。近年來,臺州市和椒江區兩級政府結合市區產業結構調整、科技創新、轉型升級等產業發展趨勢,先后出臺了《臺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工業地產開發建設的實施意見》《臺州市椒江區人民政府關于鼓勵實施“零增地”技改和“舊廠區”改造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措施,將上級政策充分落實到本地實踐創新上,為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促進和規范全市工業地產開發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飛躍轉型升級的生動實踐是民營企業與政府“互動”的又一個經典案例,進一步表明政策是撬動發展的杠桿。尊重實踐、尊重基層的首創精神,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一條基本經驗。今天,臺州新一輪改革大幕已經拉開,要深刻領會習總書記關于“兩個有利于”的改革標準——“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發展新動力方向前進,也要往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方向前進”。底線之上,人們要大膽探索,敢于擔當、敢闖敢冒,讓成功實踐催生更多新的本地政策,促進區域經濟跨越式發展。

圖/新華社
創新驅動。飛躍采用了“產業經營+地產開發”的新型特色小鎮設計理念,鼓勵園區立足于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服務業等五大基礎產業,發展產業支撐型工業地產,形成“一樣的土地,不一樣的價值”升級版地產開發典型。利用存量土地和現有廠房,盤活了存量資產,既解決了項目本身資金來源,又幫助了椒江小微企業擺脫用地難的困境,為其提供了更高質量的發展平臺,實現“大幫小、點帶面”的資源共享型、企業集聚型的發展新模式。縫制智造特色小鎮專門設立運營管理公司,以“企業管家”身份提供金融、人才、倉儲物流、商業、住宅等全程服務,為小微企業生產提供配套所需,實現“拎包入住”式的管理新模式。
企業主動。30多年來,飛躍集團始終堅守制造和實體產業這一根本,從傳統的縫紉設備制造轉型到再生資源綜合利用與深加工、排污管等新型管材生產、自動懸吊系統服裝生產線、電腦橫機等高端裝備制造。2015年實現銷售額約15億元、稅收貢獻達6000萬元,設有2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為進一步的轉型升級奠定基礎,也為科創園區的迅速開工提供了內生動力。自將建設縫制智造特色小鎮作為2016年實施“八倍增、兩提高”科技服務專項行動的重點工作后,企業主動配合,迅速組織人員,同步進行考察調研、設計規劃、資金落實、招商引資和政策對接等五項工作,聘請專業的咨詢顧問實地走訪100多個政府部門、企業主等了解市場需求,15人設計團隊連續2個月設計修改100多稿效果圖、規劃圖和施工圖以確保符合各項規定。
服務推動。政府職能部門主動服務,行政審批去繁化簡,提高辦事效率。一是上門服務,聯合推動。發改、經信、住建、規劃、環保等各部門積極落實“業主承諾制”,通過流程再造變“先批后建”為“批建同步”,不僅詳細告知企業項目的技術標準和指標,確保各項規劃的報批合規合標,而且主動上門走訪了解并及時指導解決企業在規劃設計、報批、施工、招商等過程遇到的問題。兩年來,椒江區共有10多個部門、300余人次先后到縫制智造特色小鎮調研、協調指導。二是領導帶隊,幫扶暖心。椒江區開展了“五幫一化”企業服務年活動,即幫助落實涉企政策、幫助推行“機器換人”、幫助實施創新驅動、幫助推進節能降耗、幫助破解發展難題,建立服務企業的常態化機制。由區四套班子掛帥帶隊,實現幫扶“三個全覆蓋”,即區四套班子領導聯系走訪重點骨干工業企業全覆蓋、部門領導干部聯系走訪規上工業企業全覆蓋、街道領導干部聯系走訪年度產值500萬元以上小微企業全覆蓋。成立包括縫制智造特色小鎮建設領導小組在內的各項目領導小組,由區長任組長,各相關單位人員為小組成員,立足問題導向,真走真抓、實招實策解決各類問題。
作者單位:臺州市椒江區發展和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