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
跨界服務異軍突起的影響
吳東
跨界服務作為一種商業模式創新,是產業發展到高級階段的產物,它給浙江新一輪發展提出了諸多挑戰,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需要發達的制造業和服務業的支撐,更需要不同行業的跨界服務,實現融合發展。然而,浙江目前還存在諸多制約跨界服務的約束。厘清跨界服務的本質內涵,設計符合跨界服務規律的體制機制和政策建議,是保障和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推動浙江經濟轉型升級、發展新型服務經濟的關鍵。
跨界是指跨行業邊界。在工業化時代,行業之間的界限依產品而定,相對清晰,我國有專門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作為劃界依據。工業產品擁有生產、存儲、銷售、消費可分離的特性,具有可貿易屬性,而服務則不具有貿易性,這制約了服務的產業化。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服務經濟的發展將會受到限制。而當今跨界服務的興起是服務經濟發展的顯著標志,其背后是信息技術與服務業的跨界融合,為服務提供了載體,使服務產品化,克服了服務難以貿易的屬性,進而解放了服務經濟的增長活力,極大地推動了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跨界服務對服務經濟正在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對服務業而言,跨界服務有利于顯著提升服務業的產業規模、產業技術水平、附加價值和專業化水平,有利于加快推進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的轉型升級,也有利于催生新興服務業的不斷涌現。浙江有良好的制造業基礎,并正在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先進的制造業需要現代服務業的支撐,而制造業的發展反過來又會豐富現代服務業的內涵。如果說早期的的現代服務業主要是指與制造業直接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和科技型服務業,那么今天的先進制造業發展更需要高素質的創新人才和創新環境,離不開與人的發展密切相關的教育、文化、培訓、醫療、健康、時尚、休閑、養老等服務業的保障。而信息技術的跨界進入,顛覆性地改造了傳統服務業,注入了更加開放、包容、創新的生命力,新興服務業應運而生。現代服務業,尤其是其中的新興服務業對浙江先進制造和服務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影響不言而喻。
跨界服務是一個逐步發展的動態過程,制度、政府、企業和消費者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對跨界服務的扶持,主要是提供開放的系統,降低要素交易的制度性成本,建立有利于服務創新的環境;制度則促進產業系統內要素的自由流動,促進傳統產業的要素以及新興的要素跨界向新興服務業集聚,進而促進新興服務業的崛起。當然,目前浙江的現代服務業中跨界服務業態還不夠發達,這既有需求的不足,也有高端要素特別是人才要素的缺乏。從體制機制保障方面,政府應著力推進四方面工作。
一是合理規劃現代服務業重點產業。根據跨界服務的發展規律提前規劃布局,促進不同產業的跨界交叉融合,形成新型現代服務產業體系。
二是用現代服務業跨界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引導和推動制造企業服務化,專注微笑曲線兩端的技術研發、品牌營銷等高附加值服務環節,將生產性環節外包給專業化的服務商,提升產業內的專業化分工和服務化水平,形成完善的產業分工配套體系。政府應為現代服務業的進入、投資、服務、管制營造自由、寬松、開放、公平的市場環境。
三是構建有利于跨界服務的共性關鍵技術體系。跨界服務面臨的首要基本問題包括信用、支付、發票、地理位置、影音識別、數據存儲、數據處理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推動諸如網上信用評級、手機支付、電子發票、定位技術、機器視覺、云存儲、云計算等大量跨界服務的共性關鍵技術的發展,建立完善的跨界服務基礎設施。
四是完善服務經濟人才發展政策。跨界服務,是要素重組的過程,高端人才將會成為其中的關鍵。除了完善人才的培養、引進和保障政策,優化人才的創新創業和生活環境外,還應根據浙江經濟發展與結構升級的內在要求,確定服務經濟專業人才發展的重點。
作者為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本文是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2015BAH18F01)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