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正義 顧福斌
著力拓展民間資本投資領域
羅正義 顧福斌
這些年來,民營經濟在推動椒江經濟發展及解決就業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從發展體量來看,投資總量規模不斷擴大,“十二五”時期以民間投資為主體的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增長,成為推動椒江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從發展趨勢來看,民間投資增速逐年放緩,在固定資產投資領域,“國進民退”的現象逐步顯現;從投資結構看,三產成為民間投資重點,商務服務、信息服務、商貿、金融等成為拉動民間投資重要行業。目前來看,民間投資主要存在市場需求不足導致企業投資信心不足、產業發展層次不高影響企業投資效益、資金籌措渠道相對單一等三大突出問題。下階段,要找準擴大有效需求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最佳結合點,特別要著力補短板、調結構,重點拓展民間資本投資領域,保持有效投資力度。
以公共事業領域為重點,補齊民間投資短板。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探索各類新型合作、合營投資模式,全方位開放經營性基礎設施和經營性社會事業領域。積極探索PPP模式,不斷完善政府與民間資本的長期合作機制,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公共事業發展領域,緩解政府投資資金壓力。要逐步擴大PPP的試點范圍,建立PPP項目庫,吸引更多民間投資參與。重點探索在水利、安居工程、環保、交通、科技創新等公共服務,引入民間資本進入,既可減輕政府財政壓力,又可大大縮短項目建設周期,快速提升公共產品服務能力。
以優化投資結構為動力,培育發展新動能。充分發揮民間投資在工業領域的主導作用,以推進產業高端化為目的,以增強技改投入為重點,狠抓投資結構的優化升級,提升工業投資水平。一是通過加強招商引資擴大有效投資。圍繞縫紉機、醫藥、汽摩配等優勢產業,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通過大企業戰略合作者兼并重組等方式,推進傳統產業向高端產業轉型。大力培育機器人、環保節能、綠色生態等新興產業,搶占國內外產品市場。推動產業鏈招商,加快民間投資集中化、合作化、集團化發展。二是以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擴大有效投資。積極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探索服務型制造模式,增強新產品開發、質量管理和品牌創建能力。鼓勵、引導企業加大技改力度,大力推進“機器換人”,重點在醫化、縫制設備、家電、光電子等主導產業形成一批示范企業,實現關鍵工序智能化、關鍵崗位機器換人、生產過程智能化。
以金融創新為手段,拓展企業融資渠道。以金融創新為動力,多管齊下,切實增強企業投資能力。一是加強金融放貸力度。積極引導金融機構開展金融產品創新,進一步放寬民營企業融資條件,提高大中型銀行對民營企業的信貸比重。完善服務民間投資的融資擔保體系,建立小額貸款風險補償等專項資金,探索和發展各種形式的擔保機構,鼓勵建立商業擔保公司和互助擔保基金。二是拓寬企業融資來源。放寬中小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條件,鼓勵設立風險投資、創業投資等各類股權投資基金,推進中小企業產權交易中心等場外交易市場發展。加快建立民營企業信用檔案體系,完善企業信用公示制度和信用擔保制度。三是加強向上爭資力度。要進一步做好國家專項建設基金申報及投放工作,爭取更多政策及資金、土地指標等方面支持。加強財政預算安排的技術改造、自主創新、節能環保等專項資金管理,積極扶持發展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符合產業政策的民營企業。
以完善政府服務為抓手,優化民間投資環境。一是加速政府審批服務。加快建立企業投資項目高效審批服務機制,探索容缺受理審批制度,縮減項目審批時間,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全面深化全程代理代辦制度,以問題為導向,努力改善聯合審批新方法。繼續深化推進“業主承諾制”和“樁基先行”工作機制,以“信息告知、代理代辦、業務培訓、行業”四個全覆蓋,促進項目的代辦率。二是做好土地要素保障。以建設工業地產為平臺,充分現有企業的閑置土地,全面推進小微創業園、科創園等工業地產建設,盤活土地存量。重點要抓好飛躍科創園、寶石縫配產業園、強鷹創業園、信質配套產業園、區小微創業園等園區建設,提升專業化協作和配套能力。
作者單位:臺州市椒江區發展和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