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渺
(國家統計局衢州調查隊,浙江衢州 324003)
實施農民工返鄉創業工程補齊新農村建設“人、財”短板
——衢州農民工返鄉創業情況調查報告
涂渺
(國家統計局衢州調查隊,浙江衢州 324003)
當前,新農村建設急需人才和資金,農民工返鄉創業對新農村建設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衢州市農民工返鄉問題進行調查,探索其返鄉創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提出努力營造農民工返鄉創業良好氛圍;研究出臺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優惠政策;啟動農民工返鄉創業培訓計劃;著力緩解農民工返鄉創業融資難題;切實解決農民工返鄉創業用地難題等建議。
農民工;返鄉創業;新農村建設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緩,加上企業“機器換人”的減員增效,發達地區對農民工的需求下降。同時,如火如荼的新農村建設又急需人才和資金。2015年6月國務院出臺《關于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衢州農民工返鄉創業情況如何?存在哪些問題和困難?該如何貫徹落實國務院文件精神?為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對衢州市農民工返鄉問題作了一次調查。
調研顯示,80%的村干部和77%的在外務工農民認為,實施農民工返鄉創業工程對加快新農村建設將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同時,我們應看到,衢州市作為人口凈流出地區,對加快外出人員返鄉的意義則更為突出和迫切。
具體來說:一是有利于補齊新農村建設“人、財”短板。一直以來,衢州每年都有大量青壯年農民外出打工,這批人經過多年在外打拼,掌握一定技術、管理經驗,積累了一定資金,若能爭取其返鄉,則有利于補齊衢州新農村建設人、財短板。二是經濟新常態下農民工的新選擇。當前,發達地區對勞動力的需求下降,此時實施農民工返鄉創業工程,能為手握一定技術和資金的農民工拓寬創業的選擇面。三是有利于帶回農村發展急需的創新精神和活力。在外經過長期“摸爬滾打”的農民工,素質相對較高、富有創新精神,將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力量。四是有利于促進農民增收。農民工返鄉創業能直接為廣大農村地區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以及就近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等問題。五是有利于加快城鎮化發展。農民工返鄉多集中在集鎮和縣城,必將為提高城鎮化發展水平作出貢獻。
(一)農民外出務工和返鄉創業總體情況。本次調研,隨機抽取衢州市共10個農村樣本點。10個村人口共16444人,青壯年勞動力7371人,其中,外出務工人員約2600人,近5年返鄉創業農民工約160人。衢州市共有1483個行政村,以10個調研村的情況簡單估算,目前全市外出務工農民規模約為38.6萬人,近5年返鄉創業農民工規模約為2.4萬人。從上述調研情況可以得出兩個基本判斷:一是衢州是個勞務輸出大市。目前,衢州農村每3個青壯年勞動力就有1個外出務工。二是農民工返鄉創業比例較低。近5年衢州外出務工農民每17人中僅1人返鄉創業。
(二)農民工返鄉創業意愿情況。
1.多數外出農民工有返鄉創業的意愿。23%的受訪者明確表示有返鄉創業的意愿;52%的受訪者雖然也傾向于返鄉創業,但因為沒有可創業的項目、沒有足夠資金,對返鄉創業感到迷茫。另外,25%的受訪者表示在外打工收入尚可,已經習慣了外面的工作生活,不愿意返鄉創業。
2.有明確返鄉創業意愿的農民工規模可達8.9萬人。根據調研情況簡單估算,衢州市有明確返鄉創業意愿的農民工規模可達8.9萬人。按照一個返鄉創業農民工吸納3個當地勞動力就業來推算,如果把8.9萬人返鄉創業的意愿變成現實,可新增26.7萬個家門口的就業崗位。
3.開店是返鄉創業的主要意向。當被問及返鄉創業意向從事什么行業時,在有明確返鄉意愿的23個受訪者中,17人意向于開實體店,占74.0%,其中以開餐飲店居多;2人意向于開淘寶店,占8.7%;2人意向于辦廠,占8.7%;1人意向于開農家樂,占4.3%;1人意向于流轉土地,搞農業種植,占4.3%。
(三)已返鄉農民工的創業情況。本次調研,在10個農村樣本點共走訪了十多位已經返鄉創業的農民工。面對面訪談發現,農民工返鄉創業起點較低,資金有限,規模普遍較小,大致分為這么五類:一是開實體店,比如飯店、雜貨店、裝修材料店等,占大多數;二是開網店,或者網店和生產相結合;三是流轉土地,搞家庭農場或大規模種養殖;四是憑借環境優勢,搞農家樂;五是辦廠,但大多規模較小,技術含量較低。開店所需的起步資金不多,場地需求也不大,創業者基本不會遇到大的困難,辦廠和搞農業種植就容易遇到資金、場地或土地流轉等方面的困難。
(一)返鄉創業缺乏政策支持。農民工回鄉創業,涉及到工商、稅務、銀行、勞動、農業等多個部門,盡管各部門開展了一些扶持工作,但配套服務相對滯后,沒有形成一個合力。有些政策尚不夠具體,可操作性差,缺乏吸引力,或者因宣傳不到位而不被回鄉創業人員了解。多數返鄉創業農民工反映,返鄉創業過程中沒有享受到專門的政策支持和稅收優惠。即便是在創業初期,國稅、地稅都是按正常標準先收取上去,最多也是縣級財政把自己所得的一部分稅收返還給業主而已。
(二)返鄉創業缺乏人才支撐。一方面,外出務工農民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大多數,而回鄉創辦的也以小規模企業居多。他們雖然在外打工時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受教育程度和知識的限制,思維方式比較傳統,缺乏現代營銷知識和管理機制,企業又以勞動密集型和手工操作為主,產品品種單一,檔次較低,缺乏競爭力,難以適應市場變化,企業發展后勁明顯不足。另一方面,衢州“小富即安”思想比較普遍,很多人不愿從事艱苦的工作,使得一些小企業招工難,招人才更難。如柯城區萬川村某服裝廠負責人反映,他們企業訂單較多,但招工較難,附近很多村民嫌打工累收入低,寧可在家打麻將也不愿意來服裝廠上班;服裝廠免費開展技術培訓,培訓期間還發給一定的誤工費,來學習的人也寥寥無幾,學成后愿意留下工作的更是少之又少。
(三)返鄉創業缺乏資金支持。部分農民工通過在外務工積累了一定的啟動資金返鄉創業,但僅僅依靠自有資金仍顯不足。事實上,資金的關卡把許多農民工擋在了創業大門之外。本次調查顯示,52%的外出打工者因為缺少創業資金和創業項目面對返鄉創業感到迷茫。資金不足是絕大多數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瓶頸”之一。當前,農民工返鄉創業過程中遇到的資金困難問題,一般都是通過向親友借貸來解決。多數返鄉農民工對擔保貸款或抵押貸款等缺少條件而只能望“款”興嘆。
(四)返鄉創業缺乏用地支持。很多農民工剛返鄉創業時都是租用廠房或民房,或是用自家住房進行生產運營,當企業需要進一步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時,就直接涉及到用地的問題。如龍游縣一家汽車飾品廠負責人王某稱,返鄉創業初期通過租用民房暫時解決了生產經營場地,但隨著生產經營的擴大,場地明顯不夠用,加上政府因為土地性質、消防安全、違章搭建等原因不允許生產經營,只能搬遷。由于企業規模較小,難以取得用地指標,附近工業區的廠房買不起,合適的廠房又難以租到,造成場地成本明顯上升。同時,對搞家庭農場或大規模種植,規模土地流轉較難,主要是很難租到集中連片、具備機械化作業條件的田地。如常山縣胡柚種植大戶劉某稱,在返鄉創業初期土地流轉并不順利,部分農民不愿意將手中的土地流轉出去,導致種植基地難以連成片。
青壯年勞動力是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從長遠看,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流,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是不利的。衢州是勞務輸出大市,應逐漸吸引青壯年農民返鄉創業。針對農民工返鄉創業過程中存在的政策、人才、資金、用地等諸多問題,要加快實施農民工返鄉創業工程。在此過程中:
(一)努力營造農民工返鄉創業良好氛圍。把農民工返鄉創業工程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把其作為當前新農村建設中農村致富、農民增收的重要工作來抓。一要提高思想認識。可以通過組織開展“農民工返鄉創業”大討論等活動,宣傳農民工返鄉創業的重要意義,摒棄“小富即安”思想。二要加強工作成效考核。把政府部門引導與促進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工作成效指標化,并將其作為評價其政績的重要依據。三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懇談會、項目介紹會、投資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政府優惠政策,鼓勵和吸引學有一技之長、具有管理經驗、擁有資金積累的在外務工農民返鄉創業。四要打造“綠色通道”,暢通農民工創業辦事渠道。設立農民工返鄉創業管理服務中心,為返鄉農民工創業的辦證、辦照、登記等業務提供一站式辦理、一條龍服務。
(二)研究出臺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優惠政策。在財政方面,可設立專項基金,用于農民工回鄉創業的貸款貼息、創業培訓、資金擔保和創業獎勵等。在稅收方面,對農民工返鄉創業實行一定時期的稅費減免,或先征后部分或全部返還。可參照引進外資的稅收減免政策,實施等同于或是優越于引進外資的優惠政策,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給予一定期限的稅費減免。先引導、鼓勵和扶助企業發展起來,做大做強,再按照統一的稅率征收稅款。在收費方面,對農民工投資經營經濟實體,特別是對經營個體、微型和中小型企業的,實行“零收費”政策。
(三)啟動農民工返鄉創業培訓計劃。2016年6月13日人社部、農業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實施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培訓五年行動計劃(2016—2020年)的通知》。衢州市要及時跟進,結合當地實際,盡快啟動農民工返鄉創業培訓計劃。針對創業人員需求,有組織、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定向、分級、分行培訓。邀請相關的專家學者、著名企業家,特別是返鄉創業的成功典型定期搞專題講座或專題報告,解決他們生產經營過程中碰到的實質性問題,真正為這些經濟實體的發展與做大做強出計獻策。
(四)著力緩解農民工返鄉創業融資難題。一是積極開發農民工創業信用貸款,或將農民工企業存儲的原材料、產成品等作為質押品,開辦農民工企業物流貸款和“倉單質押”貸款,研究試行農民承包土地抵押貸款,擴大抵押資產范圍,解決農民工企業貸款擔保難問題。二是扶植民間融資,科學引導民間信貸的合法、規范經營。三是考慮設立行業協會基金擔保,由政府牽頭組織成立行業協會,要求成員企業根據企業的發展規模,按企業利潤的一定比例提取費用組成協會基金,由協會用統一賬號把基金存入開戶銀行,再由政府或用基金做擔保,對符合要求、有發展前景的新進入企業,以及進行規模擴張時遇到融資困難的企業提供銀行貸款擔保。
(五)切實解決農民工返鄉創業用地難題。一方面,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生產經營場地應納入城鄉發展規劃。可以創建“農民工返鄉創業園”、“農民工返鄉創業一條街”等基地,降低入駐門檻,對入駐的返鄉創業者可以實行“綠卡”制度,允許其“先上車,后收費”。另一方面,要發揮好村委會土地流轉中介的核心作用,積極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搞家庭農場和大規模種植,做好牽線搭橋和協調矛盾的良好作用,切實幫助返鄉農民工做好土地流轉工作。
(責任編輯:施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