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昊
(南京市玄武區統計局,江蘇南京 210018)
淺議PDA在統計調查中應用與數據質量控制
張昊
(南京市玄武區統計局,江蘇南京 210018)
隨著統計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升,PDA已在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和2015年1%人口抽樣調查中廣泛應用,并在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中推廣使用,實現了源頭數據通過網絡直接上報國家局,有效提高了統計調查的數據質量和工作效率。本文以玄武區2015年1%人口抽樣調查為例,對PDA在統計調查中的應用以及數據質量控制進行探討。
PDA;統計調查;應用
PDA是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的縮寫,即個人數字助手,在統計調查中被形象的稱為手持電子終端設備,統計調查員手持PDA進行上門調查登記,現場采集被調查單位或住戶的調查相關數據和信息。
作為現代化信息采集工具,PDA兼具體積小、重量輕、容量大、易操作、智能化的特點,同時還具備GPS定位和移動互聯網接入功能,可以隨時隨地實現定位拍照、程序和制度下載更新以及調查數據的審核和上傳。相比以往采用紙質報表采集數據、人工審核、層層上報的方式,PDA的應用進一步提高了調查數據質量,有力增強了調查工作的及時性和便捷性。當前PDA已在各類統計調查中廣泛應用,本文以2015年1%人口抽樣調查為例,從不同角度分析PDA應用的利與弊,并提出對策與建議。
2015年1%人口抽樣調查是PDA在人口抽樣調查中的首次應用,相比之前歷次人口抽樣調查中手工填寫并審核大量紙質報表的調查方式,本次調查采用PDA入戶登記與互聯網自主填報相結合的方式,調查數據的采集、審核和上報等調查環節完全實現了電子化和信息化。
(一)PDA在摸底調查中的應用
摸底調查中運用PDA實現對戶信息的采集、審核和上報,包括對互聯網自主填報戶的標記。
經過整理編制村級抽樣框、抽取村級樣本、繪制村級單位調查小區邊界圖、抽取調查小區等一系列前期工作,開始進入摸底調查階段,由調查員在抽中調查小區劃定的范圍內,手持PDA逐戶進行戶信息的采集。PDA每采集一戶信息,摸底程序中就生成一條戶記錄,其中包含戶編號、本戶地址、戶主姓名、摸底時住在本戶的人數、出生人數、死亡人數、是否參加網絡調查等一些基本信息。對于經反復核實確認無人居住也無空掛戶口的住戶單位,在PDA上標注為空戶。在摸底調查信息完成錄入并審核保存后,通過移動互聯網對摸底調查數據進行上報。
(二)PDA在正式調查中的應用
正式調查中運用PDA實現對戶信息的確認,對人信息的采集、審核和上報,以及對未在規定時間內自行上網填報的網報戶進行補登記。
在正式調查階段,調查員采取手持PDA再次上門登記的方式,按照正式調查程序的調查表式,逐戶、逐人、逐項采集所有應調查人員的相關信息。每一戶的全部信息采集完成后,利用軟件的審核功能現場進行錯誤核查,對查出的強制性錯誤(例如漏填調查項目或邏輯性錯誤)進行修改更正,對核實性錯誤(填報信息有悖常理,需要調查員核實)進行再次確認。對于超過規定時間未能自行上網填報調查信息的網報戶,也通過PDA進行補登記。在正式調查信息完成錄入并審核保存后,通過移動互聯網對正式調查數據進行上報。
相比以往通過填寫紙質調查表采集數據的方式,PDA兼具易于攜帶、操作便捷、智能高效、功能多樣等多種優勢。
(一)切實減輕調查員負擔
得益于使用小巧輕便的手持終端設備開展入戶調查工作,調查員不必再如往次調查一般,在入戶登記時攜帶大量紙質調查表。由于人口抽樣調查工作需要調查員逐戶上門登記,很多老小區沒有電梯必須爬樓,遇到無人在家的情況還需二次甚至多次上門,對調查員體能要求高,減輕數據采集介質的重量能夠有效降低調查人員的工作強度,有助于調查員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入戶詢問和調查數據填寫的過程中,進而有利于提升調查數據質量。
(二)有效減少登記性誤差
以往人口抽樣調查工作中,采取先使用紙質表采集調查數據并進行人工初審,再將紙質表上的信息在電腦上進行二次錄入和審核的調查登記方式。相較而言,使用PDA作為調查數據采集工具,可以實現對采集完成的住戶信息進行實時的機器審核和保存。對比兩種數據采集方式,我們發現使用PDA采集調查數據可以有效減少登記性誤差,同時提升調查工作效率。首先,以往采用紙質表采集數據時,個別調查員為了趕進度,在沒有給予住戶充分指導的前提下,把調查表放在住戶家中由住戶自行填寫,然后再逐戶回收調查表,這種做法很可能導致由于住戶不理解調查指標涵義或填寫不規范所造成的誤差,而采用PDA可以有效杜絕這一問題。其次,1%人口抽樣調查中有很多跳填項,例如在填寫按人填報的項目中“問題6:戶口登記地址”時,選擇“戶口待定”項的人直接跳至“問題11”,“問題7”~問題“10”則不用填寫,如果采用紙質表填寫,調查員可能會由于疏忽造成誤填不應填寫的問題,而在PDA調查程序中會自動跳轉至應填寫的問題項目,避免了誤填情況的發生。第三,先用紙質表采集調查數據,再把數據錄入電腦,這種調查方式需要經歷紙質表人工填寫與初審、電腦二次錄入與機審等多個步驟,存在環節較多、重復勞動的問題,在調查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工作環節增多將導致產生差錯的概率增大。而通過PDA采集的數據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機審,錄完一戶信息及時審核,查出的問題在住戶家中當場核實修正,具有操作流程簡單、避免重復勞動、及時審核到位的優點,避免了二次錄入電腦環節的再生性差錯,從而有效提高了調查數據的質量。
(三)便于各級人調辦實時掌握進度
1%人口抽樣調查的數據上報,采用PDA通過移動互聯網直接進行上報的方式,各級人調辦可以通過數據管理平臺實時查看和匯總本區域已上報的調查數據。區人調辦不必再像以往人口抽樣調查中通過各街道分別匯總上報調查進度,而是借助數據管理平臺的數據查詢和匯總、上報進度查看等功能,直接掌握各調查小區的調查工作完成進度,同時還可以根據需要對已上報數據進行異常值分析,從而全面把控調查工作的進度和數據質量。
我們在PDA使用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主要包括一次性經費投入多、“兩員”選聘難度大、技術保障要求高三個方面。
(一)設備采購經費需求較大
一是設備一次性經費投入大。單臺PDA的采購費用為一千多元,以我區的實際需求為例,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PDA需求量在兩百臺左右,如果在人口普查中應用PDA,我區作為中心城區需調查的人口數量很多,所需要的PDA數量也會比經濟普查的需求量大很多,在進行設備采購時的一次性經費支出也將較為龐大。二是設備使用壽命相對較短。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子設備的更新換代速度也在加快,PDA作為電子產品的使用壽命一般不超過四年,如果使用年限過長,即使硬件沒有物理損壞,也會存在由于硬件性能與軟件要求差距過大而無法流暢使用的問題,進而影響統計調查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兩員”選聘難度加大
“兩員”選聘工作是影響人口抽樣調查質量的基礎和關鍵。在PDA應用于人口抽樣調查工作中之前,“兩員”選聘的標準需要滿足責任心強、業務素養高、熟悉調查小區情況、懂得入戶技巧等多方面條件,一些社區工作經驗豐富的老同志更加能夠勝任。而在全面應用PDA后,對“兩員”的選聘不僅要求滿足前面所述的條件,還必須具備熟練操作電子設備的能力,這個標準顯然是年輕同志更加符合,而調查經驗豐富、入戶技巧嫻熟的老同志掌握PDA操作的難度相對較大,其心理上也存在畏難情緒。“兩員”選聘的標準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從而導致“兩員”選聘的難度加大。
(三)對技術保障提出很高要求
一是硬件保障壓力大。PDA作為電子設備,存在著忌摔、怕水、需要及時充電、高強度使用可能導致發熱死機等先天問題,同時還存在一定的非人為損壞概率,需要調查員悉心維護,一旦出現硬件損壞,區人調辦的技術保障人員必須迅速做好故障排查工作,如果是在大型普查中,工作強度大、PDA使用數量多,很可能出現多臺設備同時或接連出現不同硬件故障的情況,將對技術保障人員造成巨大壓力。二是軟件保障要求高。PDA使用的調查程序是由軟件開發公司在調查工作前期根據本次調查的要求進行定制設計和開發,在軟件正式使用前無法進行充分的可靠性驗證,不能確保排除所有的技術缺陷和漏洞,此外,由于調查人員的軟件操作水平也良莠不齊,從而導致調查員在使用調查軟件的過程中可能遇到各種共性或個性的問題,要求技術保障人員第一時間解決各類軟件故障,確保調查工作的順利推進。
在統計調查中全面應用PDA是加強統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舉措,針對PDA在統計調查應用中所面臨的問題,我們必須有針對性地做好應對措施。
(一)充分發揮PDA在統計調查中的效用
針對批量采購PDA時一次性投入較大,且電子產品使用壽命有限的問題,我們應當做到物盡其用,力求PDA使用效能最大化。以我區工作實際為例,本次1%人口抽樣調查使用的PDA是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時采購和使用過的,此外,我們在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勞動力調查、農民工監測調查等各項調查工作中也盡可能地應用PDA,讓PDA的優勢和效用得到充分地利用和發揮。
(二)認真做好“兩員”選聘和培訓工作
我們在“兩員”選聘工作中力求年輕化、專業化、知識化,針對個別經驗豐富但年紀偏大的調查員短期內難以熟練操作PDA的問題,我們通過在摸底調查開展前認真組織PDA應用技能專題培訓的方式予以解決。通過通俗易懂的PPT課件、清楚直觀的現場演示、精心編寫的模擬調查題,讓每一位調查員充分了解PDA使用規范和要領并親自動手操作,同時結合模擬調查題進行“實戰演練”,遇到問題當場提出和解決,在充分保證練習時間的基礎上,讓每一名調查人員把PDA操作摸清吃透,努力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此外,我們還特別制作了PDA簡易操作手冊和PDA操作相關問題匯總分發給每個調查員,并設立了PDA工作熱線隨時給予技術支持。
(三)建立PDA應用突發狀況應急處置機制
為有效應對PDA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軟、硬件突發問題,必須編制完善的應急工作預案,針對不同類型、不同階段、不同等級的PDA應用風險,科學制定相應的處置方案,從而確保調查一線一旦出現PDA應用問題立即上報,區人調辦技術保障組接報后按照預案要求及時高效地處置好各類突發狀況,諸如設備遺失、設備損壞、死機、數據丟失、程序出錯等等。
(四)強化調查數據質量全程監測
一是調查員在入戶登記時要把好高質量詢問的第一道關口,在與住戶交流過程中應注重詢問技巧的運用,努力把調查信息搞全、搞實、搞準。二是錄完一戶信息后應及時進行PDA機審,把好機器審核的第二道關口,對審核出的問題當場做好核實和修正。三是對調查員上傳至數據管理平臺的信息,區人調辦要把好第三道關口,組織專人進行再次審核和分析,對于存在數據異常狀況的調查小區,及時指導調查員對已上報數據進行逐戶核查,需要上門核實的必須再次入戶進行確認。通過對調查數據的實時審核和全過程監測,切實保障抽樣調查數據全面準確、真實可靠。
(責任編輯:高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