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丹 徐葦航
電子政務與政府公信力
錢丹 徐葦航
政府公信力是執政黨合法處理公共事務的基本要求,強大的公信力是舒緩公權力與人民緊張關系的潤滑劑。“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沒有良好的政府信用,何來井然的社會秩序?信用體系的建立是一個上行下效的過程,政府信用會帶動社會信用的自發建立,交易成本的大幅降低與經濟效率的穩步提升也就成了可能。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現代信息、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建設電子政務系統不失為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的有效途徑,可以起到有效提升政府公信力的作用。實證證明,在電子政務系統建設的過程中,由低級到高級、由靜態到動態、由單向到雙向的系統升級,公眾對政府的信任也隨著系統的完善而得以提升。那么,如何建設高效的電子政務系統呢?筆者給出如下建議:
推進移動互聯網下的電子政務建設,發展智慧政務。浙江省政務服務網在2015年與31個省份的電子政務評比中榮獲第一,體現了浙江省在電子政務建設方面具有敏銳的前瞻性和扎實的技術基礎。浙江有能力也更有責任看到大數據時代的當下,移動終端普及帶來的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必須將重點轉移到建設移動化智慧政務中來,從而使政務的處理真正擺脫工作場所、時間、設備的限制。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臺,重點發展雙向互動的政務處理方式。這不僅僅可以改善政務處理的效率,更有助于提升公眾對于政府的滿意度,貫徹“執政為民”的理念,有效維護人民群眾中的政府公信力。
重點建設以政府部門為主導的云數據中心,提供基礎信息服務。電子政務的有效推行離不開信息平臺的基礎建設。浙江是創業強省,近200萬法人企業遍布各行各業,對整合數據資源有著大量的需求。與此同時,擁有阿里巴巴等優秀互聯網企業的浙江在資源整合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上有著相對其他地區獨特的優勢。政府在扶持企業實現規模經濟、范圍經濟的過程中,基于大數據的資源優勢和分析能力,能夠及時地發現問題、高效地解決難題,還能與信息產業發展的最新成果同步,推行智慧城市建設,提升政府的服務能力,塑造在企業界中的公信力。
堅定推行政務信息的標準化建設,確定相對穩定和統一的原則和標準。目前,政務信息標準化程度較低,信息的選擇性公開使得公眾對內容產生了普遍質疑和眾多聯想,破壞了政府公信力。為此,需加強頂層設計,確立一致且相對穩定的政務信息原則、標準,并規定政務信息的發布流程、具體實施辦法,形成地區統一的政務信息標準化體系。同時要明確政務信息公開的標準,對信息公開的原則、內容、方式方法等須嚴格界定,鼓勵和引導社會公眾自覺廣泛地參與政務活動。
秉持開放包容的心態接受廣大網民和企業共同發展電子政務,營造全民參與的工作格局。浙江歷來就是開放包容的地區,到處彌漫著創新的氛圍,創業者在這里生根發芽。要發揮優勢,建立完善各部門橫向協同、縱向聯動,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電子政務協調發展機制,提升電子政務的信息共享、業務協同和數據開放水平,提高政府服務決策和管理的信息化能力,優化電子政務協調發展環境,從而推動電子政務在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作用,改善政府公信力。
已有的成功經驗使我們有理由相信,電子政務的推進將有助于在數據時代實現政府信息化,進而有助于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轉型,重塑政府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