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舒恬 陳多長
醫藥產業主導的特色小鎮發展
——以磐安江南藥鎮為例
包舒恬 陳多長
磐安江南藥鎮屬于金華市磐安縣的新渥鎮。新渥鎮東南與仁川、冷水兩鎮相連,西北與永康、東陽兩市為鄰,地處古代著名風景名勝區靈山之麓。中藥材為新渥鎮的傳統特產,鎮內設有浙江中藥材市場,是華東和浙江的中藥材主要集散地,又為“浙八味”中五味的主產區。目前,全鎮全年種植中藥材1萬畝以上,戶均種植1.73畝,主產“浙八味”中的元胡、貝母、白勺、玄參和白術又稱“磐五味”,建有GAP基地1個,擁有藥材生產專業村5個,種植大戶450戶,“戶戶種藥材,村村聞藥香”,是新渥獨有的一道風景線。新渥鎮的案例分析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可為全省特色小鎮中以農業產銷為主的特色小鎮建設提供參照。
江南藥鎮目前發展狀況良好,征地、拆遷、道路建設等工程建設不斷的推進,小鎮面貌已經有了巨大的改善。從規劃的角度看,特色小鎮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從調研了解到江南藥鎮建設正按照計劃穩步推進。其主要經驗可以總結如下:
以產業為基礎,實現產業的深化和擴展。江南藥鎮的發展以中醫藥健康產業為核心,在發展過程中不單只發展中藥材產業。小鎮對未來的產業規劃較為明確,首先深化產業鏈使得中藥材產業應用到方方面面,從種子培育到中醫藥生物技術研究,對中藥材產業鏈進行“深加工”。其次對中藥產業的擴展。小鎮積極地發展中醫藥的衍生產業,由此拓展出江南藥鎮中的兩個至關重要的衍生產業——旅游服務業和養生養老產業。這兩大產業未來將與中醫藥產業一樣成為江南藥鎮的主要產業,此外小鎮的產業還融合了中醫藥的學習和研究,由此有效提升小鎮的整體地位。
突出政府的引導作用,以市場為主體,強調多方參與。江南藥鎮的建設堅持以政府引導、企業為主體、市場化運作的建設模式。在小鎮建設過程中,政府在規劃編制、基礎設施配套、資源要素保障等方面起到了關鍵性的引導作用,對于新區項目建設則主要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除了以現有企業為支持,政府也為小鎮中主要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為避免以政府為主的傳統模式,政府在運營主體的選擇上因地制宜、靈活決策。江南藥鎮建設的主體企業并不是一家或者是兩家龍頭企業牽頭建設,而是許多參與到項目中的企業聯合投資的,除了企業之外小鎮中的農戶也配合參與到特色小鎮的建設中。
多級聯動,由上至下,共同推動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的落實。特色小鎮的概念提出以來受到多方面的關注,各級政府高度重視,迅速形成了省、市、縣(市、區)三級聯動的工作機制。省發改委還專門成立了浙江省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負責特色小鎮建設的相關工作。各部門還分別出臺了對特色小鎮的扶持政策。市、縣政府做好政策的落實以及配合工作,認真籌劃配套政策,具體落實特色小鎮的建設。各部門相互協調,上下聯動,滾動推進特色小鎮的建設。
小鎮特色不夠突顯,新老城鎮風貌有待協調。特色小鎮的根本是“特色”兩個字。經過調研觀察小鎮的現有建筑風格比較雜亂,缺乏協調統一,不符合特色小鎮的“藥鎮”風貌主題。并且小鎮作為江南藥鎮,小鎮的“藥”味不濃,藥鎮的品牌地位有待塑造。從調研來看小鎮醫藥產業較為薄弱,知名度和規模效應有待提高,產業鏈有待進一步延伸。
整體用地布局雜亂,小鎮開發模式較為粗放,產業現狀分散。新渥鎮在確立為江南藥鎮之前缺少系統的發展規劃以至于建設用地較為分散,形態不夠緊湊,未形成集中強化的小鎮形象。目前,在小鎮中部以工藝美術、機械五金等工業制造業已形成一定規模,對新區的開發有所影響,并且小鎮建設的新區有省道橫穿規劃區對區域規劃有影響,產業、旅游、文化、社區的功能區較為分散,不能很好地進行“產城人”的融合。
旅游產業發展相對落后。新渥鎮規劃地塊及周邊文化旅游資產豐富,群山圍繞,景觀優美,但是地塊開發建設未充分利用好周邊優良的自然環境,缺乏整體旅游體系的打造,甚至對自然環境風貌產生了破壞作用,要打造旅游產業需要花些時間系統規劃、建設、宣傳。
產業創新能力弱導致產業層次不高。新渥鎮先前的主導產業為中藥材種植業以及傳統工業。在新規劃的小鎮中要打造中醫藥產業新區但囿于多年以來企業低、小、散的制約,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產業升級。特別是小鎮要建立中藥材研究中心、眾創空間,但由于與原有企業結合并不緊密,較難擺脫舊有生產經營模式的束縛。另一方面,小鎮現有的區位優勢不明顯、配套設施不完善,對行業領軍人才或核心團隊吸引能力嚴重不足。
行政干預模糊了建設主體,企業主體特征尚不明顯。雖然特色小鎮貫徹的是政府為引導、企業為主體的模式,但由于小鎮處于起步階段,規劃編制、基礎設施配套、資源要素保障等方面都需要由政府來完成,同時特色小鎮建設投資額大且成效顯現慢、對投資主體實力要求很高,這使得政府依然處在主導地位。小鎮由于產業相對特殊,不易在短時間內引進資質較深的市場主體,盡管意識到“政府投資、招商引資”等傳統做法不適用特色小鎮,但“政府招商”的主體地位并沒有大的改觀,表現為招商企業領域分散、項目細碎化現象嚴重、核心產業不突出等現象,造成實質上的運營主體缺失。

(一)特色小鎮建設特征
江南藥鎮建設是以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村民參與的運作方式進行建設的,小鎮以中醫藥健康產業為核心帶動特色小鎮的發展。
主體特征。江南藥鎮建設由政府負責參與規劃、招商、政策出臺,企業作為積極地實施者在特色小鎮建設中起到貫徹政府指導思想和規劃的核心作用,而小鎮的農民作為特色小鎮建設的被動配合者在分析中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產業特征。江南藥鎮的主導產業為中醫藥健康產業,在中醫藥健康產業的基礎下發展出旅游服務業和養生養老產業,這三大產業相輔相成共同發展。特色小鎮建設中最突出的產業特征是產業鏈的深化,所有產業都會衍生出一系列的衍生產品及產業。
融資特征。江南藥鎮建設才剛起步,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基本由政府出資,少數由集體籌資建設。而項目建設投資主體為參與項目的企業,由于特色小鎮建設的投資巨大,政府的主導地位就變得尤為明顯,招商引資、與企業合作、挑選合適的企業入駐小鎮等都由政府牽頭。
綜上,小鎮的成功主要在于各級政府的聯動、部門之間相互協調配合和政策的大力支持,這是小鎮發展最大的動力。其突出問題在于小鎮原有的布局雜亂、產業分散,并且特色產業過于單一,創新能力不夠,以及在此基礎上由于政府引導干預過多導致的市場主體地位較弱。
(二)對特色小鎮建設的政策建議
特色小鎮建設要有科學的引導以及規劃。特色小鎮不夠“特色”,鎮內風貌不一致,整體用地布局雜亂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就是加快科學的規劃。在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應該注重規劃從整體到局部的銜接,明確小鎮的產業定位,對不符合小鎮風貌的建筑、設施、項目及時進行整改,突出小鎮的發展核心、凸顯小鎮特色。
提高產業創新能力,提升產業層次。江南藥鎮產業較為單一。小鎮首先要突出產業特色引進有價值的項目與企業,建立招商主題定位機制,主動對接該行業國內外領先企業。其次小鎮要鼓勵現有企業創新,引進一些有創新能力、有創新經驗的企業,深化原有產業鏈。最后要加強人才引進力度,提升產業層次。對于人才引進要落實創業場地補貼、貸款貼息、房票補助、引才獎勵等獎勵措施,同時,要完善小鎮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現代服務業功能配套,為創業創新人才營造一個綠色、環保、便捷、舒適的創業創新環境。另外,可以與相關高校進行合作,提升小鎮的整體地位。
強調以市場為主體,明確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目前,政府在江南藥鎮建設中起了關鍵性作用,行政干預模糊了市場主體地位。要摒棄政府主導招商引資的傳統方法,鼓勵由實力雄厚的投資主體牽頭,政府致力于政策研究、政策配合、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的完善等。類似江南藥鎮這樣缺少龍頭企業牽頭、企業實力相對薄弱的小鎮,應引導公司與金融機構合作,支持開發主體以控股、參股、相互持股、PPP等方式組建集團公司,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小鎮建設,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作者單位:浙江工業大學經貿管理學院。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基于治理地方政府土地財政依賴目標的城鎮化模式創新研究”(14BJL12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