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冉
(營口理工學院圖書館,遼寧營口115000)
高校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研究
徐冉
(營口理工學院圖書館,遼寧營口115000)
提出高校圖書館可以利用二維碼技術、微博、微信等開展移動信息服務。同時強調了開展移動信息服務需要注意的問題,如資源選擇問題、服務團隊組建問題、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等。
高校圖書館移動閱讀信息服務手機閱讀微信微博
移動閱讀是指人們運用手機、MP4、PSP等數碼產品進行閱讀的一種形式。移動閱讀依賴的閱讀設備有很多種,其中以智能手機為主。據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12年,有31.2%的國民進行過手機閱讀,且有9%的國民更傾向于手機閱讀;我國人均每天手機閱讀時長為16.52分鐘;手機閱讀群體在手機閱讀上的花費達到了23.31元。這些數字均比2011年有所提高。可見,以手機閱讀為代表的移動閱讀,正在逐步成為我國國民閱讀的一種重要趨勢。
移動閱讀呈現出以下幾個特征:①閱讀時間碎片化。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集中大塊時間進行閱讀的可能性逐漸降低。人們的閱讀時間,主要集中在乘車和等待的時間中,而這些時間是很難固定且難以被整合在一起的,這就使人們的閱讀時間呈現出碎片化的特點。②閱讀內容休閑化。據國內某機構的一項關于移動閱讀目的的調查顯示,以休閑娛樂為目的的讀者,本科生占49.06%,高中生占71%,工人占44.7%,白領占37.8%。由此可見,讀者對于移動閱讀目的的選擇呈現出休閑化的特點。③閱讀篇幅簡短化。移動閱讀設備的屏幕尺寸普遍偏小,操作也不夠方便,長時間閱讀易造成視覺疲勞,閱讀舒適度遠不如傳統的紙質文獻。因此,當讀者進行移動閱讀時,更傾向于選擇篇幅較短的文獻。
移動閱讀作為電子閱讀的一種新形式,除了繼承電子閱讀實時性、交互性、共享性和個性化的傳統優勢之外,還擁有諸多傳統閱讀和電子閱讀所無法比擬的優勢。
2.1打破時空限制
移動閱讀區別于傳統閱讀的一大特點就是打破了時空限制。從前,讀者必須在圖書館或者必須擁有一臺可以聯網的計算機才可以利用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即接受服務的時間和位置相對固定。而移動閱讀環境下的讀者,可以輕松打破這樣的時空限制,在任何擁有無線網的時間和地點都可以利用圖書館獲取信息,享受圖書館所提供的服務。
2.2閱讀設備曾及廣泛
普及移動閱讀的主要障礙性因素即移動閱讀設備,可以說,移動閱讀設備曾經是影響移動閱讀普及發展的主要門檻。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尤其是國產大屏智能手機價格的不斷降低,使得閱讀設備這一移動閱讀的最大門檻已經不復存在,相反,相對于計算機的高昂費用,價格相對較低的智能手機已經成為助推移動閱讀的最大動力。
3.1將二維碼技術融入圖書館參考咨詢服務
傳統的咨詢服務主要采用到館咨詢、電話咨詢以及數字參考咨詢等方式,這些咨詢方式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發揮了作用。但目前這些傳統咨詢方式的便捷性越來越受到了業界和讀者的質疑。事實上,讀者信息需求的產生具有很大的隨意性,隨時隨地解決自身所遇到的疑難問題,這是一般讀者的現實需求。在網絡環境下,FAQ是解決讀者常見問題的主要方式,而將傳統的FAQ與二維碼技術有機融合,則可以很好地滿足讀者隨時隨地解決問題的愿望。在圖書館有關的職能部門或設備旁提供不同的二維碼,通過掃描二維碼,讀者可以立刻利用圖書館所提供的服務。目前,二維碼技術已經日臻成熟,能夠自動生成二維碼的網站和軟件也相當多,因此,這種融合了傳統咨詢、現代技術和移動設備的咨詢方式,值得各圖書館在實踐中應用和推廣。
3.2傳統服務借助移動技術逐漸升級
圖書館傳統的借閱服務、預約服務往往需要讀者到館辦理,而在智能手機逐漸普及,移動通訊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圖書館將各類傳統服務移植到移動設備上早已成為現實。現在的微信公眾號可以成為圖書館推廣移動服務的平臺。微信公眾號是由騰訊微信團隊在微信5.0版本中推出的一項服務,申請微信公眾號的機構可以將自身的某些業務移植到服務號中,用戶可以通過與該機構微信公眾號互動,提交表單并辦理相關的業務。目前國內很多大學圖書館都推出了微信服務,在服務中為讀者融合了OPAC和電子資源的一些功能,讀者可以利用微信可以完成館藏書目檢索、圖書薦購、借閱信息查詢、學術搜索以及電子資源的檢索與利用等服務內容的操作。
3.3個性化信息資源發布
信息發布是圖書館對外宣傳自身資源與服務的一種重要方式。過去圖書館常用的宣傳途徑主要有圖書館網站、館內宣傳欄等,隨著社交網站和社交軟件的興起,人人網、博客、官方微博甚至官方微信等方式已經成為一些圖書館對外宣傳的重要途徑。但從實踐來看,最適合圖書館在移動閱讀環境下應用的移動技術就是微博和微信。目前,國內很多高校圖書館都在利用微信和微博技術來發布信息、推廣資源與服務,大大提高了圖書館的服務效益。
3.4移動閱讀資源的推薦
目前,很多數據庫商都推出了移動閱讀服務,以便讀者在移動閱讀終端閱讀其電子資源。這些資源的推廣,將大大提高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的利用率。移動閱讀給電子文獻的發展提供了契機。電子資源是一種虛擬的存在,可以保存到移動閱讀終端,相對于紙質文獻,電子文獻具有更強的便攜性特點。綜合移動閱讀的特點和人們閱讀習慣的變化,移動閱讀資源的推薦是高校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重要內容。
3.5建立移動閱讀社區
建立移動閱讀社區是高校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的一項重要工作。書評和閱讀心得的交流與分享一直是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重要方式,激勵讀者將閱讀感受進行分享,可以激發讀者的閱讀熱情。這一工作的重點環節便是交流,而這恰好是貫穿閱讀活動多個環節的重要元素,是閱讀活動的核心。另一方面,讀者對于利用手機互動交流已經習以為常,這就為高校圖書館建設移動閱讀社區創造了條件。現有的移動閱讀軟件和技術中Kindle閱讀器中的@author功能可以幫助讀者與作者之間進行交流;社會化閱讀軟件Flipboard可以與twitter和facebook關聯[5]。從技術角度講,這些都可以為高校圖書館建設移動閱讀社區提供借鑒。
4.1建設適合的閱讀資源
高校圖書館在向讀者推廣移動閱讀資源,應當是一個有計劃、逐步推廣的過程。高校圖書館移動閱讀資源有學術性和非學術性之分,前者以中國知網的移動閱讀產品為代表,后者則以超星的歌德電子書和博看的移動閱讀資源為代表。由于讀者選擇移動閱讀大多是利用零散時間,加之學術研究強調思維的連貫性,所以高校圖書館在推廣移動閱讀資源的初期,應當以非學術資源為主,這不但適合讀者的閱讀習慣,同時還有利于提高推廣效果。
4.2建設協作高效的服務團隊
移動閱讀服務推廣必須構建一個職能清晰、團結協作、優勢互補的服務團隊。服務團隊應包括:①組織協調人員。這是整個團隊的核心,把握這移動服務的發展方向和服務重點,負責移動閱讀推廣工作的總體策劃和各項活動的組織與協調。②服務推廣人員。負責向讀者推廣圖書館的移動服務,包括官方微信、微博賬號以及移動閱讀資源的推廣。③咨詢回復人員。負責與移動閱讀相關的業務咨詢服務,這部分人員應該熟悉館內資源概況及業務流程。④技術支持人員。負責移動閱讀資源和相關APP的維護與故障排除工作,若館內不具備這類人才,可請相關數據庫商或軟件商代為承擔,并由團隊內某些成員負責相關的聯絡工作。⑤讀者代表。負責從讀者角度向移動服務團隊反饋相關問題,進而提升移動服務的效果。
4.3重視知識產權保護
知識產權的保護問題是圖書館界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在移動閱讀環境下產權保護問題尤顯突出。這就要求高校圖書館在宣傳移動閱讀資源、推廣移動閱讀的同時,加大力量強化讀者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教育和引導讀者在有效利用移動閱讀資源的同時,尊重產權人的勞動成果和權益。
移動閱讀為高校圖書館延伸服務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高校圖書館應抓住機遇,積極將互聯網+思維和現代信息技術融入管理和服務的各個環節,有計劃、分步驟地在各類服務中積極推進移動閱讀,滿足讀者隨時隨地獲取知識信息的需求,助推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開創新境界。
[1]移動閱讀[EB/OL].[2014-05-11].http://baike.baidu.com/ view/1634430.htm?fr=aladdin.
[2]邵波濤.第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國民綜合閱讀率下降[EB/OL].[2014-05-11].http://news.china.com. cn/live/2013-04/18/content_19580548.htm.
[3]趙琴,等.移動閱讀習慣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圖書館學刊,2013(7):132-135.
[4]張艷豐.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研究[D].湘潭:湘潭大學,2013.
[5]鄢小燕,張蘇閩,謝黎.基于移動閱讀特征分析的圖書館移動服務思考[J].圖書館論壇,2012(5):130-133,93.
徐冉女,1985年生,館員。
G258.6
(2016-06-20;責編:徐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