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桂娟(河南中醫學院圖書館 鄭州 450046)
?
《IMLS焦點:學習在圖書館》報告解讀及思考
龐桂娟
(河南中醫學院圖書館鄭州450046)
〔摘要〕《IMLS焦點:學習在圖書館》報告聚焦參與式學習、早期教育、成人教育、勞動力發展、繼續教育、專業發展、數字素養和包容性相關議題,提出從圖情教育與專業能力發展、圖書館調研與實踐的強化、創新參與式學習項目的設計及跨學科合作的促進四方面著手,推動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值得圖書館人的深入解讀與發散性思考。
〔關鍵詞〕IMLS學習報告參與式學習社區
〔分類號〕G250
〔引用本文格式〕龐桂娟.《IMLS焦點:學習在圖書館》報告解讀及思考[J].圖書館,2016(3):28-32
2015年9月3日,聯機計算機圖書館中心(OCLC)研究所正式發布《IMLS焦點:學習在圖書館》報告(以下簡稱“IMLS學習報告”),報告在匯編美國博物館與圖書館服務協會(IMLS)圖書館學習推進論壇會議內容的基礎上,聚焦參與式學習、早期教育、成人教育、勞動力發展、繼續教育、專業發展、數字素養和包容性相關議題,提出從圖情教育與專業能力發展、圖書館調研與實踐的強化、創新參與式學習項目的設計及跨學科合作的促進四方面著手,推動圖書館事業的發展[1]。人類終身學習開展、信息(數字)素養的傳播及信息/資源的自由、平等獲取,體現了圖書館的基本職能與核心價值,這些職能及價值的表現形式會因時代不同而各具特色,紙質書本時代,圖書館業務職能、空間設計均圍繞藏書展開,現在到了數字化全媒體的超文本時代,數據匯集的信息流、知識流成為知識的主要載體形式,人類可以通過互聯網等信息工具開展廣泛的信息互動,學習活動更具主動性、社會性和情境性。新型的信息獲取模式與學習模式引發圖書館職能表現形式的相應改變,圖書館逐漸從以閱覽室為主體向以開放的交流空間為主體轉化,以支持人類信息獲取、終身學習開展及信息素養培育,但具體而言,如何依據用戶需求設計開放的交流空間,開放交流空間的有效實現形式有哪些,以及開放交流空間的服務對館員又有哪些新的要求,都是圖書館界需要探索和解決的問題,這也是IMLS學習報告出臺的主要背景。
如前文所述,IMLS學習報告指出,參與式學習、早期教育、成人教育、勞動力發展、數字素養和包容是圖書館適應學習方式演變、尋求突破的關鍵領域。①參與式學習,參與式學習理論以教育即生活原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思想及構建主義學習相關理論為基礎,是指學習者通過參與施教者設計的項目活動,親自體驗學習,提高學習經驗的一種學習方式[2]。在教學過程中,參與式學習通過創設特定情境和途徑,激勵學習者在主動探索、思考、實踐的過程中吸收、應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學習者的綜合素養和創新能力[3]。IMLS學習報告指出,主動性與社會化學習是參與式學習的兩大特性,圖書館空間與工具能夠同時為學習者提供動手實作的主動學習體驗及知識聯通的社會學習體驗,通過設計創新項目為學習者提供多元的參與式學習體驗,將是圖書館支持參與式學習的主要途徑,而館員以實作的方式對這些項目的參與,以及如何實現參與式學習實踐由館內向館外、學校、社區的延伸拓展,形成圖書館參與式學習社會化網絡,將是圖書館發展參與式學習的核心要件[4]。②早期教育。早期教育是指發育發展0-6歲兒童入學前的身心教育,又被稱為“入學準備教育”,近年來,IMLS向早教事業持續投入大量資金,推動圖書館與博物館作為主要合作伙伴參與幼兒早教學習,IMLS學習報告指出早教戰略的實施關鍵在于,一是圖書館通過與家庭、社區、教育者、早教機構、社會服務提供者、政策制定方、投資者的多方合作,參與營建一個早期教育生態系統;二是促進家長參與早期教育,通過構建網絡社區、資源支持、智力支持等外部支撐系統,輔助家長對兒童早期教育的多途徑、科學有效參與;三是圖書館參與早期教育的政策標準、最佳實踐模型、評估和推廣策略的制定[4]。③成人教育及勞動力發展。據統計,美國人力資源大軍中有近半數(8000-9000萬)不具備當代企業所需要的教育和交流技能,因而難以在職場上保持競爭力,一方面是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另一方面是因找不到合適員工而空缺的大量崗位[5]。在發展中國家,這種勞動力與企業需求不相匹配的現象同樣嚴重,繼續教育、成人教育及勞動力發展是解決人類資源質量與現代商業錯位問題的關鍵途徑之一。在參與成人教育及勞動力發展方面,IMLS一些成員館已經開始發展戰略伙伴關系,計劃幫助更多的用戶獲得稱職的工作技能,但資金有限、服務推廣、移民人口的成人教育是當今美國圖書館參與勞動力發展的主要障礙。④數字素養。由于社會不同群體對現代信息技術與信息資源掌握水平的不同,造成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貧窮者之間的巨大差距,數字鴻溝的存在與圖書館所倡導的信息獲取平等原則相背離,因此,IMLS學習報告指出通過普及數字素養培訓、拓展數據庫訪問、消除信息資源傳播障礙、以及向弱勢群體的資源傾斜,增強全民數字素養,縮小數字鴻溝,保障公民獲取信息的自由與平等。⑤圖書館職業技能的包容性。多元化、跨專業的服務發展趨勢要求館員具備與之相匹配的拓展化知識與技能,圖書館職業勝任能力的廣度被一再刷新,能否培育以及如何培育“萬能型的圖書館員”得到學習推進大會與會者的熱烈討論。
2.1聚焦圖書館社會職能及責任,勾勒圖書館事業發展藍圖
圖書館職能包括基本職能與社會職能,其基本職能可大致概括為文獻的集存、整序與傳遞,館藏智力開發及以館藏育人,社會職能是在基本職能發展完善的基礎上派生出來的以社會共同價值為核心的職能,其由社會需求所決定,并隨著時代發展呈現累積化的發展趨勢。1975年,國際圖聯在法國里昂召開的圖書館職能科學討論會確認了現代圖書館保存人類文化遺產、開展社會教育、傳遞科學情報、開發智力資源等主要社會職能。近年來,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信息載體形式及人類知識需求模式的變遷,圖書館的社會職能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在新的業態環境下,圖書館不能僅滿足于基本職能的履行,更要在基本職能發展完善的基礎上,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履行更多的社會職能[6]。IMLS2012-2016戰略計劃提出,將推動創新、終身學習、文化與公民參與作為圖書館的重點發展目標及社會職能,以學習者為中心,支持其在圖書館參與學習的體驗,促進個人通過廣泛、公共的知識獲取與終身學習的開展而茁壯發展,進而構建終身學習型社會,是圖書館社會作用和社會價值的核心體現。IMLS學習推進大會重申了這一命題,根據會議討論內容編撰及延伸的學習報告更是科學把握發展規律,主動適應環境變化,聚焦圖書館推進社會教育、信息獲取的社會職能及責任,并以此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勾勒圖書館事業的發展藍圖,具備較高戰略指導及現實意義。
2.2以學習、教育、發展為主線,拓展圖書館服務的新領域
除了社會責任的強調及戰略角度的規劃,為形成一套完整的對操作具有具體指導意義的學習支持體系,IMLS學習報告在目標分解的基礎上對圖書館推進人類終身學習進程的社會職能做出全新闡釋。終身學習是指人類為適應社會發展、實現個體發展需要而開展,貫穿生命的持續化學習過程,囊括了教育體系的各個階段和各種形式,具有終身性、全民性、廣泛性、靈活性、實用型等多項特征。柏拉圖在《理想國》中為人生設計了為期數十年的學習階段,主張通過優生、胎教、早期教育、初等教育、高等教育以及之后的繼續教育來培養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哲學王”[7]。為實現圖書館服務與人類終身學習進程的無縫對接,IMLS學習報告將圖書館社會教育職能細化為早期教育、成人教育、勞動力發展,并強調通過圖書館與學校、社區、企業教育資源、教育類型的整合,形成連貫的體系,由整體社會提供終身學習的環境與機會;其次,終身學習由于是人類為適應社會發展而開展的活動,因而又具備一定的社會屬性。信息社會背景下,圖書館為終身學習提供物質保障及智力支持則必須考慮以下問題,一是數字媒體環境下終身學習的特點及模式變遷,二是立足于原有的信息資源優勢與服務優勢,結合終身學習的開展,圖書館能有哪些新的突破和發展。為促進新學習模式的發展, IMLS學習報告提出了參與式學習的概念和實踐,而立足于長期的信息服務經驗與優勢,IMLS學習報告強調了圖書館在培育公民數字素養、縮小數字鴻溝、實現信息獲取平等和社會公平領域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2.3以聯通、實作、平等為原則,設計規劃圖書館服務項目
聯通主義學習原理認為,知識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其以片段的方式分散在網絡中,如同管道中的石油不斷流通,管道就是聯通的各個節點,學習是一個連續的知識網絡形成過程,強調人與外部關聯關系及個人知識網絡的構建[8]。為促進人類終身學習的進程,圖書館需要為用戶打造一個聯通的知識管道及社會化的學習網絡。互聯網環境中,正如知識的在關系中學、分布式認知,教育資源、學習資源呈現在關系中用與分布式整合的特征,通過與社會教育資源的聯通以及培育公眾如何使用社會化學習網絡構建個人知識體系,可以大大提升圖書館推進終身學習的服務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IMLS學習報告中,無論是對參與式學習、數字素養培育,還是對早期教育、成人教育服務項目的設計規劃,均傳遞著聯通主義學習原理的運用。如參與式學習設計中,強調將參與式學習體驗擴大至圖書館以外的學校、社區、創客嘉年華甚至是國際展會,通過社會化學習網絡構建使得任何有學習需求的人都可以隨時隨地體驗參與式學習;早教服務策劃中,強調聯通圖書館、家庭、早教機構、政策機構、資助機構早教生態系統的形成。
實作即親自動手、參與實踐,獲取學習體驗,總結形成新知識的過程,實作化學習是參與式學習及眾創理論的延伸,通過在做中學提升學習者的自主學習及創新能力是IMLS學習設計的另一原則,報告指出通過多元化的實作項目,如青少年創客空間Learning Lab、眾創空間等,豐富公眾的參與式學習體驗,激發公眾特別是兒童與青少年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保障圖書館參與早期教育、繼續教育的實踐成果。公平性是IMLS在規劃未來圖書館發展事業中所強調的另一重要原則,報告中數次指出,圖書館正努力為公眾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包括早教資源、勞動力發展資源等等,并努力確保這些資源被有效利用,尤其被那些不太可能參與圖書館項目的低收入人群所利用。
2.4著眼現實發展中實踐性問題,提出針對性改進建議措施
誠然,參與式學習、早期教育、成人教育、勞動力發展、數字素養培育對圖書館而言并不是嶄新命題,在數字化全媒體的轉型發展過程中,圖書館對這些業務或多或少、或深或淺已有涉及, IMLS學習報告對這些業務的重申,一是為了強調和加深認識及理解;二是為了在已有實踐經驗、實踐模式的基礎上加以總結,展望發展趨勢,重點領域,評估不足,提出針對性改進方案,并形成最佳實踐模式,指導其成員館相關業務的開展。如圖書館孵化器項目負責人Laura Damon-Moore認為,建立圖書館與藝術家持續性的合作發展關系,為設計系學生的自主學習與研發提供支持,以及為網絡應用專業學習者提供實戰培訓的機會,是圖書館參與式學習的發展趨勢;在早教領域,華盛頓大學圖書館VIEWS項目負責人Diane Hutchins呼吁IMLS向三類早教項目的資金傾斜,Diane Hutchins總結了科羅拉多州立圖書館低收入家庭兒童早教計劃藍圖,以供其他項目的館員培訓,Panelist Kathleen Deerr總結了“Family place library”的圖書館與家庭早教合作最佳實踐模式[4]。這些趨勢預測,重點發展領域規劃,發展經驗與不足,最佳實踐模型匯集了不同類型圖書館在過去發展過程中積累的真知灼見,IMLS委托OCLC研究所將其編撰成冊并公開發布,也是希望擴大影響,為更多圖書館提供有價值的直接、間接經驗,從而促進整個圖書館事業的蓬勃發展。
IMLS學習報告不僅定位未來圖書館事業應當關注的領域,還就如何部署、規劃,推進領域內發展給出系列性的指導意見,包括:①開發適應21世紀圖書館事業所需的圖情教育及職業能力;②發展與圖書館實踐相連的研究方法;③設計創新、兼容并包的參與式學習計劃;④通過跨專業合作推動圖書館服務在全國范圍內的拓展[4]。此四點戰略建議每一點都值得圖書館人去深思、展望。
3.1開發適應21世紀圖書館所需的圖情教育及職業能力
21世紀是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以知識為基礎、競爭與合作并存的全球化知識經濟時代,21世紀的圖書館正經歷一場變革,傳統圖書館向數字圖書館、靜態服務向動態服務、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的變化對館員的職業勝任能力提出新的挑戰。從美國學術研究圖書館(ARL)最近公開招募的崗位職責說明書來看,館員職責范圍涵蓋數字化管理、數字故事、服務評估、替代計量、開放數據、開放教育等多個領域;而馬里蘭大學發布的《重新展望圖書館學碩士項目:發現、問題和思考》報告指出,未來信息專業人員需要具備的核心能力包括領導與管理項目以及人的能力、提供各種方式促進學習和教育的能力、合作及培訓他人使用多種技術的能力、市場營銷能力、公共演講與寫作能力、維護及協調與同事/用戶/社區/出資者多重關系能力等,跨學科技能(如課程設計、教育、社會工作、公共健康)的具備將能更好地滿足信息機構的要求[9]。由此可見,無論是從館員從業經驗角度還是圖情教育角度來看,均反映了圖書館職業能力的社會化、多元化、綜合性發展趨勢:①社會化,館員工作的重心由實體資源與數字資源轉向人和社區,館員的核心價值體現在設計、組織、促進社區的參與式學習、內容創建、創新制造等互動活動或項目,公共服務、與社區交互、參與創建智能化社區集中表現為館員職業能力的社會化發展趨勢。②多元化,從數字化服務到空間發展、從早期教育到勞動力發展、再到參與式學習項目設計,多元化、跨專業甚至是跨學科領域的技能需求不斷刷新對21世紀館員的綜合素質要求;③綜合性,館員不僅需要掌握一組核心技能,更需要將這些技能揉捏在一起,形成以創新思維、綜合思維靈活解決社會問題、改變社區的能力。
3.2發展與圖書館服務實踐相聯系的項目研究規劃方法
無論是參與式學習、早期教育、成人教育的推進,還是數字素養的培育,均以圖書館相應的項目為依托,在馬里蘭圖書館學碩士項目報告中,領導和管理項目以及人的能力也首當其沖地成為館員應當具備的核心能力,21世紀的圖書館及館員必須發展一套以調研與實踐為基礎的項目管理體系。調研與實踐是圖書館融入社區、了解用戶需求、傾聽用戶建議的有效方式,近年來席卷美國的“新圖書館事業”風潮中,專業圖書館員對圖書館看法最重要的改變之一就是,用戶社區是圖書館事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圖書館服務的開發和資源的選擇都應該不僅僅是充分考慮到用戶的需求,而是盡可能地將用戶引入決策過程,雙方開展建設性對話,彼此增進互動與了解,并基于對話形成符合各方最大利益的科學方案[10]。在總結眾多圖書館項目成功經驗基礎上,我們不難得出,其調研與實踐大致遵循以下步驟:①前期調研,依據參與式設計及民主化決策相關理念,建立均衡利益機制,通過實地觀察、實地調研等方式,保障社區和利益相關者的充分參與及擴大化討論,用戶參與式設計不僅僅是落實圖書館自上而下頂層設計多元化的有效途徑,更是引領、推進或倒逼頂層設計的重要力量;②調研結果分析,對外部調研結果、影響及社區參與進行研究,組織利益各方開展多渠道的交流、研討,提出多種可能性解決方案;③項目設計,在各方利益最大化原則指導下,采用科學的方法形成一套操作簡便、經濟合理、便于推廣的實施方案;④項目的可操作化及項目實踐;⑤項目數據共享及項目成果推廣。當然,這個過程還包含項目方案的不斷修正、完善,項目實踐的不斷追蹤、調整,項目階段成果的不斷總結、歸納,以及項目民主進程的不斷深化、拓展。
3.3設計極具創新、兼容并包的參與式學習體驗與項目
推進人類終身學習及公民參與是圖書館的核心價值,從近年來服務轉型變革的趨勢來看,圖書館愈加重視自身為公眾提供參與式學習體驗作用的發揮。社區、參與、主動、互動等詞成為圖書館反復強調的概念,以多媒體內容創建、創客空間、學習共享空間等一批旨在促進公眾主動、互動性參與的新型服務模式不斷刷新人們對21世紀圖書館的認識。如果說圖書館的愿景是建立一個民主的社會,在這個社會里社區與個人通過廣泛、公共獲取的知識、文化遺產和終身學習而茁壯發展[11],那么社區參與式學習環境、學習體驗的營建則是實現上述愿景必由之路。圖書館在參與式學習項目設計過程中應把握以下重點:①設計分齡分眾的參與式學習項目,不同年齡、背景的學習者有著不同的學習需求,如嬰幼兒閱讀素養、執行功能養成,青少年STEAM (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學習,成年人專業工作技能繼續學習,針對多元需求,圖書館需要通過細分用戶開展相應的調查研究、課程設計,為社區提供兼容并包的參與式學習機會;②深度融入社區,與社區合作,共同探討創新型的參與式學習項目,即前文所述的民主決策、社區參與設計作用的發揮,此外,為確保項目的創新性,圖書館還應積極推動高新技術應用,幫助公眾理解數據信息源、構建個人知識管道、激發整個社區的活力與創造力;③參與式學習項目的核心在于激發公眾學習的主動性,推動社區內的互動、交流與合作,這也是檢驗項目設計是否合理的基本標準;④注重參與式學習項目的評估,善于總結、發展參與式學習最佳實踐模式,并積極與其他圖書館分享參與式學習服務的經驗和成果。
3.4通過發展跨專業合作提升全國范圍內的圖書館服務
信息社會中,用戶需求的多元化催生圖書館服務的跨學科交叉特性,IMLS學習推進會議“圖書館職業發展”議程中,與會專家學者曾就全能型館員培育的可能性展開討論,來自雪城大學的David Lankes認為,由館員承擔一切跨學科服務的結果就是什么都做不好、做不精;ARL的Mark Puente認為跨學科交叉特性導致了圖書館職業發展的兩大趨勢,一是館員核心職業技能內容的拓展,二是圖書館從外部招聘其他專業技術人才以滿足用戶需求。誠然,通過圖情專業教育和館員繼續教育的變革,或是外部招聘能夠促進館員技能或圖書館服務的多元化,滿足用戶大部分需求,但圖書館資源的有限性,決定其不可能憑借一己之力滿足用戶的所有需求,唯有通過交叉專業,跨界合作,融入不同領域的元素,相互滲透,才能為圖書館的發展贏得更為廣闊的空間。最近,《中國出版傳媒商報》刊載了目前圖書館跨界合作的若干發展領域,一是圖書館融入社區商務場所,與社會單位的合作,如圖書館公益服務植入社區咖啡店的運營模式;二是接入社會讀書網站揭示館藏資源,營銷圖書館服務;三是“互聯網+”時代圖書館業務功能在移動媒體上的應用[12]。跨界合作反映了圖書館秉承著開放、創新的服務態度,通過館內資源與社會資源的連接、整合,利用社區力量拓展服務領域、深化服務內容、變革服務模式,使其服務兼具標準化、靈活性等多重聚合優勢。今后,圖書館在跨界合作項目的設計中應把握如下重點:①化競爭為合作,開拓與商業出版、IT領域的數字化合作途徑,促進知識的發掘與傳播;②立足于圖書館特有的文化特質、知識性產品,通過與社區實體商業平臺、虛擬網絡平臺的結合,產生具有圖書館特質的文化產品;③把握當今“互聯網+”的時代發展趨勢,突出移動互聯網產品開發和服務,強化手機圖書館應用開發,打造領先的渠道平臺;④以社區生活服務為切入點,開展線上獲客,線下服務,雙向引流,相互轉化,提供一點接入、全程響應的智能化服務渠道。
IMLS委托OCLC研究所編撰發布的《IMLS焦點:學習在圖書館》報告聚焦參與式學習、早期教育、成人教育、勞動力發展、繼續教育、專業發展、數字素養和包容性相關議題,提出從圖情教育與專業能力發展、圖書館調研與實踐的強化、創新參與式學習項目的設計及跨學科合作的促進四方面著手,推動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在對報告進行深度解讀的基礎上,筆者認為,該報告聚焦圖書館社會職能及責任,以學習、教育、發展為主線,體現了聯通、實作、平等的圖書館服務原則,并著眼解決發展中的實踐性問題,值得圖書館人學習及深思,此外,報告中的四大發展指南更需要圖書館對新服務模式的不斷探索及對實證的不斷完善,在未來將愿景變為現實。
(來稿時間:2015年9月)
參考文獻:
1.OCLC.IMLS Focus:Learning in Libraries report available [EB/OL].[2015-09-06].http://www.oclc.org/research/news/2015/09-03.html
2.武正營,汪霞.大學生參與式學習質量的評價理念[J].現代教育管理,2015(2):61-65
3.靳健 .語文參與式學習及其有效性條件[J].教育研究,2014(6):130-134
4.IMLS.IMLS Focus: Learning in Libraries[EB/OL].[2015-09-07].http://www.oclc.org/research/news/2015/09-03.html
5.朱為眾.早教是一門投資 [EB/OL].[2015-09-07].http:// www.xcf.cn/tt2/201403/t20140325_564434.htm
6.吳建中.國家圖書館的社會責任——讀霍瑞娟新作有感 [EB/OL].[2015-09-07].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586b8 10102vf34.html
7.葉子,馮文全 .淺談柏拉圖《理想國》中的教育思想[J].中國校外教育,2009(3):30-34
8.鐘志賢,王水平,邱婷.終身學習能力:關聯主義視角[J].中國遠程教育,2009(4):34-38, 79-80
9.李凱.馬里蘭大學對于圖書館學碩士項目的重現展望[EB/OL].[2015-09-17].http://nalsi.net/posts/20150810230316.html
10.李凱.關于過程和結果,以及知乎專欄 [EB/OL].[2015-09-17].http://nalsi.net/posts/20150815221852.html
11.IMLS.Creating a Nation of Learners Strategic Plan 2-12-2016 [EB/OL].[2015-09-17].https://www.imls.gov/assets/1/ AssetManager/StrategicPlan2012-16_Brochure.pdf
12.鐘靜.目前圖書館跨界合作有哪些新領域?[N].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2015-06-16
Reading and Thinking on IMLS Focus: Learning in Library Report
Pang Guijuan
( Library of He Nan University of TCM )
Abstract〔〕IMLS Focus: Learning in Library Peport focus on participatory learning, early learning, adult education, workforce development, shaping the profession, digital literacy and inclusion, points out four ways of librarianship development, connect LIS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o 21st century librarianship, pursue research that connects with library practice, design participatory learning programs, and develop cross-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s, which need us to read and think.
Keywords〔〕IMLSLearning reportParticipatory learningCommunity
〔作者簡介〕龐桂娟(1979-),女,碩士,河南中醫學院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信息檢索、資源數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