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兆莉
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院放射治療科,河南南陽 473000
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患者預防放療所致肺部感染護理措施探討
吳兆莉
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院放射治療科,河南南陽 473000
食管癌為消化系統惡性腫瘤,對機體消耗較大。糖尿病又是一種代謝異常疾病,因此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患者機體功能紊亂嚴重,過度消耗和代謝紊亂導致患者抵抗力極度低下。放射治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重要手段,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患者在放療治療期間極易并發肺部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分別在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患者放療前、放療中、放療后實施心理護理,健康教育、飲食指導、基礎護理、皮膚護理、血糖監測、預防肺部感染等系統化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保障充足營養攝取,提高機體免疫力,避免在放療期間發生肺部感染等并發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糖尿?。皇彻馨?;放射治療;肺部感染;護理
隨著人們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的改變,糖尿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且有逐步年輕化的趨勢,糖尿病合并其他疾病情況在臨床較為多見。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胰島素作用障礙導致機體血糖水平持續走高,長期代謝紊亂可導致多臟器功能障礙或衰竭。食管癌首選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但對于腫瘤晚期,患者身體不能耐受,或手術后又發生腫瘤轉移者,只能通過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來延緩腫瘤擴散;在放射治療過程中,放射線在殺死或破壞照射部位腫瘤細胞的同時,對周圍正常組織和細胞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同時還易使患者出現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皮炎等并發癥,放射治療的這些不良反應與糖尿病對機體的危害共同作用下,使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急慢性并發癥,影響治療效果,并增加患者疾病痛苦[1]。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患者在放療期間,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在糖尿病的高消耗和放療的不良反應下,易產生肺部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如何有效控制患者血糖,保證充分營養攝入,提高機體免疫力,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是臨床研究的重點。該院自2013年1月起,對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放療患者實施一系列護理干預措施,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收到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2013年1月—2016年5月,該院放射治療科共收治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患者37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齡41~83歲,平均年齡(53.4±3.1)歲。所有患者均經臨床確診為糖尿病,且經病理學或細胞學檢查確診為食管癌,其中31例為食管癌晚期患者,未經手術治療,6例為食管癌根治術后發生轉移,行放射保守治療。糖尿病病程為4~13年,平均糖尿病病程為(7.5± 1.4)年。所有患者均極度消瘦,在放射治療期間存在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乏力、疼痛、食欲不振等臨床癥狀;有吸煙史者17例,放療前存在慢性呼吸道疾病者9例,放射治療后發生肺部感染3例,男2例,女1例,肺部感染發生率為8.11%。
2.1 心理護理
由于大多患者對自身疾病認識不足,對疾病治療效果、預后情況等都缺乏了解,很多時候都是自己在胡亂猜測。在人們傳統觀念里,患癌癥就意味著馬上就會死亡,無藥可救,所以很多患者在得知自己身患食管癌后,精神極度消極,有些患者會表現出憤怒、煩躁、焦慮、抑郁甚至絕望等心理反應;糖尿病的代謝紊亂有加重患者病情,放射治療的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毒副作用更加重患者的不良心理反應,這種不良心理狀態不僅影響患者治療效果,而且還會嚴重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加速病情惡化。此時護士應運用溝通技巧,加強與患者的溝通,鼓勵患者說出心里的感受,及時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動,并對其心理狀態進行科學評估,找出患者最在意的事物,然后對其開展有針對性的個體化心理護理。向其介紹成功病例或積極樂觀的病友認識,借助患者間的交流與鼓勵,幫助患者走出心理陰影,激發戰勝疾病的斗志,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和各項護理。
2.2 健康教育
患者及其家屬很多時候的焦慮和恐懼心理來源于對疾病相關知識的匱乏,加強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的同時,還應制定并實施系統化的健康教育,向其介紹食管癌及糖尿病的發病機制、病情發展、治療原則、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配合要點、常見并發癥的預防、疾病預后等相關知識,使其對自身疾病有一個系統的認識,能夠運用健康教育所學知識進行簡單自我護理和病情監測。對于有吸煙史者,應告知吸煙的危害和對病情的影響,鼓勵其戒煙酒,為調整患者肺功能,可指導其進行腹式呼吸訓練,堅持每日練習,鼓勵咳嗽排痰[2],對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的老年人,應給予霧化吸入。指導患者根據天氣及氣溫適當添減衣物,注意保暖,適當進行活動鍛煉,避免過度勞累等,協助患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2.3 飲食指導
糖尿病患者為高消耗患者,對飲食要求較高,既要保證營養充足,起到快速補充能量,糾正低蛋白血癥,又要注意控制糖份的攝入。而食管癌患者由于腫瘤的作用,進食困難,甚至有些晚期患者食管被腫瘤占據,只能通過介入擴張才能短時期內進食流質食物,機體新陳代謝所需能量均通過飲食來補充,而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患者進食困難,對食物要求較高等特點,往往使患者對患者的飲食產生困惑,不知道該如何飲食;另外,放療可使患者出現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脹、消化不良等胃腸道反應,還會造成患者張口困難、味覺衰退等不良反應,從而影響患者進食,阻礙營養物質的攝入[3]。護士應根據患者病情需要和飲食習慣,幫助患者制定營養食譜,指導患者少量多餐,用高維生素、高蛋白、高熱量、低脂肪和低糖少渣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增強機體抵抗力??刂泼咳帐澄锖橇吭?50 g以下,囑咐患者多飲熱水。
2.4 基礎護理
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病室內空氣新鮮,合理應用窗簾,調整病室內光線柔和,避免強烈光線直射患者,增加躁動感。及時更換床單被罩,清掃患者的脫發、皮屑,保持床單整齊干凈;指導患者做好口腔護理,做到早晚刷牙,進食后漱口等生活習慣,牙刷應選擇毛質柔軟,并經常更換,避免牙刷過硬導致牙齦出血。定期督促或幫助患者修剪指甲,每天用溫水泡腳,肥皂洗腳,水溫應控制在35~40°C,以促進患者雙下肢血液循環,避免燙傷,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
2.5 皮膚護理
糖尿病患者的持續高血糖狀態易使患者皮膚彈性降低,抵抗力低下,更易發生皮膚潰爛、過敏和感染;在放射治療過程中,放射線直射部位皮膚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可出現照射部位皮紅斑、灼痛、干裂、過敏等不適癥狀,更易發生破皮膚潰爛現象,嚴重者將進入惡性循環,家屬病情惡化,因此加強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放療患者的皮膚護理對降低治療并發癥的發生率具有重要意義。對放療照射區域皮膚做好標記,畫出明顯區域,在放療照射前對照射區域皮膚進行一定的保護,可涂抹皮膚防護劑或放療皮膚保護劑軟膏;不可在照射區域皮膚粘貼膠布、涂抹酒精等刺激性油膏、當作皮膚注射點或穿刺點,避免冷敷或熱敷,忌用肥皂、粗毛巾擦洗。若皮膚出現干燥、發紅、皮疹樣改變時,禁用手搔抓皮膚,禁止涂擦富含重金屬及碘酊類藥物,可采用硼酸軟膏進行輕輕涂擦,或用呋喃西林清洗患處后,再用生理鹽水清洗,然后噴涂Vit B12復合液。對于皮膚無破損者,可涂抹保濕軟膏,保持皮膚濕潤,避免干裂破損。指導患者穿寬松、棉質衣物,可吸收患者的汗液,避免皮膚受汗液腐蝕,而且還避免照射區域皮膚受衣領等衣物摩擦[4]。
2.6 血糖監測
放射治療會使患者血糖水平出現應激性升高,對血糖影響較大,且將持續一段時間,很難控制,嚴重者還可造成酮癥酸中毒,因此患者在放療過程中應采取注射胰島素結合個體化飲食指導來控制血糖。加強患者血糖水平檢測,可及時掌握患者血糖水平,及時采取相應控制措施,避免患者血糖出現大幅度波動。由于患者受放療所致胃腸道不良反應的影響,食欲減退,進食量減少,機體代謝較快,因此應注意患者餐前血糖和注射胰島素后血糖水平,避免出現低血糖,若患者有低血糖表現,且血糖水平較低,應立即處理,快速穩定血糖;對于放療后輸注葡萄糖患者,遵醫囑嚴格準確按比例加入胰島素,每4~6 h查1次血糖、尿糖,并根據血糖水平調節滴速[5],將血糖水平控制在需要范圍之內。
2.7 預防肺部感染
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放療患者因發射線對正常細胞的殺傷和對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作用,導致機體血小板和白細胞計數降低,機體免疫力低下,極易引發肺部感染或全身感染,因此在放療期間應重視患者血象的監測。每周監測外周血小板和白細胞計數一次,以便及時掌握患者病情,必要者可給予生白細胞藥物應用。嚴重控制患者家屬探視次數,注意病室空氣及物表消毒,為患者創造較好的治療環境,盡可能的避免肺部感染的發生。
在臨床中糖尿病合并食管癌化療患者發生肺部感染,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誘因,因糖尿病及惡性腫瘤雙重疾病的作用下,患者極度消瘦,抵抗力低下,而放射治療又可對正常組織和細胞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更加降低患者機體免疫功能,致使其更加容易發生肺部感染等嚴重并發癥。通過對患者實施系統化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使患者從思想上堅定信念,積極配合治療,加強營養攝入,提高體免疫力,有效避免肺部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提升其生活質量。
[1]劉利燕.老年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放射治療臨床護理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1,9(35):130.
[2]于偉,張燕,邢巨穎,等.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療的護理對策[J].糖尿病新世界,2015(4):195.
[3]黃燕.腫瘤合并糖尿病放療的護理體會[J].山東醫藥,2010,50(52):28.
[4]伍杏紅.腫瘤合并糖尿病放療的臨床護理[J].吉林醫學,2014,35(1):169-170.
[5]余黎.胸部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療致放射性肺炎的預防和護理[J].當代護士,2014(5):81-82.
R473.73
A
1672-4062(2016)10(b)-0171-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20.171
2016-07-16)
吳兆莉(1986.8-),女,河南南陽人,本科,護師,研究方向:放療護理,E-mail:467269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