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成榮
(濱州學院,山東濱州256603)
“五大發展理念”引領高校輔導員開展學生黨建工作新局面
蘇成榮
(濱州學院,山東濱州256603)
學生黨建工作是高校輔導員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加強學生黨建工作是高校輔導員職責所在。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應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思想引領,開創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新局面。堅持創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高校輔導員黨建教育理念、體制和方法創新;堅持協調發展理念,全面增強高校輔導員黨建工作統籌協作、整體推進能力;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全面營造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良好氛圍;堅持開放發展理念,全面開創高校輔導員黨建宣傳新思路;堅持共享發展理念,全面強化高校輔導員尊重學生主體意識。
“五大發展理念”;引領;高校輔導員;學生黨建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這是黨關于發展理論的一次重大升華,也是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開展學生黨建工作的思想引領。學生黨建工作是高校輔導員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加強學生黨建工作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高校自身發展的迫切需要,搞好大學生黨建工作是高校輔導員工作職責所在。高校輔導員作為學生黨建一線工作者,與高校學生黨員接觸較多,親身經歷了高校學生黨員的培養、發展和再教育過程。目前,高校學生黨員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在高校發揮著鮮明旗幟的作用。但多年的黨建工作經驗總結出一些高校學生黨建現實問題,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工作機制和方法未能與時俱進、學生入黨動機功利化、大學生黨員黨齡的長短與其模范作用的發揮呈明顯的倒U型趨勢、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重在規范管理,及缺乏創新性的黨員教育形式等問題。因此,高校輔導員在“五大發展理念”引領下,必須適應改革發展新形勢,著重解決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的重大現實問題,以改革創新的成果增添學生黨建工作的生機和活力。
(一)90后大學生入黨動機多樣化,更趨功利化
當前,高校大學生均為90后群體,他們本人及其父母大部分生活在改革開放后社會迅速發展的年代,即信息化時代。現在的大學生接觸新鮮事物的機會較多,對新事物的適應能力也較強,90后大學生有著強烈的自主創新意識,他們是未來國家建設的棟梁和主力軍,是偉大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當前,全國高校加大了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力度,90后大學生從進入大學校園第一天,就開始接受黨的理想信念教育,并引導他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然而,90后大學生思想特點的多樣化導致了他們入黨動機的多元化、復雜化。
根據大學生入黨動機調查問卷顯示,目前高校大學生入黨態度十分積極,95%以上的大學生在大一學年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但是,受復雜的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同輩群體、學生個人思想體系的影響,大學生入黨動機出現明顯多元化,更趨功利化趨勢。近30%的大學生入黨動機均與就業掛鉤,這部分大學生入黨的動機就是為了畢業找份好工作;9%的大學生認為,入黨是為了證明自己有實力,黨員是一種榮譽,能光宗耀祖;10%的大學生入黨是為了給自己成才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5%的大學生入黨完全是因為家庭原因;選擇入黨是為了更好獻身共產主義事業,更好為人民服務的大學生所在比例不到40%。總之,新時代的90后大學生入黨動機較多地與個人利益掛鉤,在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不沖突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為人民服務,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
(二)高校大學生黨員黨齡的長短與其模范作用的發揮呈明顯的倒U型趨勢
根據大學生黨員先進性調查問卷顯示,70%以上的普通同學認為,周圍的學生黨員在入黨前和入黨1年內,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均能發揮較好的模范帶頭作用,在周圍學生黨員身上看到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奮斗精神;然而,53%的普通同學認為,周圍的學生黨員在入黨1年后,其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明顯不如以前;35%的大學生黨員在入黨后出現了學習成績滑坡現象。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學生黨員先進模范帶頭作用不再明顯,少數學生黨員在積極加入黨組織后出現了“黨票到手、氣松一口”現象。個別的學生干部黨員在成功入黨后,出現了班級工作懈怠、較少地組織集體活動、自我要求不嚴格,甚至出現帶頭違反學校紀律現象。這部分學生黨員黨齡長短與起模范作用發揮顯示的倒U型趨勢,嚴重影響了學生黨員隊伍在廣大師生中的形象。
(三)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重在規范管理,缺乏創新性的黨員教育形式
目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重心,重在建立規范的學生黨員管理體制,重在引導學生黨員發揮其模范帶頭作用,平時開展的工作大多以被動接受的學校通知為主。盡管高校普遍加強了大學生黨員教育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員教育面臨著很多新問題、新挑戰,普遍存在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載體。現實中,高校學生黨支部的黨員教育活動主要以集中或自學黨的基本理論知識和黨的時政要點為主,僅有的創新教育活動主要限于組織觀看革命影片、參觀革命根據地等形式,這些形式對90后的大學生黨員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另外,因目前高校基層黨建工作負責老師的精力有限等原因,大多數黨員的再教育時間也很難保證。
(四)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隊伍素質有待提高
目前,高校基層黨務工作者基本由高校從事大學生教育管理一線的學生輔導員老師來兼任,輔導員每天要面對眾多瑣碎的學生常規、各種材料上報、學生就業等日常教育、管理、服務工作,工作量大且任務繁重,自身的政治理論學習難以保證,其自身政治理論素質亟待提高。高校基層黨建工作人員經常疲于應對各項常規管理工作,不能靜心思考黨建工作,除了按時完成上級交辦的基本黨建任務外,難以形成開拓性的黨建工作思路。目前,高校中部分黨建工作者往往只重視黨員發展而忽略黨員發展后的再教育問題,他們認為發展黨員任務完成了,黨建工作任務也就完成了。部分學生黨支部因基層黨務工作者人員較少,個別學生黨支部委員由高年級學生黨員來兼任,高年級學生黨員缺乏業務素質和業務經驗,而且,高年級學生黨員的流動性太強,凡是由高年級學生黨員兼任支部委員的學生支部,支部委員成員基本年年更換,黨建工作交接出現較大問題,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隊伍穩定性也難以保證。
(一)堅持創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高校輔導員黨建教育理念創新、體制創新和方法創新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即“抓發展”,“謀創新”即“謀未來”。堅持創新發展理念,要求高校輔導員在開展學生黨建工作中,必須做到教育理念創新、教育體制創新和教育方法創新。
1.創新高校學生黨建教育理念,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學生黨建教育理念,豐富高校學生黨支部的黨員教育活動,提高廣大學生黨員的政治理論素養
堅持“以學生為本”的黨建教育理念,重視發揮學生黨員在支部黨員教育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改變原有的專家講授等課堂式的黨員教育活動,在現有黨員教育活動基礎上,積極開拓新形式,增進學生黨員參與支部黨員活動的積極性吸引力。在組織學生支部教育活動前,要廣泛征求學生黨員的意見,根據學生黨支部成員實際情況,集思廣益,組織學生黨員喜聞樂見的教育活動,比如通過組織學生黨員外出參觀交流、組織黨員知識辯論賽等形式,提高廣大學生黨員學習接受黨教育的興趣和效果。
重視新媒體手段在廣大90后學生黨員教育活動中的作用。通過QQ群、微信平臺、微博等形式開展線上、線下黨員活動,這種形式下的黨員教育活動效果更深入、更透徹,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黨員政治理論素養。
2.創新高校學生黨建教育體制,完善學生黨員考核機制,增進學生黨員先鋒作用的長效機制
建立明確的高校學生黨員獎懲機制,完善大學生黨員量化考評體系,改進黨員“評優”機制。為進一步提高學生黨員積極性,增進學生黨員先鋒作用的長效機制,對于一段時期內自身素質各方面表現突出、群眾滿意度高的學生黨員給予表彰獎勵。在優秀學生黨員的評選標準中,建議適當擴大學生群眾滿意度所占比重,真正評選出廣大學生群眾心目中的優秀黨員。對于那些較好地履行黨員職責,但學習成績下滑、工作懈怠的學生黨員要給予批評教育,尤其是違反學校和黨員紀律的學生黨員,必須給予一定范圍內的通報,對于預備期內表現不好的黨員,按照要求適當延長其預備期。總之,通過制度進一步規范學生黨員行為,形成學生黨員教育的激勵機制,增進大學生黨員先鋒作用的長效機制。
3.創新高校學生黨建教育方法,讓學生黨員積極參與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
豐富黨員民主生活活動,以重大節慶、重要活動、重要節點為契機,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形成人人參與、人人實踐的局面,推動學生支部立德樹人工作具體化,制定符合支部實際的支部品牌活動。通過組織活動,學生黨員人人爭做合格黨員,充分展示學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讓廣大同學感受到黨的關懷與愛心。
可組織學生黨員參加“愛心花蕾”活動,廣大學生黨員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為普通同學提供免費的學習、生活方面的服務,專業學習比較突出的學生黨員可以義務組織學習經驗交流會,成立免費學習輔導小組等形式,力所能及地為同學們提供學業輔導,進一步推動學風建設;學生黨員還可以成立義務勞動小組,分組輪流到老師辦公室提供值班服務,到學生自習室提供義務清掃衛生、送熱水服務等。通過組織一系列實踐活動,學生黨員在自身得到鍛煉的同時,得到了廣大師生的一致認可,從而營造人人爭做合格黨員的良好氛圍。
(二)堅持協調發展理念,全面增強高校輔導員黨建工作統籌協作、整體推進能力
協調發展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是一項重大而復雜的工程,此項工作涉及千頭萬緒,單槍匹馬、孤立地開展學生黨建工作只能事倍功半,達不到預期的發展效果。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發展必須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必須注重學生黨建工作和學生團建工作的協調發展、學生黨建工作與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協調發展。
1.建立高校學生黨建與學生團建互動機制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黨建帶團建,團建促黨建”是長期以來黨團組織建設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黨團建相互促進和共同提高的有效做法,堅決杜絕高校學生黨建、團建相脫節現象。重視廣大團員學生的教育和培養,借助各種工作和學習平臺,充分挖掘優秀團員分子和入黨積極分子,力爭通過嚴格的團員教育和考核,選拔最優秀的團員分子加入到黨員隊伍中;將培養優秀團員、入黨積極分子與學生黨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黨員教育以班級團支部為基礎,建立黨帶團聯系人制度,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輻射和帶動作用,真正實現黨建帶團建局面。
2.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與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相輔相成
學生黨建工作是高校學生輔導員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在當前輔導員與學生配備比例失調的高校中,高校輔導員往往疲于應對常規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而輕視了學生黨建工作,未把黨建工作視為輔導員的重要工作之一,更談不上學生黨建工作與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機結合。因此,高校輔導員應該將黨建工作擺在重要日程,把學生黨建工作納入學生工作總體布局,以黨建工作帶動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并貫徹于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各個環節,實現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相得益彰。
(三)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全面營造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良好氛圍
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就是要把“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的政治理念貫穿于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全過程。綠色發展理念要求高校輔導員,在拔優秀學生入黨的過程中,必須做到選拔目標明確、紀律嚴明、程序公正、結果公示,堅持把好入口關,將入黨動機不端正、功利化分子拒之門外,確保學生黨員隊伍的純潔性;綠色發展理念要求高校輔導員在開展學生黨建工作時,注重加強學生黨員的生態教育,即保護環境教育和節約資源教育,加強對學生黨員的生命、生活教育,即樂觀面對生活、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教育。
(四)堅持開放發展理念,全面開創高校輔導員黨建宣傳新思路
高校輔導員開展學生黨建工作要做到與時俱進,必須堅持“走出去,引進來”,使黨建工作與當今時代合拍,與高校學生工作實際同步,不斷增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針對性。首先是眼界開放。高校輔導員要時刻關注國際、國家大事,將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放到大范圍來思考,注重運用“世界眼光”“戰略思維”來開展學生黨建教育和培訓工作。其次是手段開放。適應“互聯網+”新形勢,探索運用各種網絡在線形勢,推進學生黨建工作步入新常態。
在高校黨建工作中,注重挖掘優秀學生黨員典型,并通過各種形式、各種媒介,廣泛宣傳先進典型的優秀事跡,點燃一盞燈、照亮一大片,通過開展“做黨員,做表率”活動,鼓勵全體學生黨員學生學習先進模范事跡,營造“人人爭做先進黨員”氛圍。努力開創新的黨建宣傳工作媒介,可建立高校學生黨建網絡平臺,開辟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博客、微信、QQ群等新興媒體,利用新媒體報道現實中的優秀黨員典型事跡。結合學習優秀黨員先進事跡,教育引導廣大學生黨員樹立服務宗旨意識,把學習先進模范事跡作為提高黨員素養而必須學習的課程,經常、長期性地堅持下去。
(五)堅持共享發展理念,全面強化高校輔導員尊重學生主體意識
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高校輔導員開展學生黨建工作,要始終堅持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堅持共享發展理念,高校輔導員在開展學生黨建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讓學生黨員有被尊重感,讓每一位學生黨員參與到學生黨建工作中;
第二,讓學生黨員有獲得感,讓黨組織中的每一位學生,感受到自己在黨建活動中的成長和喜悅;
第三,讓學生黨員有安全感,確保學生黨員的合理訴求能得到組織保障;
第四,讓學生黨員有榮譽感,經常性地組織開展向善、向上系列活動,積極評選表彰先進典型。
[1]徐源廷,李艷梅.“新形勢下”90后大學生黨建工作現狀及對策研討[J].經營管理者,2016(2).
[2]劉倫,王成平.保持高校學生黨員先進性務必建立長效機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6(8).
[3]黃萬麗,汪峰.試論“七一”紀念活動與大學生黨員教育[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0).
[4]聶邦軍,張焱.淺議高校學生黨建與團建工作互動機制[J].教育與職業,2009(3).
[5]林碧丹.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員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5).
G647
A
1673-0046(2016)10-0144-03
本文系2016年度全國學校共青團研究課題之立項課題“共青團促進大學生政治社會化的影響途徑研究”(項目編號:2016LX130);2016年濱州學院科研基金項目(黨建專項)“互聯網+”趨勢下高校學生黨員教育模式研究——以濱州學院為例(項目編號:BZXYDJ1601);2016年濱州學院科研基金項目(黨建專項)“高校黨組織對大學生政治社會化的影響途徑研究”(項目編號:BZXYDJ1616);2015年濱州學院校級教學改革研究立項項目“基于‘微創業’理念的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項目編號:BYJYYB201516);濱州學院2012年科研基金項目“新時期高校學生干部素質培養研究”(項目編號:Bzxyrw120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