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占恒 郭璇
G20之后中國怎么辦,浙江怎么辦,杭州怎么辦?
郭占恒 郭璇
作為舉辦省,應全面接軌G20峰會成果,努力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全面提升浙江的經濟國際化水平;作為舉辦市,應以成功舉辦G20峰會為契機,全面提升杭州城市國際化水平,努力把杭州建設成為“獨特韻味、別樣精彩”的世界名城
舉世矚目的G20杭州峰會已畫下圓滿句號。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各類風險和不確定性仍然突出的背景下,中國同出席杭州峰會的各方共同努力,通過了《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公報》,形成諸多杭州共識,創造了諸多第一,取得了豐碩成果。
作為主席國和東道主,習近平主席在G20、B20會議和多邊或雙邊會談等一系列重要講話中,全方位闡釋了中國理念、中國主張、中國方案和中國藥方,充分展現了中國自信、中國智慧和大國風范,為杭州峰會取得圓滿成功注入了強大思想動力,留下了深刻的中國印記,開啟了G20峰會的新坐標、新起點、新階段和新航程。
這次杭州峰會一個最大亮點在于行動。習近平主席在會上多次強調:行勝于言。我們應該讓二十國集團成為行動隊,而不是清談館。“凡所承諾,定將落實”。
中國怎么辦:作為主席國,帶頭全面落實杭州峰會成果,提升中國話語權,擴大中國影響力,為中華民族的崛起和偉大復興拓展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全面落實G20杭州峰會成果。杭州峰會以“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為主題,在為世界經濟指明方向、規劃路徑、創新增長方式、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重振國際貿易和投資這兩大引擎、推動包容和聯動式發展等方面達成共識,發表了《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公報》和28份具體成果文件。這些主題和成果,充分體現了中國的戰略視野,與中國正在貫徹落實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和“十三五”發展藍圖,精神上是契合的,方向上是一致的,路徑上是接軌的,舉措上是吻合的,與中華民族的崛起和偉大復興是高度一致的,理應帶頭全面落實。
回答好國際社會關心的三大問題。習近平主席在出席B20峰會開幕式發表的主旨演講中,提出了國際社會關心的三大問題:中國經濟能否實現持續穩定增長?中國能否把改革開放推進下去?中國能否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這三大問題,實際上也是中國經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解決這三大問題,中國已經有了行動方案,就是通過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是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就是通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創新第一動力的作用,就是通過推進綠色發展、謀求更佳質量效益,就是通過推進公平共享、增進更多民眾福祉,尤其是在2020年前實現現行標準下57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當然,解決這三大問題,也離不開中國同世界深度互動,向世界深度開放。
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2013年秋,習近平主席訪問中亞和東南亞時,提出了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倡議,國際上反響熱烈,各方踴躍參與。這項倡議意義重大,既有利于中國擴大對外開放,也有利于世界的共同繁榮和發展,在國際上樹起了謀合作、求共贏的一面旗幟。三年來,“一帶一路”的進度和成果都超出了預期。下一步,我們應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與落實G20峰會成果接軌,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為抓手,著力構建互利合作網絡、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臺,加快同沿線國家發展戰略、發展優勢、發展區位的三大對接,抓好重點項目、重大工程的推進落實。
重振國際貿易和投資兩大引擎。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全球貿易增速已連續5年低于全球經濟增速,國際投資也面臨諸多政策性壁壘,貿易保護成為全球經濟復蘇的最危險殺手,中國深受其害。G20峰會成果提出,要重振國際貿易和投資這兩大引擎,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繼續支持多邊貿易體制,反對保護主義,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這既符合中國利益,也符合全球利益。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三大對外直接投資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三分之一,積極踐行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無論對擴大中國產品出口和國外投資,還是為各國發展營造更大市場和空間,都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推動包容和聯動式發展。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既是中國的一貫主張,也是G20峰會的共識。對中國行動而言,既要包容和聯動發達國家發展,更要包容和聯動欠發達國家發展,支持非洲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開展合作;既要包容和聯動經濟社會發展,更要包容和聯動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推動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盡快生效;既要正視和妥善處理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給不同產業和群體帶來的沖擊,更要注重消除貧困和饑餓,減少全球發展不平等和不平衡,使各國人民共享世界經濟增長成果。
浙江怎么辦:作為舉辦省,應按照更進一步、更快一步的要求,全面接軌G20峰會成果,努力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全面提升浙江的經濟國際化水平
爭做改革開放的排頭兵。習近平主席在B20峰會上引用宋代詩人潘閬的詩句“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期待著二十國集團勇做世界經濟的弄潮兒。杭州峰會及一系列成果的取得,凸顯的正是這種弄潮兒精神。錢塘江是浙江的母親河,錢塘江大潮是浙江的壯美風光。改革開放以來,浙江人以向濤頭立的弄潮兒精神,率先“無中生有”地發展民營經濟、專業市場、塊狀經濟、農民城,率先走出農村、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創出了一系列的全國第一。改革永無止境,開放永無盡頭。我們一定要繼續弘揚“弄潮兒向濤頭立”的改革開放精神,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以“八八戰略”為總綱,以“干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為新使命,以“更進一步、更快一步,繼續發揮先行和示范作用”為總要求,再譜改革開放的新篇章。
勇當轉型發展的探路者。G20杭州峰會為浙江發展贏得了全新機遇,浙江再一次站到了一個歷史新起點。這個新的歷史起點,最重要的就是抓住G20杭州峰會的契機,抓住全球經濟增長轉型的契機,在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大邏輯下,盡快適應,積極引領。這幾年來,浙江順應經濟發展階段的新變化和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形勢,聰明智慧地打出了一套以治水為突破口,以浙商回歸、“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換三名”、“四邊三化”、創新驅動、市場主體升級、七大產業培育、發展特色小鎮等為主要內容的轉型升級組合拳,闖出了一條符合浙江特點的轉型升級新路。走好這條新路,浙江就能對全國乃致全球經濟增長轉型提供可茲借鑒的樣本。
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創新是G20杭州峰會的主題,是“五大發展理念”之首,是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也是培育全球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關鍵所在。早在2006年3月,時任省委書記習近平就主持召開了全省自主創新大會,提出“以背水一戰的勇氣,過華山天險的氣魄,攀科學高峰的智慧,切實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定不移地走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之路。”10余年來,浙江按照習近平同志提出的建設“創新型省份”的戰略目標,持續發力。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作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的決定;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把科技創新作為必須補齊的“第一短板”;被列為全國首批技術創新工程建設試點省、全國首批創新型試點省;產生了阿里巴巴、海康威視等一大批創新型企業。可以說,G20杭州峰會突出強調的創新和下一步采取的創新行動,必將極大推動浙江建設創新型省份的進程。
跳出浙江發展浙江。這次B20杭州峰會,浙江有30多位企業家參會,可能是各省區參會最多的。許多企業家如馬云等,力盡東道主之誼,不僅熱情接待來訪的國家元首和嘉賓,還積極建言獻策,提出構建eWTP(全球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議,得到G20峰會和嘉賓們的普遍響應。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這得益于浙江的率先開放,得益于10年前習近平同志提出的“跳出浙江發展浙江”的戰略引領,得益于浙商一直來以全球為大市場的開疆拓土。今天,G20杭州峰會提出了數字經濟成新引擎、聚焦“新工業革命”、構建全球電子商務平臺、人民幣加入SDR、達成貿易便利化協定、核準全球投資指導原則、中美投資協定取得重大進展、綠色能源前景廣闊、加速推動非洲工業化、促進基礎設施投資等10大發展前景。這10大發展前景,或是浙江企業積極倡導的,或是浙江企業積極參加的,或是浙江經濟轉型發展的方向和空間所在,都可以作為新時期“跳出浙江發展浙江”的新機遇和新起點。
照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路子走下去。在G20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多次談到綠色發展,并向國外嘉賓揭秘了“兩山”思想提出的原發地。他說,“我多次說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這個樸素的道理正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認同。而我對這樣的一個判斷和認識正是在浙江提出來。”這次G20峰會在浙江舉辦,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浙江的生態環境保護比較好,正在走出一條綠色發展的新路。因此,落實G20杭州峰會成果,其中重要一條,就是堅持綠色發展,綠色惠民,綠色強省,積極構建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實現天藍、水清、山綠、地凈,加快建設富饒秀美、和諧安康、人文昌盛、宜業宜居的美麗浙江。
杭州怎么辦:作為舉辦市,應以成功舉辦G20峰會為契機,全面提升杭州城市國際化水平,努力把杭州建設成為“獨特韻味、別樣精彩”的世界名城
深刻領悟踐行習近平主席對杭州的厚愛和要求。杭州作為G20峰會的舉辦城市,無疑是最大贏家。這要由衷感謝黨和國家尤其是習近平主席對杭州的厚愛。去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安塔利亞宣布明年的G20峰會將在杭州舉行時特別強調:“杭州是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創新活力之城,相信2016年峰會將給大家呈現一種歷史和現實交匯的獨特韻味。”在這次杭州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又如數家珍地介紹了杭州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商貿特色、生態文明。他深情地說,我曾在這里工作了6個年頭,熟悉這里的山水草木、風土人情,不要說杭州的水,杭州的山我都走過,參與和見證了這里的發展。杭州是中國的一個歷史文化重鎮和商貿中心,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千百年來,從白居易到蘇東坡,從西湖到大運河,杭州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傳說引人入勝。杭州是創新活力之城,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在杭州點擊鼠標,聯通的是整個世界。杭州也是生態文明之都,山明水秀,晴好雨奇,浸透著江南韻味,凝結著世代匠心。這次杭州峰會成功舉辦,收獲贊譽滿滿,沒有辜負習近平主席的期望,也沒有辜負與會各國元首和嘉賓的期待。接下來,杭州應把峰會的成功舉辦轉化為邁向國際化的新起點,進一步彰顯杭州歷史文化重鎮和商貿中心、創新活力之城、生態文明之都的特色。
彰顯歷史文化名城。杭州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彰顯歷史文化,不僅是彰顯杭州是吳越文化的發源地,擁有獨特的跨湖橋文化、良渚文化、西湖文化、絲綢文化、茶文化,以及流傳下來的許多故事傳說。更重要的是彰顯歷史傳承和厚德載物,彰顯杭州的人文氣質,包括一系列最美杭州人現象、斑馬線汽車讓行人現象、公共自行車現象、景區博物館不收費現象、街坊鄰里互助現象等,使廣大市民真心愛這座城市、關心這座城市、服務這座城市、管理這座城市,使外地游客羨慕這座城市。
打造創新活力之城。創新是G20峰會和當今世界的最強音。習近平主席把杭州稱作創新活力之城,但我們深知離這一稱謂還相距甚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杭州應圍繞創新活力之城的目標,以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互聯網+”創新創業中心為重點,高水平規劃建設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城東智造大走廊;把濱江建設成為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臨江高新區建設成為一流制造中心;構建國際前沿和高端產業集群,形成萬億級信息產業集群,打造全球領先的信息經濟科創中心;在重點領域突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核心知識產權的重大共性和關鍵技術,搶占國際標準制定話語權。
建設國際商貿中心。“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杭州歷史上就是繁華的商貿中心。當然,杭州要建成國際商貿中心,還需要再規劃、再建設、再發展、再提升。當前最為緊要的是,利用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健全的優勢,支持馬云構建eWTP(全球電子商務平臺),以杭州為基地,實現“全球買全球賣”,這是一片很大的藍海。同時,打造國際會議目的地城市,加強與國際機構和國家部委的合作交流,引進一批有世界影響的國際會議、高端論壇項目。拓展“互聯網+旅游”模式,加快發展智慧旅游、共享旅游等新業態。提高延安路商業街國際知名度,推進武林、湖濱、吳山、黃龍等商圈融合發展,重點建設錢江新城、錢江世紀城等國際化商業中心。用好杭州航空口岸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爭取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試點,加快進境免稅店落地和大型免稅購物中心、區域性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建設。
建設生態文明之都。杭州江河湖山交融,自然環境優美,淡妝濃抹總相宜,是國際著名風景旅游城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G20峰會的共識,是杭州發展的追求,也是人類發展的真諦。這幾年來,杭州按照習近平同志提出的“更加扎實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使杭州成為美麗中國建設的樣本”的要求,把生態文明理念貫穿“美麗杭州”建設的全過程,轉化為全體市民的共同行動,把“五水共治”與“五氣共治”一起抓,實現了空氣質量的連年好轉。今后應繼續加大力度,按照建設“生態文明之都”的要求,率先落實G20峰會達成的綠色發展成果,讓杭州的G20藍成為常態。
規劃建設好“杭州都市圈”。杭州目前經濟總量超過1萬億元,人均超過1.8萬美元,財政總收入超過2200多億元,是國家六大都市圈之一,綜合競爭力居全國第一。這次G20峰會的成功舉辦,使杭州名氣大增,提升了杭州的美譽度和影響力,加快了杭州邁入全國一線城市和建設世界名城的進程。今后,杭州應按照國家發改委頒布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要求,加快規劃建設好“杭州都市圈”。范圍包括杭州、嘉興、湖州、紹興四市。重點是發揮創業創新優勢,培育發展信息經濟等新業態新引擎,加快建設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湖州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全國經濟轉型升級和改革創新的先行區。目標是成為長三角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世界級城市群中最富有創新活力和江南韻味的城市群。
作者單位:郭占恒,浙商發展研究院;郭璇,浙江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