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卷 “文文被打”材料作文
評析:舒 瑾(衢州市白云學校語文教師,衢州市學科帶頭人,區(qū)名師)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某小學三年級學生文文近來悶悶不樂,媽媽再三追問,才得知孩子在學校里被同學小強打了。媽媽向老師了解情況,老師并不知情。放學時,文文指著一個男孩告訴媽媽:“就是他!打我好幾次了,還不讓我告訴別人。”媽媽生氣地說:“他這么矮,你都打不過嗎?”文文詫異地問:“媽媽,上次我把一個小朋友的鼻血打出來的時候,你不是告訴我不能打架的嗎?”
以上事件引發(fā)你的哪些感受、思考或評析?請據(jù)此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字數(shù)不少于500字,不要出現(xiàn)含有考生個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溫馨提示:
使用下面這個表格可能對你的構(gòu)思有所幫助。你可以在需要的條目后打“√(也可以自己補充),再根據(jù)這些選擇考慮寫法。這個表格不用于作文的評分依據(jù)。

寫給誰看文文 【】小強 【】文文媽 【】老師 【】家長 【】校園小霸王 【 】校園受氣包 【 】好朋友 【】自己 【】部分群體 【】全體公眾 【】……寫作目的表揚 【】批評 【】勸導(dǎo) 【】建議 【】傾訴 【】申辯 【】反省 【】傳播觀點 【】分享經(jīng)驗 【】舉報投訴 【】……用于何處報紙雜志 【】網(wǎng)站論壇 【】私人信件 【】校長信箱 【】校園廣播 【】黑板報 【】主題班會 【】QQ空間 【】日記 【】……
【舒老師說文題】
衢州卷作文題依據(jù)《2016年浙江省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說明》中“對生活中具體現(xiàn)象或問題的感受、思考和評析”的命題要求,以及課標“考慮不同的寫作目的和對象”的規(guī)定,提供了一個常見的真實情境——學生間的沖突事件,要求考生對此談感受或思考。
這個事件既貼近學生生活,又暗合社會熱點,平實卻不封閉。考生可從多個角度去審視:校園、家庭與社會、個體與群體,尤其是基于不同立場的“打”與“不打”的選擇,有很強的思辨性,能夠很好地體現(xiàn)考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試題重在考查考生對具體問題的分析能力,有效避免了套作、宿構(gòu)。因為事件真實,貼近考生,因此又能確保每個考生都有話可說。
那么怎樣寫好這個作文題呢?命題者為考生著想,精心設(shè)計了“溫馨提示”,通過“讀者對象(寫給誰看)”“寫作目的”“文本用途(用于何處)”三個欄目的備選項目,既幫助考生打開思路,又給考生搭建了一個寫作構(gòu)思的支架,讓考生在對這三個欄目的內(nèi)容進行選擇的過程中,逐步清晰自己的寫作目的,并最終走向?qū)懽鞑呗缘乃伎肌_@樣的溫馨提示真正做到了有用、貼心、給力,超過了原有的作文提示語的價值。
正如“省考試說明”自2014年起就提出的作文評價要求一樣,寫好這篇文章一定要做到“寫作目的與讀者對象明確”。而為了達成自己的表達意圖,優(yōu)秀的考生自然會思考如何提高表達的有效性,包括采用什么樣的文本形式最合適、選擇什么樣的表達方式最有效、運用哪些交流策略最能說到讀者心里去等等,這些也就成為評卷者衡量考生作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
由于對寫作目的、讀者對象的關(guān)注,因此,這個作文題的另一個價值就是,將基于交際功能的寫作引入了初中的寫作評價。交際功能寫作符合現(xiàn)代社會對公民寫作能力的要求,這種真實情境中的“真寫作”是對現(xiàn)有寫作教學的補充與完善。
來自考場的第一手佳作
致文文的一封信
◎衢州一考生

親愛的文文同學:
你好!聽說你最近受了同學小強的欺負,心情很不好。作為一個曾經(jīng)和你有過相似遭遇的大哥哥,我想和你說說自己的往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相信你現(xiàn)在一定在“還手”與“不還手”之間糾結(jié),那時的我也是如此。我從小就被媽媽教導(dǎo)不能闖禍,不能打架,和你的媽媽教導(dǎo)你不能打小朋友一樣,媽媽的話在我心里扎下了根:“退一步,海闊天空。要寬容,別太計較啊!”
可是,我的退讓在別人眼里竟然成了“懦弱”,同學們叫我“乖寶寶”。漸漸地,誰沒帶文具,問都不問一句,就會到我書包里拿,我不同意便會莫名其妙地挨上兩拳;作業(yè)不給別人抄就被扭成一團扔到紙簍里……我就這樣變成“受氣的乖寶寶”。直到有一天,我大大地發(fā)了一次飆,欺負我的同學才對我刮目相看。我漸漸明白:自我保護是必須的,忍讓并不是沒有原則的。
我現(xiàn)在特別明白你媽媽那句“他那么矮,你都打不過嗎?”的意思。那是告訴你對于這種惡意的欺負,你要學會反抗。但我相信你媽媽并不一定是真讓你打回去,而是要你采取合理的方式去積極應(yīng)對,絕對不能保持沉默。
當然,你是媽媽的心頭肉,你被別人欺負,她心疼你,語言上難免有偏頗。難道,比你矮的人就可以還手,比你高的人就逆來順受?不是的,面對欺負,不管對方強或弱,你都應(yīng)該勇敢地站出來給他一個嚴重警告:我不是任人欺負的!所以,你應(yīng)該及時向老師反映,向父母傾訴,向他們尋求幫助,也歡迎你寫信給我。不可以將委屈和煩惱憋在心里。食物放久了會變壞,壞情緒也一樣,在心里悶得久了會產(chǎn)生大問題,你會越來越不開心,變成一個自己都不喜歡的人。答應(yīng)哥哥,以后不再沉默,好嗎?
希望我的建議對你有所幫助,盼望你的回信!
祝你
天天開心!學習進步!
一個想幫助你的大哥哥
2016年6月11日
【舒老師評作文】
本文角色身份設(shè)置巧妙,用語口吻適合讀者對象——小學三年級的文文,寫作目的清晰。文章結(jié)構(gòu)嚴謹:先用自己的經(jīng)歷現(xiàn)身說法,再幫助文文分析媽媽話語背后的意思,最后給出具體做法的建議。娓娓道來,層層推進。對文文媽媽話語的分析,既能站在父母的角度表示理解,又能抓住問題的核心。文章思辨性強,語言具有分寸感,設(shè)身處地,入情入理,具有感染力和說服力,毫無爭議被評為中考滿分作文。

以上責任編輯:陳玉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