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加坡媒體節即將召開
鑒于對東南亞地區的輻射力和影響力,以及更為國際化的商業環境,盡管電視市場體量和銀幕數都無法與中國相比,但由新加坡媒體發展管理局主辦的新加坡媒體節已經成為亞洲影視內容交流與交易的重要平臺之一。
正如新加坡媒體節顧問委員會主席、迪士尼(東南亞)董事總經理羅伯特吉爾比(Robert Gibly)所言,“新加坡媒體節充滿活力,借助這一平臺行業開拓者可以聚集在一起,創造并呈現亞洲及其他區域的故事。亞洲媒體業將隨著新技術、新理念和新人才而蓬勃發展。”
新加坡媒體節匯聚國際傳媒業者共同發掘亞洲電影和電視的最新趨勢、人才和內容,由新加坡國際電影節、亞洲電視大獎、亞洲電視論壇及內容交易市場、新加坡影匯等構成。第三屆新加坡媒體節(Singapore Media Festival 2016)將以“慶祝亞洲故事”為主題,于2016年11月23日至12月9日舉行,預期將有超過20000名來自新加坡和全球的行業領袖、創意人員及公眾人士參與本次媒體節。
聚焦數字時代 講好亞洲故事
隨著數字時代來臨,影視業從制作、播出到宣發都正在經歷一系列顛覆性變革,順應變化,2015年新加坡媒體節便將視角對準這一趨勢,通過邀請社交媒體上具有千萬粉絲的名人,以及網絡娛樂和品牌營銷領域的領導者,就網絡娛樂事業未來方向、數字內容趨勢內容創造、人才培養以及消費方面不斷發展變化的商業模式等方面展開探討。
“新加坡媒體節已經成功舉辦兩屆,我們已經感受到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年輕人對于活動的關注和參與度。”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助理局長傅彩莉女士表示,“2015年新加坡媒體節尚未開始時,我就收到很多來自年輕人的郵件,內容都是詢問如何能看到被邀請參與媒體節的阿爾菲·迪斯和馬庫斯·巴特勒。這兩位是在YouTube上加起來擁有1000萬粉絲的明星。”
在傅彩莉看來,關注年輕人是影視行業的必修課,新加坡媒體節也在努力迎合這種變化。
進入2016年,數字化進程在影視行業加速推進,為此,2016新加坡媒體節將繼續深化對這一趨勢的探討和研究。新增數字主題活動SMF Ignite,將在媒體節期間舉辦一系列專題活動,這些活動均由行業內不同領域的思想領袖引領,通過互動研討、深入洞察的行業論壇等形式,將數字內容創作者匯聚到一起,進行充分學習、體驗和交流。據悉,SMF Ignite將成為未來新加坡媒體節一年一度的專題活動。
除延續上一屆的數字化趨勢,本屆新加坡媒體節將主題設定為“慶祝亞洲故事”,旨在通過這一平臺表彰亞洲區域內的人才,以及媒體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巨大進步。
每一個獨特的亞洲故事背后都有一支杰出的講故事和卓越的人才團隊。通過認可他們的貢獻,以及為其提供展示平臺,SMF 2016希望全球范圍內的更多觀眾能夠看到這些優秀作品。
在本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上,由新加坡本地電影制作人 K. Rajagopal制作的《一只黃鳥》將參與銀幕獎—亞洲特色電影決逐,該片在2016年戛納電影節上首映。
嘉獎亞洲地區最佳人才和內容是新加坡媒體節的一大關鍵要素。亞洲電視大獎旨在表彰電視界的優秀亞洲故事,以及做出重大貢獻的業內人才。今年,亞洲電視杰出貢獻獎將授予韓國廣播公司(KBS)總裁兼首席執行官Ko Dae-yong,該獎項主要授予在亞太地區電視業具有卓越成就和作出杰出貢獻的個人。2016年,KBS因其制作播出的電視劇《太陽的后裔》在韓國及亞洲地區廣受歡迎,并獲得持續關注。
媒體與技術的融合為亞洲故事人提供了更多機會,讓他們的故事更好地走進生活,并讓觀眾獲取更為豐富的體驗。本屆亞洲電視論壇與市場將首次推出數字走廊,該活動以研討會形式呈現,將匯集Arnaud Colinart、Agat Films&Cie和來自法國的Ex Nihilo等跨界媒體制作人,研討會上專家們將分享他們將新技術應用于敘事作品的經驗。此外,虛擬現實體驗區將投映VR影片,如圣丹斯獲獎的《關于失明的注意:進入黑暗》,這些作品將讓與會者沉浸在虛擬現實的世界里。
加持新生代 推進深刻講述
除在國際舞臺上展示來自于新加坡和亞洲地區的高品質影視作品外,新加坡媒體節希望通過對優秀從業者的表彰,激勵亞洲地區更多的新生代影視創作者,并幫助他們以更為深刻的方式講述亞洲故事。
作為發掘和培育新一代亞洲故事人的平臺,新加坡媒體節為新生代從業者提供在不同場合講述各種體裁故事的機會,通過建立緊密社群,使新人的創作能力得以成長提升,并可獲得與更多知名講故事人的合作機會。
以本屆新增的SMF Ignite為例,攜手Maker Studios、StyleHaul 和 Dailymotion等合作伙伴,參會者通過充分交流,可以獲得更為實用的知識、經驗,以及加深對VR、AR等新技術的理解和認知。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新加坡媒體節還為內容創作者提供了真金白銀的現金支持。據悉,在首屆ATF Formats Pitch中,內容創作者可以展示其最新、最原始的非腳本化影像作品,獲獎者即可獲得價值2萬新幣的顧問咨詢定制套餐以及現金支持。同時,獲獎影像還將有機會公開展映。
在為個人提供學習、交流的基礎上,2016新加坡媒體節還為亞洲地區的戰略合作、創意合作和投資開辟更多路徑。由新加坡影匯與東南亞視聽協會打造的第二屆東南亞電影融資(SAFF)項目市場,預計今年將有15個正在開發的小說類和非小說類電影項目參選,相比去年的10個項目,今年為參與者提供了更多機會。屆時這15個項目將由國際電影業專家小組進行評選,入圍項目有望“開花結果”。專家小組則由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丹麥女孩》執行制片人凱茜·摩根,兩次獲得圣丹斯獎和三次獲得IDFA獎的荷蘭電影制片人Leonard Retel Helmrich等組成。
其實,新加坡國際電影節對創作者的支持遠非如此,自2016年4月起,他們每月舉行對話,聚焦新加坡及本區域內的故事和故事講述者,力求讓更多觀眾看到這些好故事。為鼓勵獨立電影,特別是東南亞電影,2016年新加坡國際電影節將舉辦擁有強大陣容的電影制作人大師班,以及論壇和對話活動。
誰是亞洲下一個內容產業巨星
作為新加坡媒體節的重要組成部分,亞洲電視論壇(Asia TV Forum,簡稱ATF)已成功舉辦16屆。作為電視節目買賣市場,來自全球的買家都會通過這一平臺與感興趣的亞洲節目方進行溝通、交易。
以2015年為例,“截至媒體節結束,有近5000名買家參與亞洲電視論壇,中國機構數量較去年增長了近50%。”負責ATF的勵展博覽集團新加坡公司高級項目總監姚慧玲表示,這樣的增長是因為東南亞市場近幾年來蓬勃發展,吸引大量中國機構前來。“越南、緬甸、柬埔寨等國都有新的電視平臺出現,對中國機構來說,參與ATF可以幫他們更好地開拓東南亞市場。”
“縱觀亞洲電視論壇的頭10年,我們服務的主要客戶是傳統媒體,即免費電視平臺和有線電視臺,但近5年來,隨著數字時代到來,越來越多的網絡平臺,如愛奇藝、優酷土豆等都會來ATF采購內容,新媒體的興起已經改變原有電視市場的玩法。”姚慧玲表示,就內容而言,亞洲買家更傾向于購買模式;而對參與ATF的機構和個人來說,通過這個交流展示平臺,可以讓他們了解目前節目市場的流行趨勢是什么,有哪些內容值得深入研究。
“近兩年,我們發現中國的節目和電視劇等越來越受到亞洲買家的關注和喜愛。可以肯定的是,中國電視產品制作愈發精良。”姚慧玲表示。
從最初的紀錄片,到動畫片,再到電視劇、綜藝節目,中國電視正在更加多元化地步入亞洲電視市場。“在發展策略上,中國應向韓國那樣,將外銷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先將節目外銷到亞洲,然后再走出亞洲、走向國際。”
韓國之后,誰會是下一個內容產業的巨星?在姚慧玲看來,中國機會很大。
隨著“走出去”意識的增強,中國機構對于ATF的參與度愈發積極。對此,負責海外市場采購、項目投資與制作的優酷媒體合作高級總監熊淑琴表示,參加2015 ATF,優酷意在尋找海外合作伙伴共同制作電視劇,對優酷來說,希望將國際上比較成熟且優秀的制作機制、流程引入到中國,共同參與優酷電視劇項目的制作,同時也希望與國外優秀的編劇、導演等專業人士展開合作。“如和韓國編劇、導演合作,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打造類型劇,同時,針對內容制作階段就需要做出調整的周播劇、付費劇,國外團隊有著較為成熟的經驗和操作流程,這些都將對提升國內團隊的實操能力有很大幫助。”
對中國企業來說,參與新加坡媒體節不僅能夠感受國際市場變化,作為東南亞市場的窗口,該媒體節的平臺價值對中國從業者來說也是不容小覷。
(陳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