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師延安娃的科普新學堂

學生正在通過互聯網音視頻和老師進行課堂討論
9月22日下午,陜西延安中學53名高二年級實驗代表班的學生上了一堂有趣的生物課,他們通過中國科協建立的校園e站教室,聆聽上海青少年科學社老師的遠程精彩課程。
班長陳澤宇說,以往上課主要是老師在講臺上按照準備好的教案講解知識點,基本都是規劃好的東西,但這堂既動手又動腦的生物實驗課程明顯不一樣,課堂上老師崇尚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會發現什么新的問題,在生物、數學、技術、工程等方面要求學生的自我思維能力都有獲益。不過陳澤宇認為因為老師不是面對面教學,有些細節性問題不一定能得到更詳細的解答。
本次中國科協支持在延安地區首批建設了12個校園e站,其中10個縣中學的校園e站,每個都配備了由科技館基金會捐贈的農村中學科技館展品20件;另外2個在延安城區的延安中學和新區一小,由上??拼贂椭袊噍o協捐贈,分別配備了云教室設備。
校園e站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信息化手段,為青少年和科技輔導員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科技教育活動提供服務。標準配置和云教室包括了電腦、投影、擴音、顯示大屏、視頻音頻采集等設備,目前延安所有校園e站還都配備了由科普社捐贈的1000本科普圖書和由科技館捐贈的60個VR眼鏡。
從9月20日開始,延安的各個校園e站已經陸續投入使用,開始開展活動。20日上午,在上海參加由中國青輔協、上海市科協和上海市教委共同主辦的全國骨干科技輔導員STEM課程培訓班的老師,與延安中學的老師一起,通過校園e站的云教室系統,同時進行了STEM課程的培訓。這種遠程培訓,也將成為未來中國科協開展的在線科技輔導員培訓的主要方式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