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榮珊
(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珠海 519090)
?
構建社會組織人才隊伍建設的長效機制
袁榮珊
(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珠海 519090)
本文研究了社會組織人才隊伍建設中面臨的問題,提出大力推進社會組織人才隊伍建設,應該鼓勵高校開設社會組織管理專業,為社會組織儲備人才;重視樞紐型社會組織的運作;積極推動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項目,為社會組織提供資金支持;建立健全社會組織管理人才的培訓監督機制;大力宣傳,提高民眾對社會組織的認知。
社會組織;人才隊伍;社會問題
社會組織,又稱“非營利組織”、“非政府部門”、“民間組織”。作為政府部門與企業部門之外的第三部門,健康有序的社會組織的存在,可以有效地促進民眾積極地參與和諧社會的建設。社會組織人才是具有一定技能的,能夠進行創造性勞動,具有奉獻精神和創新意識,樂于為社會組織做出積極貢獻的復合型人才。沒有社會組織人才的可持續的、全面的發展,就沒有社會組織可持續的、全面的發展。社會組織的人才隊伍建設狀況是判定社會組織發展狀況的重要標志,也是發展社會組織的根本保證,是我國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本論文將研究重點集中于構建社會組織人才隊伍建設的長效機制研究上。
1.1人才總量偏少,專職人員所占比例偏低
從文獻資料上來看,我國社會組織已經聚集了越來越多相關領域的人才,社會組織人才總量不斷攀升。但嚴格審核各社會組織的年檢資料后發現,這一數據是一種廣義范疇上的統計。眾所周知,社會組織的人才隊伍包括從業人員、兼職人員和志愿者三類人員。從業人員,是指專門從事社會組織的業務工作,由社會組織自有資金解決其工資福利,沒有其他任何正式工作的人員。兼職人員,指的是某些人在不脫離原工作崗位的情況下,利用業余時間從事社會組織工作并取得一定的報酬,或為了達到某種特定目的,通過交換為第三方提供體力或腦力勞動支出的人員。志愿者則是那些自愿將時間、精力、技能、經驗奉獻給社會組織,不期待任何收入性回報的人。我們在統計社會組織人才數量時,應該主要統計社會組織從業人員的數量。
人才資源是社會組織最重要的資源,社會組織面臨從業人員總量不足,專職人員所占比例偏低的情況,必然會導致社會組織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有所欠缺,導致社會組織的服務職能的延遲實現。
1.2人員素質不適應,用學矛盾明顯
據統計,大部分社會組織專職人員的文化水平較高,大專以上學歷者占到人員總數的50%以上。文化水平較高,為社會組織的工作開展提供了好的基礎,但是,文化程度相對高并不一定就意味著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較高,關鍵要素是看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是否與社會組織發展所要求的專業方向和水平相適應。從研究者與社會組織管理人員的訪談中得知,社會組織最需要的人才需要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策劃能力和執行能力。現實情況是,因為我國社會組織起步較晚,只有少數高校開設了社會組織相關的專業課程,相關的培訓機構又少,造成社會組織人才培養與社會組織發展需要的脫節,有很多社會組織人才的專業與所從事工作相關度低,難以適應組織發展需要。學非所用,用非所學矛盾明顯。
1.3人員流動率高,組織發展受限
有社會組織的工作人員對研究者稱:“我們就像是玻璃上的蒼蠅,前途光明,但是找不到出路。” 近年來,眾多地方政府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積極探索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改革,并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是,前途光明,道路卻很曲折。在機構規模小、機構人員少、機構成立晚的背景下,社會組織人才崗位分工不明確,職業晉升空間狹窄的情況比比皆是。由此而導致的人員流動率高,給社會組織帶來的是高額的人才培養的付出以及組織發展的滯緩。
1.4保障體制不健全,作用發揮不明顯
大部分社會組織都存在有心辦事而資金不足的情況,活動項目少,資金少,僅夠維持基本的辦公費用和人力費用,想要搞一個大型活動,總是被資金束縛了手腳。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赫茨伯格提出了雙因素理論,在工作豐富化方面有開創性的進展。它認為影響人們行為的因素主要有兩類: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保健因素是與人們的不滿情緒相關的因素,包括組織政策和管理、技術監督、薪水、工作條件以及人際關系等,這些因素是外在的。而激勵因素是那些與人們的滿意情緒有關的因素,與工作內容有關,比如責任感、尊重、表揚和晉升等。真要激勵人,首先要把保健因素做好,員工才會安心工作,之后再做好激勵因素,員工才會很高高興興地把工作做好??v觀研究者走訪的社會組織,大部分從業人員工資一般,社會保險處于最低水平,公積金沒有,績效工資沒有,員工的選撥、評價、使用和考核機制不健全,活動項目小而少,員工之間缺乏合力,配合不足。試問,這樣的保障機制下的員工如何安心工作?保障機制尚未滿足,員工又如何對工作滿意,對事業傾心?
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的召開以及《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的頒布實施,為進一步開展社會組織人才隊伍建設帶來了新的機遇。在這種形勢下,地方若能抓住機遇,大力推進社會組織人才隊伍建設,必將有力促進社會組織的健康快速發展。
2.1鼓勵高校開設社會組織管理專業,為社會組織儲備人才
一位社會組織負責人說:“我們需要公益領域的專業人才,而不是僅僅充滿了激情和愛心的朋友”。社會組織具有和政府、企業不同的特點和運營方式,對人才的具體要求也有所不同。對于政府管理,許多高校開設了公共管理專業;對于企業管理,許多高校開設了企業管理專業;對于社會組織管理,卻很少有高校開設對應的組織管理專業,大多數社會組織的管理人才是半路出家,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訓練,在工作的過程中邊學邊做,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社會組織人才隊伍的專業化建設。
要建設專業的社會組織人才隊伍,首先要加強專業教育,以社會組織專業人才必須具備的素質為目標,在有實力的高校內開設不同層次的社會組織管理專業,設置合理科學的課程結構和培養計劃,為社會組織事業的發展培養大量的專業人才,為社會組織人才的選拔和使用打下堅定的基礎。
2.2重視樞紐型社會組織的運作
從我國社會管理和社會建設的長遠進程來看,樞紐型社會組織的發展還處于初步階段,社會組織的樞紐式管理模式尚在探索之中,距離其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目標還有相當一段距離。作為具有公益性質的社會組織,實際上是在替政府承擔部分轉移的職能,政府應該將其納入財政支持范圍,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使其能夠穩定地獲得必要的財力資源。具體方法可以是按照年度撥款,也可以是按照項目撥款。在購買服務時,應該包括兩大領域,一是可以購買樞紐型社會組織對其所聯系協調的社會組織進行常規性的業務指導和管理服務的職能;二是可以購買樞紐型社會組織對其所管理的社會組織所承接的公共服務項目的監管服務。
在提供支持的同時,政府部門還應擔當“培訓培訓者”的角色,為樞紐型組織及其項目負責人提供能力建設服務。組織有關專家,結合樞紐型社會組織的個性化需求,在資源拓展和團隊管理方面,有針對性地設計培訓課程,提升組織的項目操作能力;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為其提供咨詢服務,協助解決項目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提升項目的專業性。只有將對樞紐型社會組織的支持和對其能力提升的重視相結合,才能保障樞紐型社會組織健康成長,履行好社會組織服務、管理的職能。
2.3積極推動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項目,為社會組織提供資金支持
在加拿大非政府組織的運作資金中,來自社會各界的捐贈占了很大的比重。因為加拿大有著完備的捐贈與稅收激勵機制,這是社會組織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按照加拿大的稅收政策,普通的捐贈者總是能從捐贈行為中獲得切實的實惠,捐贈一定數額之后的收入與不捐贈而扣稅的收入幾乎所差無幾。這樣,更多的人當然愿意選擇捐贈,因為除了慈善之外,還有更多的后續利益。因此,捐贈在加拿大成為一種廣泛的大眾行為,并成為推動社會組織健康發展的持久動力和制度保證。
我國在向社會組織捐贈方面仍處于起步階段,社會公眾的捐款主要集中在幾個主要的社會組織,如中國紅十字會、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中華慈善總會、全國婦聯、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等,其他大多數社會組織仍缺乏資金來源。
在這種局勢下,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項目,不僅可以降低政府承擔公共服務的成本,更可以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為社會組織提供資金支持。對于政府和社會組織來說,是一種雙贏的機制。只有政府穩定地、高效地購買服務項目,社會組織才有相應的資源來保障人才隊伍的建設和發展。人才隊伍的建設需要依附于組織的存在,沒有社會組織的發展和壯大,社會組織人才隊伍的發展就是一句空話。
2.4建立健全社會組織管理人才的培訓監督機制
社會組織的人才隊伍建設,是關系到其長期穩定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公民社會結構較為成熟的國家,都十分重視社會組織人才的成長和發展。以美國為例,美國是一個公民社會結構相當成熟的國家,社會組織類型多種多樣,而且組織層次十分清晰,社會組織所涉及的領域,幾乎涵蓋了人們社會生活的所有領域。除了那些直接運營并且參與社會活動的社會組織之外,美國有一大批社會組織的主要工作是為社會組織的專職人員和兼職人員提供專業培訓、業務咨詢和扶持服務的機構,它們致力于幫助社會組織人才向高技能、專業化方向發展,致力于為社會組織提供廣泛豐富的職業培訓資源和平臺,人才的職業化和專業化是社會組織開展活動的必要保障,也是社會組織獲取公信力的必然要求。
此外,社會組織的健康發展,還需要整個社會建立一個良好的誠信體系?!叭f事誠為本”、“人無信不立”,對于任何一個組織和個人而言,誠信都是其安身立命和事業成功的根本。誠信方面的任何污點記錄,都會直接影響其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就推進社會組織人才的健康發展而言,地方政府應該進一步強調社會組織及其人才的誠信體系建設工作,努力建立以誠信教育、信息披露、社會評估和分類監管為主題內容的社會組織及其人員的誠信體系,樹立科學、公正、規范和權威的社會組織及其人員的誠信評估指標體系,為社會組織人員的健康成長創造必要條件。
2.5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民眾對社會組織的認知
社會組織的從業人員,總是希望世界變得更美好。他們關心社會問題,關心貧苦大眾,身體力行,實踐著高尚、奉獻和民主的價值理念。有很多優秀的社會組織工作者,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歷史進程中,舍小家,為大家,無怨無悔,做出了顯著成績和突出貢獻。相關部門應廣泛開展社會組織活動和優秀工作人員的宣傳活動,讓社會大眾對社會組織有更多的了解,讓社會組織從業人員感受到國家、地區和社會大眾對其職業的尊重、關心和理解。良好的社會環境一旦形成,社會組織從業人員的工作熱情和創造潛能也會得到激發,社會組織的建設和發展問題也會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1]康雪.關于加強社會組織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思考[J].社團管理研究,2012(7):41-42.
[2]劉惠苑,葉萍.廣東社會組織人才狀況及策略研究[J].學會,2011(11):10-13.
[3]林學楷.廣東社會組織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J].城市觀察,2012(2):46-54.
[4]姚銳敏.困境與出路:社會組織公信力建設問題研究[J].中州學刊,2013(1):62-67.
[5]張惲,張利,蔡爽.上海市社會公益組織人才隊伍建設探索[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2):10-13.
[6]張衛.社會管理創新背景下我國社會組織的發展與變革[J].中國民族大學學報,2012(3):69-72.
[7]羅美俠,曲文勇.社會組織人才建設現狀淺析——以黑龍江省為例[J]. 社會工作,2011(12):82-84.
[8]伏燕.我國非營利組織人才隊伍的現狀與出路[J].臨沂大學學報,2012(2):76-79.
[9]倪莉莉.我國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基于優勢視角的分析[J].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14(11):91-95.
[10]嚴振書.現階段中國社會組織發展面臨的機遇、挑戰及促進思路[J].北京社會科學,2010(1):12-17.
[11]陸茜.珠海市社會組織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中共珠海市委黨校珠海市行政學院學報,2013(1):46-48.
[12]李立國.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推進民政事業發展[N].中國社會報,2011-12-23(001).
[13]杜蘭英,候俊東,趙芬芬.中國非營利組織個人捐贈吸引力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
[14]黃曉勇.中國民間組織報告(2009-2010)[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
(編輯馬海超)
Constructing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Talents Team Cultivation for Social Organizations
YUAN Rongshan
(Zhuhai City Polytechnic, Zhuhai 519090, China)
Study the problems in the talents team cultivation for social organizations deeply. To energetically promote the talents team cultivation for social organizations, it needs to encourage universities to set up a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major to prepare the talents for social organization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fficient functioning of hub-social organizations; actively promote the government to buy public service projects from social organizations to provide financial support for social organizations;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training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improve people’s awareness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through vigorously propaganda.
social organizations; talents team; social problems
2016-03-24
袁榮珊(1984-),女。管理學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職業教育。
C916
A
1672-0601(2016)06-00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