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 鑫
(齊齊哈爾工程學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6)
創業型大學引領大學生就業走出新出路
佟 鑫
(齊齊哈爾工程學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6)
2014年9月,李克強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面對全球經濟與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諸多高校向創業型大學發展,以培養具有創業、創新理念的人才為目標,鼓勵在校大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身邊資源組織創業團隊,建造創業基地,以此促進就業。
大學生;創業型大學;創業團隊建設
我國高校不斷擴招,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增多,但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突出。據調查2015年大學畢業生749萬人,就業人數龐大,諸多大學生面臨畢業等于失業的尷尬境地或擇業不理想等情況。就業難度大、壓力強困擾著學生,這也影響著社會的穩定發展。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不僅為大學生就業難開出良方,同時也為各高校的發展趨勢指明方向。
現代大學的培養模式多為研究型人才培養,對固有的課程體系和知識架構進行傳承。現代大學中,思想靈活、年輕敢為的學生應是創業大潮中的主力軍,新生力量。但目前卻存在許多短板,如創業人才培養模式不健全,創業指導針對性不強,創業指導教師知識結構不過硬,學生創業毅力不夠、空想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首先應是加強創業意識的培養,從教學模式上發生轉變。在教學管理方面給予充分重視,將全校創業、師生創業思想觀念深入到課堂中,改變固有授課方式,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為基本著力點,將“教學任務工程化、工程任務課程化”的原則貫穿于課堂中,將現代信息技術全面融入教學改革,推動信息化教學、網絡課程的應用,認真貫徹落實《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業創新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學校應建立彈性學制,為創業學生保障學制期限。諸多學校鼓勵在校大學生創業,部分同學休學創業。對于這類學生,學校應貫徹并落實好教育部頒發的《關于做好2015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通知》文件,允許大學生離校或休學進行創業,并為他們建立彈性學制,保留學籍年限,或調整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學分置換,靈活調整返校的時間與培養方案對接。
目前諸多高校開展創業教育,培養創業型人才,經常舉辦創業團隊建設活動、創業講座,鼓勵并引導高校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自己的智慧進行創業。故此高校領導應加強大學生創業團隊建設,對大學生創業教育、師資建設進行重點投入。如在學校組建創業平臺,完善創業服務,使政府引導與市場主導結合,建立大學生校園孵化基地。
建立有效的創業團隊,需要在強化學生知識結構體系的同時強化商業知識體系。團隊建設離不開領軍人物,作為團隊核心人物應具備全面的專業知識和前沿性理論,好的心理素質,團隊協作人員則輔助核心人物,取長補短合作,共同進步。其次,不能脫離大學生創業商業體系。目前我國大學生團隊很少具備豐富的商業實踐經驗和認識,對創業造成了很大的限制。為此學校應對大學生實施有效的創業指導,模擬創業實踐,不定期邀請企業進校園或安排學生進企業,為學生創業實踐提供平臺,對學生創業做策劃方案,指導學生并給予建議和意見。
加快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校企合作。圍繞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互聯網+、區域特色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社會建設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重大戰略實施,亟需建立學校、地方、行業、企業和社區共同參與的合作辦學、合作治理機制。職業院校在校內要積極建立良好的實習基地,使學生在實踐基地中得到最基本的訓練和最先進的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增強學生知識理解程度,同時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職業素養。在外與企業接洽,教學合一,學做一體,推行“訂單”培養,學生學習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在真實環境中接受真實崗位訓練,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相結合,將理論融于實際中,培養學生腳踏實地的工作心態。
發展創業教育,培養創業人才,建設創業團隊,這一切都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企業的有效配合,高校創業人才體系的科學建設,創業型教師的悉心指導,及學生自身職業生涯發展的意愿。隨著我國高校擴招,高校畢業生規模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已經不再簡單一味地加入到找工作的人潮中,而是通過自己良好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創新思維、吃苦耐勞的毅力,在時代的潮流中去實踐、去創業,去努力實現自己的“中國夢”。
[1]黃兆信,王志強. 論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J]. 教育研究,2013,(12).
[2]楊艷萍. 創業教育的基本內涵和教育模式[J]. 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01(2).
[3]許鐵梅. 對高校培養創業型人才的理性思考[J]. 江蘇高教,2001(6).
[4]王雁. 創業型大學:研究型大學的挑戰和機遇[J]. 高等教育研究,2003(3).
[5]宋克勤. 創業成功學[M]. 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
[6]郝登峰. 大學生就業創業理論與方法[M]. 人民出版社,2010.
[7]王道俊,郭文安. 教育學[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8]石峰. 創業特征及創業精神探析[J].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學報,2007(2).
[9]沈智芳,吳新文. 高校創業教育問題研究[J]. 創業經濟,2007(5).
[10]朱先奇. 對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的思考[D]. 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博士生,2007.
(編輯 文新梅)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Leading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Go Forward in a New Way
TONG Xin
(Qiqihar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Qiqihar 161005, China)
In September 2014, prime minister Li Keqiang issued the call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and peoples innovation” at the summer Davos Forum. Fac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he Internet,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developed to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aiming with cultivating talents with entrepreneurial and innovative ideas. Encourage college students to organize entrepreneurial teams using knowledge and resources around, and construct entrepreneurial bases to promote employment.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the construction of entrepreneurial team
2015-12-03
佟鑫(1987-),女。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設計藝術學。
G459
B
1672-0601(2016)03-00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