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炎
(沈陽市信息工程學校 機電系,沈陽 110122)
?
團體心理輔導對中職生人際交往的作用
李 炎
(沈陽市信息工程學校 機電系,沈陽 110122)
隨著飛速推行的教育改革及社會流動和發展帶來的整體教育取向及觀念的轉變,中職生的一系列人際交往問題日益明顯,人際關系不良成為數量日益龐大的中職生群體面對的最為困擾問題之一,進而影響中職生群體的心理健康水平。隨著我國中職教育的高速發展,對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團體心理輔導針對中職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中職生;人際交往;團體心理輔導
伴隨著社會流動流動性增加和經濟高速發展,教育觀念正在發生深刻轉變,教育教學改革日益深化,職業教育的地位日顯突出,中職生群體不斷壯大,逐漸走入教育界以及各界社會人士的視野。針對這一群體的特殊性,其心理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人際交往問題是接受職業教育學生所面對的最苦惱的問題之一,如何改善中職生人際交往不良成為目前研究的主要課題。有報道表明,團體心理輔導作為一種既經濟又高效的心理治療方法,可以針對改善高職生的人際交往不良,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中職生的人際交往的突出特點具體表現在人際交往的自我效能感薄弱、羞怯心理、自卑心理以及適應性不良,由此引發親子交往溝通不良、師生關系不良、同伴交往存在偏差等問題。研究發現,團體心理輔導能夠幫助中職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克服自卑心理、羞怯心理,敢于與人交往;幫助中職生解決在校的適應問題,提高中職生的適應能力,進而改善中職生的人際關系,與老師、同學建立良性的人際交往模式,有效提高中職生心理健康水平,順利完成學業。
人際交往,也稱人際溝通,指個體通過一定的語言、文字或肢體動作、表情等表達手段將某種信息傳遞給其他個體的過程。通過良性的人際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整個人生的生活滿意度、事業的成功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素。中職生恰好處于建立良好人際關系培養人際交往技能的關鍵時期,年齡處于15-19歲,在心理、生理和社會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自我意識進一步發展,渴望獨立,渴望外界把他們當作成人來看,處于“心理斷乳期”,但中職學生由于自身能力、知識經驗等方面的限制,還不能獨立處理許多事情,生理發展超前而心理發展滯后,這種身心發展的不同步,使他們面臨著許多心理上的困擾,人際交往不良成為中職生面臨的最困擾問題之一。鄭涌的研究發現:在高中生心理求詢中,人際關系問題占到 21.9%,排在第二位。而對于中職學生來說,他們不僅有與高中生一樣的成長煩惱,由于他們是激烈升學競爭中的落伍者,還要承受更多的來自家庭、社會等外界的壓力,況且由于他們要比高中生早四年完成由學校向社會的轉型,所面臨的就業和個人發展的壓力是巨大的,使得他們可能要比同齡高中生面對更多的人際交往問題。個人人際交往能力的前期培養是走出社會進入職場,更好的適應社會能力的準備基礎。目前中職畢業生已經是社會就業的主要群體之一,很多企業的人事主管反映,中職學生還需要加強人際交往、溝通能力的培養,不少中職畢業生在技術上是把“好手”,習慣埋頭干活,但不善于與人交流。因此提高中職生的溝通能力,培養人際交往能力,改善中職生的人際交往不良等問題已經迫在眉睫,是關于中職生教育任務的重中之重。
隨著教育各界對中職生人際交往研究的逐漸增多,研究發現目前中職生的人際交往問題可以概括為:1.親子交往隔閡嚴重,2.師生關系不良,3.同伴交往出現偏差,4.網絡交往失度失控。其主要原因有:人際交往知識的缺乏、交往的信心不足、交往實踐不足以及交往教育的缺失等。針對以上中職生人際交往現狀以及人際交往不良的原因,教育各界提出相應的舉措培養中職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團體是指通過一定目標的引導,成員之間互動,滿足成員一定心理需求的組織,具有目標性、整體感。哈默斯將團體定義為,一群人彼此互相溝通一段時間,以使每個人不需要通過他人,能與其他人面對面地溝通。團體輔導是在團體的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成員在共同的活動中彼此進行交往、相互作用,使成員能通過一系列心理互動的過程,探討自我、嘗試改變行為,學習新的行為方式,改善人際關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以發展良好生活適應的助人過程。團體成員在這個團體中可以坦誠、開放的互動,嘗試更多的行為,并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形成有效的思維和行為模式。
團體心理輔導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大學生、高中生以及中職生群體當中,用以改善、提高大學及高中新生的適應能力、時間管理、人際關系、自我認識以及增加心理資本等領域。但目前針對中職學生的人際交往類問題研究較少,沒有統一的具體輔導方案,仍需不斷的實證研究。
已有研究發現,團體心理輔導是改善中職生人際交往不良的有效途徑。因為團體輔導有其獨特的針對性及實效性。團體心理輔導對解決中職學生人際交往不良的問題發揮如下作用:
3.1 溫馨和諧的團體氛圍為增強中職學生的安全感
團體具有目標性,大家因為一個目標而聚在一起,朝著相同的目標共同努力;團體具有包容性,在這個團體當中,學生彼此互相尊重,尊重不同的觀點,包容不同的個性;團體具有保密性,學生彼此遵守保密的原則,學生可以公開自己所有的想法,暴露自己的缺點。團體的特性營造出溫馨和諧的氛圍,中職學生的歸屬感和安全感得到滿足,增加彼此的信任感,從而進行更深層次的自我探索分析。從團體中得到的歸屬感和安全感擴散到學生所處在的團體當中,獲得認同感和歸屬感。
3.2 積極關注是中職生完善自我認識的重要前提
積極關注是指在團體輔導過程中對學生的言語和行為的積極面予以關注,從而使學生擁有正向價值觀。給予學生足夠的積極關注,學生在這個團體中能夠體驗到被認同、被接納,更好地激發個人的潛能,增加自信心,減少對自己的負面評價及情緒體驗,豐富和完善自我認識,建立新的自我認同模式。每位學生學會用積極的態度去關注他人,自動識別負性思維,打破刻板印象和偏見,改變對他人的態度,有利于調整和建立與他人的關系。
3.3 體驗式教育增加學生人際交往的實踐
團體心理輔導是體驗式教學,每次活動由主題游戲和學生分享兩個部分組成。中職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參加游戲,在有趣的游戲中體驗溝通的魅力,發現自己的美麗,尋找與他人的默契;游戲過后的分享,是更加深層次的自我剖析,是從不同角度的探討和認識事件,了解事情的兩面性以及他人眼中的自己。團體輔導的體驗式教育模式增加了學生彼此之間溝通的機會,學生會抱著改變的愿望去積極模仿適應行為,在小團體中建立的人際交往模式可以帶入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中。
3.4 培養人際交往能力,改善人際關系
在團體中,中職學生能夠學會關于人際交往的小技巧,學會傾聽他人的聲音、接納他人與自己的不同、欣賞和贊揚他人的美麗與成就、尊重他人的努力和汗水。團體心理輔導以更為方便的交往形式,以促進整個班級體的溝通和交流。團體心理輔導的時間限制性,可以使輔導向外延伸,為學生留課后作業,讓學生將虛擬訓練與真實情景相結合,人際交往是一種行為,只有在行動中才能得到培養和提高,養成主動交往的習慣,得以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課后作業的反饋在下次團體輔導中可以進行公開的談論,成員可自由觀察、分析,相互學習、交流經驗,獲得直接、間接的勸告,從而改善社交技能與技巧,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越來越值得人們關注,而人際關系敏感、人際交往不良是目前中職學生面臨最困惱的問題。學校應繼續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培養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利用體驗式的活動、持有積極的態度、營造穩定和諧的氛圍向中職生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改善中職學生的人際關系,增加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為社會培養具有扎實專業技能、高情商的人才。
[1]潘奕辰.團體輔導——改善地方高職生人際交往不良的新途徑[J].魅力中國,2009,89:210-211.
[2]陶利琴.中職生人際交往狀況調查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3]王麗娟.團體輔導對中職新生心理健康及適應性的干預[D].蘭州大學,2014.
[4]滕妍,馬躍,李雪飛.團體輔導對高中生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研究[J].科教導刊,2012:29-33.
[5]陳禮翠.17例人際交往困惑中職生團體心理輔導效果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0,28(17):148-149.
(編輯 趙欣宇)
The Influence of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on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LI Yan
(Mechanic and Electric Department, Shenyang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chool, Shenyang 110122, China)
With the rapidly promoting education reform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orientation and attitude brought by social development and flow,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problem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obvious. The wors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has become one of big issues for a large number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It will affect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y level.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the study on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has been increasing.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has a promoting effect on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2016-06-21
李炎(1968-),女。滿族,河北平泉人。沈陽市信息工程學校高級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G712
B
1672-0601(2016)10-008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