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峻嶺,李鴻明,文 周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東莞 523808)
?
高職包裝技術與設計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研究
張峻嶺,李鴻明,文周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東莞 523808)
摘要:包裝技術與設計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是以企業的實際設計項目為平臺,由企業指導教師參與項目實踐過程的教學指導,使學生的設計成果直接轉化為實際產品包裝,實現職業崗位零距離對接。此模式著力于提升學生創新技能和職業綜合能力訓練,將人才培養目標與社會的現實需求高度契合,凸顯高職的人才培養特色。
關鍵詞:包裝設計;工作室制;教學模式
0引言
在歐洲,通過“工作室制”教學模式來培養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已獲得世界普遍首肯。他們的設計類專業采用真實訓練項目、實際生產設備操作、實際工作環境教學的“教學工廠”式實訓基地,對我們有著很大的參考價值。
目前,我國在高職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應用方面的研究還比較薄弱,缺乏整體的理論和實踐框架,也沒有高職院校對包裝技術與設計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具體和系統的分析與研究,現有的相關高職院校的實踐也屬于初步的探索階段,缺乏相應完整的實證研究。
1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現狀
1919年,德國魏瑪建立的包豪斯學院,開創了設計類專業現代教育的先河,其“知識與技術并重,理論與實踐同步”的教育體系至今都深深地影響著世界設計教育。在歐洲大多數設計專業的教學多采用工作室制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是將現實實踐項目融入課堂教學,營造真實的生產環境,工作室也有專業教師與專門的技術人員負責學生教學指導、設計方案指導、問題解答等。
現代設計教育在發展中傳承了包豪斯學院的工作室制教學的理論體系,大多數歐洲職業院校在實踐教學環節的專業課程教學,都結合企業實際生產設計案例項目來進行,教學模式的核心就是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這種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廣泛應用使得歐美的設計水平在世界上一直處于領跑地位。我國高職教學在借鑒歐美設計教育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基礎上,也就設計專業在工作室制教學模式方面進行了一定的理論研究、實踐探索。
2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特點
2.1創新教學模式
同舊的教學模式相比,工作室教學模式在基礎知識培養上差異不大,在此基礎上,工作室制教學模式以實際項目為載體,將基礎知識通過實踐訓練得到升華與鞏固,使學生在實踐項目的訓練中提高專業技能,學生的學習成果以產品實物或模型的形式展示出來,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體會到知識的價值。
2.2激發學習興趣
工作室制教學模式使學生直接參與到企業的產品生產的過程中,通過實際產品的包裝設計與制作,激發、培養對專業學習的興趣,并在學習過程中鍛煉、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
2.3優化教學資源
工作室制教學模式使課程教學項目化、具體化。在教學中,企業真實的設計案例通常為當今最流行的設計創意與最先進的包裝制作技術,有利于學生設計創意、專業技能、綜合知識的提升。在工作室中,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與組織者,依托企業的實際項目使得校內外教學資源得到整合利用,使得學生接觸社會流行的最新的設計理念和技術,培養與時代需求同步的技術人才。
2.4提升技能
教師和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通力合作,學生的專業技能與老師的專業知識都得到了提升。老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及時發現學生的興趣與特長,進行重點培養。在項目實施的工程中,學生隨著自己的專業技能的提升,自信心與成就感也逐漸得到提升。同時,在工作室制項目教學中,對于企業帶來的合作項目,老師也能及時接觸最先進的設計理念,準確把握設計發展動態,實現教學與實際的緊密結合。在教學團隊中,老師與學生的創新設計理念、設計技能都得到提升。
3包裝技術與設計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方法
包裝技術與設計專業培養面向包裝行業,適應生產一線技術需要,具有設計包裝裝潢與造型、包裝結構等能力,符合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需要的發展型、創新型的高級技術技能人才。主要學習平面基礎設計、Coreldraw、圖形圖像處理、包裝裝潢與造型設計、包裝CAD、包裝結構設計等課程。契合人才培養目標,包裝技術與設計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總體設計思路應為:(1)修訂教學大綱,調整課時安排,對課程教學體系進行調整以適應工作室制教學;(2)將企業真實項目、客戶的真實需求,按照教學目標,經過篩選后作為教學項目進行教學設計;(3)按照企業部門的設置形式,設置工作室的部門配置,分配工作室內部部門的崗位職責,配備工作室部門所需要的軟硬件;(4)結合設計項目開展教學,將基礎知識融入項目設計的全過程;(5)完成項目設計任務后,進行前后過程性檢測結果的比較和分析總結,評價教學效果。
包裝技術與設計專業工作室制教學的實施過程:
3.1理論知識
基本的理論知識、設計方法需要老師在項目設計之前進行集體講授,這也是所有崗位學生都要學習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也是從事專業工作必須了解的基礎知識。這一階段學習的目的,就是掌握包裝設計的基礎理論知識,了解包裝設計的基本理念,發現、挖掘學生的專業特長與興趣點,為選擇發展方向做好準備工作。
3.2準備階段
包裝技術與設計專業是工程與藝術結合的專業,工作室制教學主要是為了提升在創新創意設計方面有專長、有特長、有愛好的學生的設計技能而實施的教學模式。工作室實行雙向選擇,學生依據自己的專業特長選擇加入工作室,負責工作室的專業教師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狀況,通過創新設計能力測試對學生進行選擇。
3.3教學實施
包裝設計工作室直接承接校企合作單位的生產設計任務,聘請企業指導老師共同討論設計方案,指導設計任務,根據教學安排選擇設計項目,將包裝設計項目列入實訓教學計劃。專任教師將教學實施中的任務進行分配:按照企業的部門設置形式建立工作室的部門,將學生分組編入各個部門,將不同的設計任務交給不同的小組(部門)負責,每個部門分別負責項目實施中不同的任務和階段,學生可以在一個設計任務中完成不同的包裝設計項目,或者多個設計任務的實踐訓練。
3.4確定設計方案
設計項目確定后,指導老師下發教學任務,指導學生收集設計資料,構思設計方案,方案由學生完成設計,經小組討論、老師指導后確認方案。學生將調查、搜集、參考的資料充分討論,各個小組分別完成各個設計任務,形成分析報告,提交給項目的指導老師;指導老師與企業設計師對分析報告進行討論,提出修改意見,再由學生小組重新修改,最終形成設計方案。設計方案要求科學合理,符合當今流行的設計理念,設計思路新穎,設計內容與產品緊密關聯,版式設計結構美觀。
3.5生產設計
設計方案完成后即開始生產設計,包裝設計工作室教學成果要求以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在產品的設計過程中,學生的創意思維、軟件的應用、尺寸的計算等綜合技能得到了提升。校企雙方的指導教師以輔導教師的角色參與在整個包裝設計生產階段,培養的重點是學生包裝設計能力、操作能力和現代設計理念,通過這一階段,學生的創新能力會被充分發揮出來。
3.6考核階段
包裝設計最終完成后,進入教學的考核階段。企業指導老師和專業教師按照客戶需求與現代設計理念,對學生實際的教學成果進行檢驗考核。檢驗標準側重于考察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包括材料的選擇、尺寸的計算、盒型的規格、成型的方法、色彩的應用、文字的布局、造型結構、圖案的文化藝術性等。
4包裝技術與設計專業工作室制教學管理模式
工作室制教學是通過校企雙方共同合作完成教學的,工作室就是模仿企業的機構設置和崗位要求來進行教學活動的場所。在工作室制教學管理中主要考慮的問題如下:
4.1負責人分工設計
工作室的負責人分工設計是進行工作室制教學設計中首先要明確的,負責人負責項目的宏觀把控,參與工作室組織管理。每個工作崗位的職責分工在整個工作室制教學運行過程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崗位分工是否合理、是否考慮學生的專長、學生是否能勝任崗位職責、崗位分配是否科學,直接影響到項目能否順利向前推進,也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工作室的工作崗位包括計劃、開發、設計、生產,從設計理念到產品的崗位,各個崗位的工作對負責人的要求不同,一定要選擇合適的學生負責。
4.2工作室的空間布局
工作室的空間布局要求體現包裝設計的理念,符合工作流程的銜接,具有科學性、時代性,能充分體現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同時也是包裝設計專業設計理念的一種對外展示。隨著包裝設計的現代化,具有時代氣息的工作空間布局逐漸發展為由局域互聯的網絡平臺,電腦與輸入輸出設備成為工作室的主要硬件配置。成立包裝設計工作室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學生的設計能力、提高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實現真實的產品設計流程與設計環境,培養具有實踐水平和高技能的現代包裝設計人才。包裝設計工作室模仿企業但又不等同于企業,其布局與配置以服務教學為宗旨,滿足教學需要即可。我們的包裝設計工作室共設置辦公區、設計區、生產區、展示區和服務臺五個部分,其中設計區以設計專用電腦為平臺,完成前期的結構設計、裝潢設計等工作。展示區是體現工作室教學成果的展廳,工作室的教學成果及產品都分組放在展廳,可以展示工作室所有的教學成果。生產區主要為紙包裝打樣、切割,配置紙盒成型設備、3D打印設備。
5結語
工作室制教學模式實現了教學與生產的零距離對接,融教、學、做于一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參與產品包裝設計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對設計的創意、設計的流程、包裝的生產工藝過程都有了清楚的認識,同時也將產品制作出來,增加了成就感。在每個崗位上的同學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設計任務,增進了合作意識,培養了團隊精神。學生在每個崗位上培養了不同的能力,同時崗位的互換,使得每個學生都實現了對整個設計生產流程的技能提升。
工作室制教學模式是高職院校包裝技術與設計專業營造真實職業環境,與生產無縫對接的有效途徑,使學生真正參與到設計——產品——商品這一過程中,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完美結合,是教、學、做一體化教學的具體實踐,實現了人才培養目標與企業的現實需求高度一致,凸顯了高職的人才培養特色。
參考文獻:
[1]華玉亮. 設計工作室制項目教學的探索[J]. 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8(06).
[2]陳新,易希平. 項目工作室制教學改革探微[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22).
[3]王剛. 基于工作室制的“應用型”工業設計人才培養的實踐探索[J]. 藝術生活(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13(02).
[4]聶守宏. “工作室制”下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模式的構建——以中原工學院本科教學為例[J]. 美與時代(上旬),2014(07).
[5]左艷麗,李俊霞. 高職動漫專業“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河南農業職業學院為例[J]. 河南農業,2014(12).
[6]陳桂珍,刁玉琦,唐麗麗. 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研究[J].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2).
[7]陳桂珍,倪懿,刁玉琦. 農業職業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2013(06).
[8]葉林心.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探討[J]. 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06).
[9]鄒羚. 政企校背景下基于“雙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探索[J]. 當代職業教育,2012(06).
[10]趙輝. 論高職高專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J]. 才智, 2012(19).
[11]張翠敏. 工業設計教育中工作室教學模式的認識及反思[J]. 網絡與信息,2012(03).
[12]張翠敏. 工作室教學模式在高校工業設計專業的應用研究[D]. 沈陽師范大學,2012.
(編輯文新梅)
Researching on “Studio System” Teaching Mode of Packaging Technology and Design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ANG Junling, LI Hongming, WEN Zhou
(Dongguan Polytechnic, Dongguan 523808, China)
Abstract:The “studio system” teaching mode of packaging technology and design major takes the actual design project of enterprises as the platform, which is guided by the enterprises instructors participating in the project practice process. So that students’ design results can be directly changed into actual product packaging, to realize the post zero distance docking. It focuses on improving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and the vocational comprehensive ability training, combining the target of talents training and the social realistic needs highly, and highlighting the features of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training.
Keywords:packaging design; studio system; teaching mode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碼:1672-0601(2016)04-0044-04
作者簡介:張峻嶺(1976-),河南南陽人。碩士,副高級職稱。主要研究方向:包裝專業的教學和研究。
基金項目:1.2014年廣東教育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培育項目:高職包裝技術與設計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研究(粵教高函[2015]72號)。2.2015年度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校級質量工程教學改革項目: 高職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編號:JGZD201528)。
收稿日期:2015-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