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占學
(河北省圍場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
淺談初中語文課堂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陸占學
(河北省圍場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學習策略。但目前的小組合作學習仍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著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從初中語文課堂合作學習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出發,深入思考問題的成因,并提出切實可行的相應對策。
初中語文 小組合作學習 實效性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小組合作學習“忽如一夜春風來”,語文課上“千樹萬樹梨花開”,學生們似乎真的解放了手腳,張揚了個性,他們成了課堂的主角。而教師要么升為“導演”“策劃”;要么“淪為”“配角”“看客”。于是乎,小組合作“好、好、好”,合作探究“妙、妙、妙”,每節課堂真熱鬧。在這種沸沸揚揚的課堂教學“繁華現象”的背后,我們是否從中看到隱藏的諸多問題?怎樣的合作才是最有效的呢?
合作學習已經推進多年了,也可以說我們的合作學習已經進入了向“神似”發展的階段。但目前的現狀是課堂上許多合作學習有效性很低。有時候學生還沒有真正進入學習狀態,就草草收場,課堂氣氛看似很活躍,其實思維含金量很低;看似全員參與,實際上是優秀學生一統“天下”,學困生“袖手旁觀”,匯報時當然也是小權威的“高見”;有的學生不會傾聽,不會合作,課堂幾乎處于失控狀態。教師缺少組織教學的策略,完全忽視了如何提高合作的有效性指導。
(一)教師方面
1.教師預設不足。一是合作時機不當。新課改以來,為了追求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教師不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實際,盲目地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二是合作內容不當。太簡單太難的問題都不適合用來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不是用來偽裝新課程的道具。
2.教師調控不力。一是沒給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時間和合作時間;二是教師沒有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中去;三是忽視合作學習中的生成材料。
3.教師評價不科學。對學生的思維過程,合作參與的程度,合作意識等缺乏應有的關注;注重了表揚激勵評價,卻忽視了明確問題所在的警示評價:教師評價時最多的是“好極了”“你真棒”之類的媚俗之語。
(二)學生方面
一是分組不均衡;二是合作不落實;三是規則不明確;四是被動去合作。在操作過程中的種種缺失,反而挫傷了學生求知的積極性。學生被動合作得多,主動合作得少。
(一)教師方面
1.精心預設合作內容。要對合作的內容精心準備,對文本、學情有清楚了解,知道學生可能在哪些地方有疑問,需要合作解決問題的整合和呈現的時機亦要精心選擇,多設幾套預案。
2.準確把握合作時機。什么時候合作,什么時候不需要合作,是一個重要但又難以把握的問題,這就如炒菜的火候把握一樣。教師還要密切關注學生的思維動向,要敏銳地把握合作契機。
3.要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后,應給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時間,使學生對所探究的問題形成初步的認識,或知道其要求,或明確其方法。只有先個人思考后,才有小組合作的實效。
4.親自參與,關注學習過程。在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合作探究的同時,老師決不是“觀眾”,應融于討論之中,巡視指導,有針對性地作一些輔助工作,還應指導小組成員學會傾聽,學會分享,學會融合。
5.科學評價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評價學生在小組活動中的行為表現、合作精神、參與程度以及學生在活動中情感、態度、能力的生成變化,這樣有利于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二)學生方面
1.幫學生養成高效預習的習慣,為有效的小組合作奠定基礎。語文課堂少不了品讀,感悟,玩味,思考。我們要倡導在自學、自悟基礎上的各種形式的合作學習,通過互相啟發,共同探究,培養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學生在自學預習過程中,不僅要自主解決課文生字、新詞、重點句子,而且要對課文有一個客觀的整體把握和主觀的主題感悟。
(1)指導學生感悟文段意思。學生在解決了基本的閱讀障礙后(字的讀音、詞的理解,有的詞要放在文段中具體語言環境中理解),應思索課文整體上講了什么,也就是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2)指導學生聯系單元主題、課文主題感悟寫作目的。學生弄清了課文內容后,引導其從單元、課文主題上思考,作者想表達的是什么?贊揚、批評、喜歡、厭惡、鞭撻……只有從主題上從思考,才能明白作者的意圖。
2.合理編排學習小組,明確組內分工,交給學生必備的合作技能。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基本單位進行教學活動的,構建合作學習小組是進行合作學習活動的組織前提。合作學習小組在構成上要根據每組成員的性別、性格、成績、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結構進行組間平行微調,使同號的組員實力相當,組際之間的綜合水平基本平衡。這樣構建的合作學習小組“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礎,而組間同質又為在全班各小組間展開公開競爭創造了條件。
3.注重學生合作過程的巡查,教師要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并作出指導。在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應當從講臺上走到學生中間去,在組間巡視,對各個小組的合作進行觀察和介入,對各小組合作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教師還應針對學生合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時有效的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合作技巧,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4.強化合作學習的評價機制,豐富評價手段增加評價效益。教師還要豐富評價手段,轉變評價主體,更多地將評價主權還給學生,采用小組自評、組間互評的形式促進評價效益的最大化。教師可組織小組自評,在這個小組自評過程中,學生將小組作為一個整體加以審視,意識到每個人在小組集體中的作用,意識到集體的事需要大家的合作,意識到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要從集體的利益出發。這些都有利于提高學生對合作內涵與價值的認識,有利于他們形成積極的合作情感和堅定的合作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