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漣
(山東省青島包頭路小學)
展現才華,快樂成長
——小記班級創新活動
◆姜 漣
(山東省青島包頭路小學)
班級活動是最有魅力的德育,班級活動是德育的最佳途徑。我的體會是六個字,“熱愛”“研究”“創造”——“熱愛”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情懷;“研究”是一種方法,更是一門學問;“創造”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責任。
班級活動 針對性 開放性 知識性
提到班級活動創新,這使我想起了天津市的張萬祥,他說班主任應該做到六個特別:“特別有愛心,特別有學問,特別有修養,特別有智慧,特別愛讀書,特別愛思考?!惫ぷ鳟斨?,我就感到:班級活動是最有魅力的德育,班級活動是德育的最佳途徑!
(一)什么是班級活動
我認為,班級活動是由班主任指導的,以班級為單位的,有組織地開展的教育教學活動。對這個定義做一個解讀:首先,“是由班主任指導的”,這強調了班主任的主導地位。班主任對學生一定要起到一種積極的引導作用,應該實施積極、有效的教育。這是有別于任課老師指導的教學活動。第二,“是以班級為單位”,突出班級這一集體形式,明確了要以學生為主體,有別于部分學生或少數學生自發開展的活動。第三,“有組織地開展的”,強調了班級活動的教育性和計劃性。第四,我們說它是“教育教學活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教學是從屬于教育,但是,現在我們為了強調在內容的選擇上有更大的空間,我們可以更多地思考如何來把活動搞好。
(二)班級活動的分類
班級活動的分類標準不同,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從上課的時間來進行分類,有兩類,一類是在班會課進行的,叫“班主任課”或“班級活動課”;另一類,是在班級活動課外,開展的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今天重點談的是在班會課的時間里面,如何進行有效、積極、有利于學生素質提高的教育。
(一)針對性
班級活動要設計得好,一定要注意它的針對性。在不同的年級,開展具有年級特點的活動時,我認為應該注意這么三點:第一,抓年級的常規教育;第二,抓年級教育的重點;第三,結合年級的實際。我覺得我們現在這個階段有很顯著的兩個特點:一個是積極向上、爭強好勝;另一個是逐漸減弱的依附心理和不斷增長的自主心理。根據這樣的特點,在活動當中,我覺得應該比較多的舉行競賽活動。因為通過比賽,學生積極向上、爭強好勝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同時,很多的活動,我們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讓學生來做主持人,讓學生來進行思考的,培養和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我們在設計活動的時候,應該體現“活”的特點,應該體現“動”的特點,讓學生更好、更積極地來參與,消除德育教育活動中的各種困惑。
(二)開放性
開放性,應該注意形式上的開放。我們要有意識地變封閉的課堂為開放的課堂,邀請大家來參加。
第一,向校內開放。同年級可以就一個主題一起來開展,也可以邀請高年級的學生來為本年級的學生做一些介紹。
第二,向家庭開放。我認為是兩種形式,一種是請家長直接來參加班級的活動;另一種請家長經常關心班級的活動。比如說,新年聯歡的時候,我們請家長寫祝賀詞,送一個禮物。那么,很多老師可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有些時候家長信寫得不好,感到不會寫,怎么辦?其實在活動之前,先用微信、QQ等跟家長講清活動的主題和主旨,請家長把寫給孩子的信,裝在一個小信封里,上面寫某某同學收,然后裝在一個大信封里面,上面寫丁老師收。裝在小信封里的信,不封口,而大信封把它封好,由孩子帶給我。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呢?這實際上是事先和家長約定好,給孩子的信是讓老師先看的。我把家長的信先看了,把其中精彩的話摘錄下來,讓大家分享。
(三)知識性
班級活動開展得比較多,會不會影響學生的文化學習?其實,開展活動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綜合素質提高了,他的文化學習也是可以得到發展的。同時,活動也應該體現知識性。首先,可以設計與文化學習有直接聯系的班級活動,如學科競賽。其次,開展與文化學習有密切聯系的活動,如有關學習目的、學習方法的指導的活動。再有,開展廣義學習的文化知識活動,如必要的人際交往禮儀知識。另外,即使是思想教育為主的活動,也要注意運用知識的力量。例如,我們開展過這樣一個活動: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我們就介紹一些名人名言,介紹一些名人的事例,用知識的力量來推動學生對道德的追求。
總的來說,我們開展班級活動,要精心設計。精心設計的班級活動,體現了教育的計劃性,形成一個由低到高,由淺到深,呈螺旋式上升的教育格局;精心設計的班級活動,體現了教育的主動性,可以改變“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被動局面;精心設計的班級活動,體現了教育的豐富性,讓學生在豐富的活動中展現才華,快樂成長。現在有句話,叫“關心學生的幸福指數”。我想,“關心學生的幸福指數”應該成為每一位老師的追求。我們從學生的成長當中感受到學生的快樂,我們從學生的快樂當中感受到快樂。
班級活動是最有魅力的活動,班級活動是德育的最佳途徑。我的體會是六個字,“熱愛”“研究”“創造”——“熱愛”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情懷;“研究”是一種方法,更是一門學問;“創造”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責任。
[1]張萬祥.給年輕班主任的建議[G].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