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慶巍
(雞西市職業教育中心,黑龍江 雞西 158100)
淺談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學方法的改革
蘇慶巍
(雞西市職業教育中心,黑龍江 雞西 158100)
摘要:隨著汽車行業的不斷發展,汽車運用與維修企業對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人才的要求也開始改變,這就給培訓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人才的學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將結合現今汽車行業發展和中職學生的特點,對中等職業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革進行交流。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方法改革;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
0引言
為了更好地發展中等職業類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使培養的學生能夠真正符合企業人才要求,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教學方法必須隨著企業的實際工作情況而變化,課堂的性質也應該一改往日的教學模式,使之適應現在中等職業學生的特點,使學生從被動地接受,變為主動地攝取。
1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學改革的背景和依據
1.1產業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汽車產業得到迅猛發展,汽車制造加工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特別是近十年來,我國汽車工業生產銷售量持續攀升,僅2011年全年總銷量就超過了2000萬輛,使我國繼續保持世界汽車生產和銷售第一大國的位置。與此同時,汽車不再作為可望難及的奢侈品而走進尋常百姓家,成為人們出行的主要方式,我國正在進入到一個汽車擁有率迅速上升和更新周期日漸縮短、換代速度日益加快的時期。國務院《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國發[2009]5號)和《黑龍江省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綱要》中明確指出,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產業鏈長、關聯度高、就業面廣、消費拉動大,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正是由于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和汽車生產量、保有量的急劇增長,極大地帶動了汽車裝配、維修、檢測、養護、救援、營銷、信息咨詢等相關行業的發展,促進了汽車行業價值鏈的不斷延伸,使得汽車服務行業的地位變得越來越突出。
1.2社會需求
據調查統計,截至2011年3月,全國汽車保有量1.14億輛,黑龍江省汽車保有量為216.5957萬輛,雞西市汽車保有量11.5萬輛并以每天60臺的速度飛速上升(車輛管理所統計的上牌數據)。伴隨汽車保有量的擴大,汽車故障診斷和維修的企業大幅增加,汽車維修業作為汽車服務業的縮影,在產業規模和利潤比重上均處于高速發展時期,必然產生了對汽車運用與維修、汽車養護類人才需求的急速增長。僅從雞西地區目前情況看,汽車維修企業急增到182家,營銷企業增加到37家,從而導致維修人才缺口擴大, 所以加快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建設是行業產業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
在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下,汽車行業成為我國國民經濟各行業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也是最先接近國際水準的行業之一。只有一定理論或僅能從事簡單勞動的學生已遠遠不能適應汽車行業生存發展的需要。因此,對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進行教學改革,為汽車行業輸送高規格的中等技術型應用型人才是我們的歷史使命和艱巨任務。
2當前中等職業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普遍特點
2.1學生特點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群體,由于特殊原因造成他們普遍存在基礎較差,基礎學科能力不過關,目標不明確,信心不足,容易抱團形成個別性團體,自我約束意識不足,具有較強的表現欲望等問題。雖然他們有諸多不足之處,但他們智力發展并不差。尤其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他們的思維敏捷,實際操作能力較強,對新事物、新觀念容易接受,適應性強。
2.2教材特點
現在大多數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還在沿用原有教材,教材內容相對落后,內容結構不夠合理。例如:《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其中還占用大部分篇幅講解化油器,而事實上汽車行業由于環保的要求,化油器已經淘汰了,這種陳舊的知識,怎能還在講?
3改革的現實迫切性與意義
汽車行業的發展,為我們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帶來了很好的機遇。但現代汽車技術的飛速發展,也給我們帶來了挑戰,特別是中職學校,學生既要學習理論知識,又要訓練操作技能,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模式不能有效突出動手能力訓練,不能培養出符合現代企業需求的實用型技能人才。通過企業調研不難發現,我們現今存在的問題還很多,例如: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率低,操作技能不高;訓練項目與企業實際生產項目脫節;教材陳舊,教學方法落后等。所以,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培訓出來的人才無法直接進入企業工作。
綜上所述,中等職業類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想要培養出企業信得過的人才,教學模式應該從根本上進行改革,使之符合地方企業的需求。
4改革的目標分析
說到改革首先要考慮的是,我們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就個人觀點來看,我認為中等職業類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應該是培養從事汽車服務行業的技術工人及生產一線的工人,主要就業地點應該是學校所屬區域及周邊區域,個別優等生可以經過一段鍛煉后,進入相應的管理崗位發揮作用。汽車專業的人才培養,應該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按照國家中等職業培養的基本要求,高標準、高質量地把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學生培養成有能力、有素質、有方法的高質量人才,形成與企業的無縫對接,實現企業愿意要、搶著要的供不應求的專業特色。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學改革的目標,就應該是為這一總體目標服務,打造一個既符合企業用人要求,又能使學生學得會、學得懂、愿意學的新型教學體系,從而培養出滿足企業要求的實用型技能人才。
5教學方法改革內容
首先,既然我們要培養出符合企業用人標準的人才,那么我們的課程授課內容一定要加入企業實際工作項目,從中分離出我們所需的內容,將其融入到我們的課堂中,讓我們所教的變為企業需要的。其次,企業對員工的素質要求同樣是決定員工命運的主要依據。所以,教學內容除了注重學生專業技能培養外,還應該加入企業所需的決定員工成長空間的社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決定工作效率的方法能力(故障檢查、保養與維修方法的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等)。再次,還要考慮到學生是否能接受、能學懂,為此我們應該讓課堂的環節更加合理化,避免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力,將他們自己可以搞懂的問題還給他們,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學習、分析,得出他們的結論,這樣我們既解放了學生也解放了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避開死板較真,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應該是我們所關注的,而并非最后的那張試卷。具體內容如下:
5.1案例教學法
根據中職學生特點,我們采用了以工作案例(情境)為課程先導的案例教學法,即選擇企業中最為常見的維修項目,作為一次課的開始,通過實際案例的推出,在提高學生學習欲望的同時,將學生帶入到一種解決問題的模式中去,使學生從傳統的“要我學”的狀態轉變為“我要學”的狀態中去。
5.2培養三項能力為教學的總目標
企業除對員工要求具有一定的專業能力以外,還對其他很多方面也同樣有很高的要求,例如合作能力、環保意識等。教研組經過研討,將企業要求的綜合能力劃分為專業能力、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三項,所以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新的教學模式,將以培養學生這三項能力為教學的總目標。
5.3吸收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方法
我們應該吸收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方法,例如德國先進的行動導向教學方法,將行動導向的六步作為汽修專業教學過程中的主要工作步驟,使教學方法更加合理化和系統化。為了使學生學習更加具有目的性,在六步教學過程中,采用引導文、仿真、頭腦風暴、微課等多種教學手法。
5.4改革考試模式
根據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特點,本專業將學生的考核方式作出了細致調整,將原來的一張紙決定終身的考試形式,變為兩項考核模式,即過程考核與最終考核兩項考核模式,其中過程考核主要考核學生日常學習中的行為習慣和課堂任務完成率,占總成績的60%;最終考核中包含理論考核與技能操作考核各占20%。兩者相加即為學生學習的綜合成績。
6教學改革措施
為達到我們的教學要求,除教學內容需要更改外,其配套設施、師資、教材等都應配套進行,具體建議如下:
6.1大力開展校企合作
為開發教學資源,必須大力開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內外實習基地,使學生看到的實際案例貼近企業。
6.2加強實訓室建設
為了更好地實現新的教學模式的應用,應該加強實訓室建設,例如:汽車發動機、底盤、電器等實訓室,汽車銷售模擬等,還應該建設仿真模式實訓室和完善數字化教學資源庫。
6.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學模式的實施主體是教師,所以對教師的培訓必不可少。應該將教師送進維修廠實踐學習,送到高校學習,聘請企業專家、高校專家作講座等,多方面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
7結語
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最終培養的是學生,受益的是企業,這需要打造出高質量的教學體系和師資隊伍。教學作為專業人才培養的主體,我們應該將其做強、做好,做到企業用人舒心、家長送人放心、我們育人安心。
參考文獻:
[1]符小澤.汽車整車維護與檢修[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4 .
[2]劉峰.汽車電氣設備拆裝與維修實訓[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1.
[3]朱軍.汽車噴漆常見維修項目實訓教材[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9.
(編輯馬海超)
The Discussion on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Method in Automobil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Major
SU Qingwei
(Jixi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Jixi 1581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utomobil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enterprises also begin to change. It is a new challenge to schools that cultivate talents majored in automobil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By combining the current automobile industry’s develop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something about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mode in automobil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major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Key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 automobil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major
收稿日期:2015-11-20
作者簡介:蘇慶巍(1981—) 黑龍江雞西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職業教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8.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碼:1672-0601(2016)05-0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