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春玲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機械制圖課型創新的實踐
路春玲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摘要:在機械制圖項目化教學實踐中,從主體維度、時序維度和情境維度三個方面進行了課型創新,實踐表明新課型有效改善了學生的學習態度,提高了教學質量。
關鍵詞:課型創新;機械制圖
0引言
高職院校在課程改革中如何繼續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創新與課程模式相匹配的課型,真正實現課程改革設定的目標,是高職院校又一需要攻克的重點。
1課型的概念、特點及創新方法
課型是上課具體形式的種類。從深層次的概念來說,課型是教學過程中各要素相互作用的一種相對穩定的組合關系,是由要素、結構與功能三者組成的一個系統。課型具有三大特點, 分別是指向性、穩定性、匹配性。對于以“做”來設計的高職課程模式,活動教學應是其較為適配的課型。高職教學重點是如何將工作過程的要素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并將所有要素進行合理搭配。高職課型創新要重點解決好工作人員、工作行動和情境三大問題,可從主體維度、時序維度、情境維度三方面來調整它們的結構。[1]
2高職機械制圖課型創新的實踐
2.1主體維度方面
要真正做到“學生主體,教師主導”教學模式,教師首先要做好宣傳工作。面對剛剛脫離高中式學習的新生,要告之什么是項目化教改,如何配合教師實施。要引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要拿出一套實用的機制,約束和逐步規范學生的學習習慣。采用分組競爭制來實施項目化課堂教學是一種有效方式,組建學習小組,指定或推薦學習和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任組長,組長負責組織本組的合作學習。[2]在執行每個任務前,先下發“項目(任務)實踐評價得分表”,將序號、組員信息等填寫好。
每一個任務完成后,教師根據實際情況給出繪圖、讀圖及標注尺寸等相應任務的評價方法和評價標準,組織學生按要求給出自評、互評成績,然后上交任務結果及評價表,教師當堂評價或課后評價,最后生成本次任務的總評成績。
教師主導作用體現在不怕麻煩,勇于課型創新實踐,在教學過程中打破傳統式的“線性”教學,積極嘗試在認可學生基礎差、學習能力不足的實際情況下,循序漸進地設計教學行動方案,把整個教學過程分解為一個個具體的、低臺階的的行動過程。學生主體地位要求學生不僅要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要準備自我及給他人評價的能力,當然這些能力對新生來說具備不足或不具備,需要教師逐步激發與培養。
2.2時序維度方面
機械制圖課程對知識點的講解仍然過多,拘泥于傳統的“五階段”課型時序。如在讀視圖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不講解方法和步驟,而把課堂設計成具體的作圖活動,先補畫簡單體的第三視圖。實踐表明,這樣的基礎練習對當前高職學生來說,并不簡單。所以,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做出工作行動方面的時序調整,以降低學生的學習臺階是很有必要的。當學生能夠達到熟練完成后,再補畫較復雜些的組合體三視圖。實踐表明,將分組責任制和競爭制引入高職課堂,切實提高了學生的讀圖能力。課堂上精講,能夠擠出更多時間開展有實效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體驗和總結出讀圖的方法和步驟。
如在開展標注組合體尺寸的教學中,可以設計一些低門檻的、易于學生入門、便于評價的、類似競爭性的活動。具體做法是:先標注簡單形體的尺寸,并填寫分析表格相應欄,如下圖(a)、(c)所示,然后標注組合體的尺寸,如圖(b)所示。填寫表格是為了規范初學者的思維方法,訓練學生的思維順序。

標注組合體視圖尺寸的教學項目活動
評價活動可開展組與組之間競爭,將競爭機制有效地引入課堂。[3]對機械制圖的整個教學來講,可以自始至終、循序漸進地開展關于標注與識讀圖樣的尺寸、繪制與識讀圖樣的任務,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質量。
2.3情境維度方面
學習情境要模擬出實際的工作情境有一定的困難。然而可以將崗位實境下的競爭意識及必要的承受競爭壓力的能力引入課堂中,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并注重培養與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為融入社會、立足社會、參與市場競爭打下基礎。始終將分組責任制和競爭制引入課堂,開展好學習結果評價活動,是課型創新能否有效的另一大關鍵點。
3結語
總之,課型創新是一項系統工程,還需要在方案設計、教學管理、人事分配、考核評價等方面制訂一系列的管理配套制度。
參考文獻:
[1]壯國楨.高職課程改革與課型創新[J].職教論壇,2014(9):71-73.
[2]劉玲,謝勍,向占宏.在高職高專教學中引入分組責任制和競爭制[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7(6):46-47.
[3]吳仕筠.在教學中引入競爭活動的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01(9):42-43.
(編輯趙欣宇)
Practice of the Innovation of Mechanical Drawing Course Types
LU Chunling
(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Mechatronic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164, China)
Abstract:In teaching practice of mechanical drawing project-oriented course, the innovation of course types is made from the main body dimension, the temporal dimension and context dimension. Practice shows that new course typ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words:innovation of course type; mechanical drawing
收稿日期:2016-01-27
基金項目: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院級課題“機械制圖項目化課程建設的總結與實踐”。主持人:路春玲。
作者簡介:路春玲(1970—),女。河南商丘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碼:1672-0601(2016)05-00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