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浩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義堂鎮中心小學)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淺談
◆徐德浩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義堂鎮中心小學)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廣大教師隊伍應當在新課程改革目標的框架下,積極開展教學方法創新和教學內容創新,將生活實踐與數學教學進行有機結合,在教學方式、學習情境等方面提高生活化程度,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獨立思考能力、數學知識應用能力,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
小學數學 教學生活化 措施
從廣義上來說,數學教學生活化就是指根據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已知和掌握,結合生活實際,將社會生活融入數學教學,使學生更加深入地體會和理解數學的內容含義及實用價值。在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基本概念中,包含著兩層意思:數學理論知識的生活化和非數學生活元素的數學化。前者是指在學生已掌握的數學概念、理論的基礎上,將這些知識通過與生活實踐的有機結合,讓學生在生活體驗中更加充分和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并學會在生活實踐中靈活應用數學知識。后者是指導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通過觀察和思考發現數學元素和數學原理,主動、自覺地利用數學思維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提高數學知識的實用性。
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應當根據學生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進行較為枯燥的學習特點,提高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水準。而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能有效地幫助學生通過對已知生活元素的了解而產生聯想、比較,更加充分地理解、體會數學知識和理論。在幫助學生通過與生活實踐的聯系深入了解數學知識的同時,還應當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生活實踐的數學化能促使學生養成帶著數學思維和數學眼光去體驗生活、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使學生自主自覺地將生活實踐與數學理論結合起來,并在兩者之間建立緊密的聯系。
(一)學習情境生活化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學習情境的設置應當盡量超脫教學材料和教學內容的局限,在日常生活中發掘情境資源,使其能充分體現數學知識的應用條件和學習目的,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幫助其將理論轉變為技能。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選用上,教師也應當將數學學習與生活實踐進行緊密結合,使學生能夠在生活中發現問題、在學習中體會生活,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應用技能。例如,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認識人民幣》,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除了教導學生認識、分辨人民幣的面值,還可設置生活情境,讓學生充分理解、體會這一流通貨幣的概念和用途,比如讓學生說一說在生活中都有哪些場合需要用到人民幣,并引導學生回憶購買文具、購買食品、在游樂場玩游樂項目等分別花了多少錢,從而使學生理清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二)教學方式生活化
在小學數學日常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當選取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各種生活元素、自然現象、生活事件等,使學生從生活實際入手,將數學現實與生活現實聯系起來,有效避免學生對數學概念產生陌生感和排斥感。教學方式的生活化在幫助學生掌握基本數學知識的基礎上,更加強調學生自主獲取數學知識、獨立進行思考的學習過程,著重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例如,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師可舉例說幼兒園老師分蘋果給孩子吃,老師先拿出一個蘋果,將蘋果平分為兩半,一半給A,另一半給了B,而B覺得不夠,老師又拿出一個蘋果,平分為四塊,給了B兩塊,這時,C看見A和B都有蘋果,也要求老師分給他,于是老師拿出第三個蘋果,分成了六塊,給了C三塊,最后教師可向學生提問:A、B、C三個孩子誰得到的蘋果最多?
(三)練習設計生活化
在課堂教學方式生活化的基礎上,小學數學練習設計也應當提高生活化水平,將數學練習與生活實踐進行有機融合,把生活實際問題帶入數學問題,使學生在生活直接體驗的基礎上解決數學問題,從而加深對數學問題的理解。要以學以致用為教學目標,將練習設計充分生活化,幫助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領悟數學概念、培養數學思維,并將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轉變為對數學理論的靈活運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應用技能。例如,在教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時,針對長方形面積計算這一課程,教師可讓學生通過計量家中瓷磚、地板的長度和寬度,運用所學的面積計算公式,算出每塊瓷磚和地板的面積,并最終算出總面積,或給定一個總面積,讓學生計算出需要多少塊瓷磚或地板。
小學數學教學是幫助學生打好數學學習基礎的關鍵階段,小學數學教育人員應當高度重視教學方式的管理和創新,提高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水平,從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1]李玉明.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初探[J].當代教研論叢,2015,(5):34.
[2]曹青.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1,(5):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