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鋒
(山東省鄒城市城前鎮土門小學)
小學數學課堂對話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影響
◆王利鋒
(山東省鄒城市城前鎮土門小學)
在信息化的時代,小學數學課堂對話必然會由過于注重知識,逐步走向關注學生、進行開放性對話。旨在探討如何改善課堂對話,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構建起更加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開放性對話能夠促進學生主動探索,師生都能在開放性對話中享受到思維的快樂。師生應成為話語共同體,應重視問題解決的過程,教師應關注學生參與數學結論形成的心智水平,從而形成師生、生生多向度問題對話共同體,在課堂對話中切實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教師傾聽與激勵有助于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興趣。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成為學習的參與者,和學生們一起建設悅納、寬容、生動數學優質課堂。
小學數學 課堂對話 問題解決能力
對話式教學是新課標極力倡導的一種教學理念和教學形式。建立良好的師生對話生態系統對于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問題解決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小學數學課堂師生對話的主要形式大都還是“教師提問—學生陳述”,大量的問題是預設性、封閉性和概念性問題,生成性、開放性和聯結性的問題太少。教師大量的數學教學語言讓數學課堂對話走向了封閉,課堂中學生數學問題的思維水平總體偏低。
數學課本和學生生活就是信息豐富的開放性問題對話的源泉。例如,“三角形內角和”一課時教學,我讓學生分別用量角器量出生活中的銳角、直角、鈍角三角形的兩個角,考考我是否能說對第三個角的度數。我說出第三個角的度數,讓學生再去量第三個角進行驗證。學生驗證后發現和我說的一樣,他們驚異不已,學習興趣濃厚。由此我展開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開放性問題是開放性對話的載體,可以讓學生思維進入更高層次,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我在教倍數時,設計了這樣的練習題:體育場上有鉛球1個,足球3個,籃球4個,乒乓球6個,羽毛球9個,請同學們說出他們之間的倍數關系。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
教學實踐證明,教師開放對話,把思維和話語權轉交給更多的同學,學生和老師都能在開放性對話中享受到思維的快樂,學生也會有超出老師想象的優良表現。
數學教學是教與學的互動,師生雙方在相互交流和啟發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情感體驗,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形成一個話語共同體。師生話語共同體的關鍵是創設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讓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課堂對話中生成。然而在現實教學中,教師往往說得太多,學生參與對話以致達到高層次數學思維的話語機會太少。
師生話語共同體應在師生信任、尊重、合作的基礎上,進行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相互交流、溝通。例如,在學習長度單位時,我為了讓學生認識三百米的長度,我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在三百米的跑道上跑了一圈,邊跑邊告訴學生五十米、一百米、二百米……之后,我啟發學生如何認識其他長度,學生紛紛獻計獻策,并積極行動,學生對于長度的認識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師生話語共同體由一個個鮮活的個體、群體和環境所組成,每一個個體和群體都在對話中進行思維的交流,實現思維的碰撞。師生話語共同體的課堂才能夠彰顯師生雙方生命的本真,充滿活力,師生相互對話,凸顯生命的個性,彰顯主體的多元,綻放生命的豐富多彩。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和學生進行課前對話文本,發現數學問題的意義;導入對話,創設情境,引發師生對數學問題的興趣;課堂師生對話和小組合作討論對話,共同探究問題的意義和解決辦法;小結對話,師生共同評價反思,有效地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
現在師生對話共同體建設還存在許多不足,還不能很好地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因此我們小學數學教師應應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藝術水平,注重數學問題建構、數學課堂對話和數學課堂文化的升華,提高師生語言表達準確性,關注學生參與數學結論形成的心智水平,從而形成師生、生生多向度問題對話共同體,在課堂對話中切實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學生、教材與教師三者之間的對話還應圍繞數學問題的解決,這樣的對話才具有大的價值。我們可以結合生活和教材設計一些思考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然后再開展課堂討論,教師在學生討論過程中,適當地啟發點撥。
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個體,這并不是放棄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在課堂對話中,教師始終是數學問題設計和學生對話學習的引導者。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參與一些高層次思維對話的積極性并不是很高。這就要求我們小學數學教師運用傾聽和激勵點燃學生思維的火把。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為了建設悅納、寬容、生動數學優質課堂對話,我們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成為學習的參與者,與學生們一起分享自己的想法和體驗。在課堂對話的進行過程中,我們要善于運用生動的教學語言、靈活豐富的教學組織手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對話,在學生發表對問題的見解時,我們要用親切的點頭、微笑以及目光等“語言”顯示出我們在認真的傾聽。對于學生錯誤我們要充分理解,對于學生優異的表現要大膽地表揚。按照多元智能理論的觀點,學生的先天素質、后天環境的差異,導致學生之間千差萬別,在表達上也各不相同。但每位學生都具有豐富的內心世界,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鼓勵,特別是學習困難的學生對激勵的渴望更高,我們數學教師應該對每位同學給予充分的尊重。對于學生不成熟的但自己思考的提問和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也應以理解為主,千萬不要進行嚴厲的批評。例如,我在教學中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一條小路有100米長,如果每隔5米植樹一棵,這條路可以植多少棵樹?”班中好幾位同學未經思考就直接答道是20棵。我并沒有批評他們,只是微笑著說:“對嗎?”這些學生思考后,改正了自己原來的錯誤。發自內心的真切期待和鼓勵,可以激發出學生潛在的智慧和才能,可以讓學生更加認真研究問題,仔細分析研究,積極參與討論,提出更有深度、更有價值的問題,并在不斷體驗對話成功的喜悅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許多青年教師和剛參加工作時的我一樣,關注數學知識太多。隨著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我們應越來越關注學生學習經驗。這樣,我們的話語就會越來越少,學生的話語就會越來越多,學生探討的數學問題的深度會逐步增加,廣度會不斷擴展,教師的傾聽關注點也會逐步由知識和問題轉向學生,學生參與數學意義的理解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水平就會逐步提高。每位數學教師應認識到,激勵是為了讓每位學生在現有的基礎上增強進一步實實在在的發展動力。因此,我們要通過傾聽和激勵引導學生更多地關注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策略,提高學生關注和思考探究數學問題的興趣。
綜上所述,我們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讓小學數學課堂從封閉性走向開放,從教師控制性走向師生共同體,從死氣沉沉走向生機勃勃,在有效有趣的課堂對話中不斷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1]劉蘭英.小學數學課堂師生對話的特征分析——上海市Y小學的個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
[2]桂華.讓對話引領小學數學課堂走向精彩[J].江西教育,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