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英 姬志鋒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彭陽縣新集中心學校;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彭陽縣新集鄉謝寨村完全小學)
如何在數學課中實施高效課堂
◆馬玉英 姬志鋒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彭陽縣新集中心學校;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彭陽縣新集鄉謝寨村完全小學)
數學課高效課堂,始于教師,源于學生,是一種“圍繞學生,服務學生,激發學生,在于學生,通過學生,為了學生”的教育教學活動。
高效課堂 數學課 實施
教師角色、觀念的轉變是關鍵。教師的角色應由知識的灌輸者、守護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本,依學定教,學生可以用自己的心靈去領悟,用自己的觀點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讓學生自主發展的舞臺。要做到這一方面,教師首先要及時轉變觀念,真正實現從傳統到高效課堂的意識轉變。
教師“不打無準備之仗”,課堂要高效,教師就要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出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業。這節課你雖然設計得很精彩,但是必須符合你這個班學生的認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須修改,因為這是關系到我們所講的這節課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學生興趣的一個關鍵之所在,而學生的學習興趣正是我們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傳統的數學課課堂教學中,教師僅擔當教書的職責,學生的任務只是學習知識。師生在教學活動中彼此孤立、機械,教師很難判斷其教學效果,學生很難反映自己的困惑,體現不出師生間的交流與合作。而打造高效課堂,要求師生在教學活動中適時地轉換彼此的角色,做到該為師時做教師,該為“生”時做學生;學生做到該為生時做學生,該為“師”時當老師。彼此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及時地轉換角色,共同參與,合作探究,真正實現“教學相長”。如在數學課課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重在理論知識的預設環節讓學生大膽搜集信息,互相交流;在課堂上師生共同完成知識的生成,師生共同求知,教師教學生,學生教老師,學生之間也互相交流。這樣的師生關系很顯然既有利于師生教學相長,又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解放孩子的手,讓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口,讓他能說;解放孩子的頭腦,讓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讓他能看;解放孩子的時間,讓他做自己想做的事;解放孩子的空間,讓他接觸大社會、大自然。”這段話告訴教師要推進素質教育,打造高效課堂需要解放學生,必須讓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一起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教學形式能有效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改善傳統的師生單項交流的方式,減少學生的心理壓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這種教學方式可以通過師生合作,多項互動的交流,增加每個學生語言實踐和自我表現的機會,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啟迪、互相幫助,以解決各種問題,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可見,師生創設探究合作的環境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高效課堂是在師生間相互交流合作中生成的,是雙方共同努力的成果,離不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為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不斷地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而學生則要不斷地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以提高課堂效率。
教師要由傳統的知識傳授型向注重學生的能力提高與發展轉變,新課程教學要求教師做到以人為本,致力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其最大的特點在于不是“教書”,而是“用書教”,即教師通過對知識、技能的傳授,最大限度地發揮課程潛能,實現學生能力的提高。
教師要實現教學內容呈現方式由單一化向多樣化的轉變,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往的教學內容遠離生活實際,學生感覺知識繁、難、偏、舊,教學內容在呈現方式上又比較單一。新的教學實踐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呈現方式。如采用圖片、游戲、表格、背投等直觀、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教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這樣學生不僅樂于接受新知識,而且可以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教學中淡化教師邏輯式的精心講解,鼓勵學生開放式的探究,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獨立思考,認識問題,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教師在評價學生時,不能僅僅看一次考試分數,更不能產生刻板效應。教師應通過書面考試、口試、課堂觀察、課后訪談,建立成長袋等方式,靈活地評價學生,充分體現評價的指導性、激勵性、尊重性,以調動學生去學習。學生會在教師的鼓勵下,大膽地思考、發現,不斷形成良好的學習方式。
總之,高效課堂雖然不是一種具體的模式,但它的目標是明確的,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雖然與傳統教學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體要求已經超越傳統,作為教學主導者的教師必須首先改變自己,才能真正實現高效課堂教學的目標。只要師生共同努力,我想數學課高效課堂就一定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