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風
(吉林省大安市聯合鄉中心校)
探析小學校長管理藝術
◆張春風
(吉林省大安市聯合鄉中心校)
學校發展依賴于規范、科學的管理,作為學校的最高管理者,校長具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責任。在當今文化多元化,教學改革深入化的背景下,從學校的具體發展需求以及實際情況出發,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行為規范以及規范,強化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懂得合理運用管理手段,協調各方進度,掌握良好的管理藝術,是一名現代化學校領導者應該具備的素質。從小學校長的視角,對學校管理藝術進行幾點分析。
學校管理 管理藝術 以德治校
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場所,任何工作的開展都要圍繞學校培養“高素質人才”這個中心開展,學校管理作為學校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學校管理所包括的內容很多,但是管理會浸透在每一個管理環節中,教育的主體是人,是以實現人各種潛能自由和諧發展的手段,而管理是從意識和思維上對人的各種行為進行一種約束,避免目中無人、狂妄自大、自私自利等各種行為意識在學校中蔓延,為學生創造一個和諧、健康、輕松的環境,有效促進學生思想以及文化水平的和諧發展。
以人為中心,以人類的文明為基點,構成的一種思維體系。落實到學校管理當中,在教師隊伍中營造一種寬松、真誠的民主氛圍,關注教師之間人際關系的溝通,拆除人與人心靈上的籬笆,使學校成為一個“有話能說,有話敢說;言者無過,聞者可鑒”的溫馨的、充滿個性碰撞與靈氣揮發的合作發展空間。這樣,我們的教師才會以學校為家,以教學為中心,以教育好學生為己任。
1.樹立科學的管理觀念
校長作為學校的最高領導者與管理者,關注學校管理,給予學校管理最大的支持,是學校穩定發展的前提和保障。首先要倡導和落實科學的管理理念,凸顯管理思想的先進性,要徹底秉持現代化的管理思想以及“以人為本”的原則,同時將教師與學校事業的發展相互融合和協調,最終達到凡事都能夠以公平、公正、正面的動機為前提,實現學生學習、教師工作以及學校事業的高效發展。
首先,學校從科層制管理入手,明確學校管理的特點和目標,將現代化的管理技術與民主、人本思想相結合,做到既能夠系統化的進行管控,有能夠釋放人的思想,營造一個民主的管理氛圍,領導是以德治校的前提。
其次,科學的管理觀在教學上也有重要體現。在素質的倡導下,教育者開始逐漸關注學生受教育的過程,而不是教育的結果,它并不是為了學生的未來做準備,它本身就是融在生活中的,教育本身就是目的,是為了提升人的思維能力,道德水平以及綜合素養,在這個過程中教育與管理就成為了一個核心內容,強化學校管理的先進性,建立科學的管理觀,可以有效避免違背公正理念的行為發生,能夠更加科學從學生發展規律入手,真正從完善學生的人格、思維以及能力入手,發掘人的潛能。
最后,管理必須要秉持平等、尊重的原則,這是科學管理觀的主要特征,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性,教師和學生應該要相互支撐,和諧發展。
2.建立高素質的管理人才隊伍
人是管理行為的落實者。想要實現科學管理,提高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必須要具備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在學校中,管理隊伍包括學校整體工作的組織者、指揮者、實施者以及監督評價者,這些管理者本身要具有先進的思想、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能夠身體力行、以身作則,行動的影響力比說教要高出很多,管理者的行為直接影響學生以及基層員工的思想和行為,因此,建立一支行動力強、水平高的管理隊伍是做好管理的基礎和前提。如果嚴格來說,學校內部每個工作人員都是管理的行動者,都具有施行規范管理的權利,如果能夠樹立人人有責、人人管理的思想意識,那么學校中那些不良的行為和思想將無所遁形,最終消失得無影無蹤。
3.強化和完善學校管理制度的道德性與人性化
學校管理藝術不只是停留在教育管理理念上,也不只是體現在辦學內容上,更為直接地體現在學校管理制度上。學校管理制度的制定與實施,要堅持公止原則和善行。公正原則是指對所有個體的平等對待和尊重,管理者以及學校共同體的每一個其他成員都必須受到同樣平等、尊嚴和公平的對待。善行是指對作為共同體的學校整體事業與利益、未來發展的關切,管理者都被視為整個利益共同體的學校中的相互依存的成員,學校所采取的每一項管理行動都必須是謀求這一共同體的利益,這樣的管理制度才能夠從根源上提升學校整體的風氣與管理水平,為學校各項活動的開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人性化是管理藝術的有機組成部分,校長以身作則,將全校師生的利益作為管理前提,要充分體現出為師生服務的思想,教師和學生在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管理環境中,更加能夠體悟到校長的良苦用心,進而配合學校的管理活動。
在教育事業發展的過程中,學校管理逐漸被淡化,管理多數停留在行為的強制性制約上,忽視了思維與觀念本身的約束力。因此,在學校管理中提升管理已經非常迫切。通過學校管理理念、管理隊伍以及管理制度的方方面面面,將積極、正面的觀念滲透到學校各個環節中,提升全校師生的整體品質,以及良好氛圍的構建,最終達到不管是教師、學生還是學校管理人員,都能夠自覺抵制不良思想和行為的目的,充分挖掘出本身的行為規范力與影響力。
[1]馬建榮.淺談新時期小學校長管理藝術[J].甘肅教育,2013,(03):25.
[2]劉革新.淺談小學校長的管理藝術[J].學周刊,2013,(0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