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楠
(鞍山市信息工程學校)
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英語語法教學研究
◆王 楠
(鞍山市信息工程學校)
多元智能理論,是世界著名的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得出的理論。其結論是任何人可以不是全才,或者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人才。過去對于人才的培養主要注意的方向是邏輯方面(數學方面)和情商方面,對于一些“偏才”“怪才”等人才的重視是不夠的。特別是在中等職業院校的學生,僅僅因為他們在文化基礎課上不拔尖,就簡單認為他們不夠優秀,這樣的認識是不全面的。重點闡述在多元理論下的英語語法教學。
多元智能理論 英語語法 教學研究
多元智能理論的教學理念,旨在保護每個學生的個性和獨立。因為學校培養的人才,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才。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篇樹葉,更不可能的有相同的兩個人。只有尊重差異,同時注意老師的引導,培養不同長處和短處的人共同進步的多元智能理論的英語教學方式才是最好的培養不同人才的方法。
(一)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和獨立性,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
對于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來講,大部分學生的基礎文化課不是很優秀。相反,他們在其他方面具有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中專學生很多時候不是為了學習到很好的文化知識,只是為了學到一技之長,以后在社會上有一個安家立命的技術。部分人認為,中專學生比不上普高的學生。其實,這是片面的觀點。中專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確實比較費力,但是他們的動手能力是不可忽視的。無論是中專學生還是普高學生,只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才是最好的學習。多元智能理論在中專的英語學習上主要就是尊重差異,重視差異,引導差異,最后實現“差異的”成功。
舉個例子,部分中專生在學習英語語法的時候還是死記硬背為主,老師也沒有針對學生的差異進行教學,始終是一把尺子。其中有的學生是學習機電的,有的是學習電子,有的是學習計算機的,有的是學習旅游的等,他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還是挺優秀的,這時英語教師應該發現他們的差異性,將英語的語法同他們的專業最大程度的結合,降低陌生感,提高認同感。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英語語法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融合部分的中專生普通的專業的知識,這樣學生的學習動力就被激發了。
(二)更改學生對于人才的理解和認識
過去,對于人才的定義主要是傳統意義的上的人才,簡單的說,就是數學優秀或是語文優秀。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社會分工會進一步細化。人才的定義也被一次次重新定義,同時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中專學生自己的文化基礎課確實不如其他的人,但是他們的動手能力還是非常強的。在社會中不僅需要滿腹經綸的人才,也需要實際操作型人才。運用多元智能理論中的語言能力和自省能力,通過語言能力的培訓,可以使得學生準確的表達需要表達的內容,同時利用英語可以和別人進行思想的溝通和交流。這種教育模式的最大的特點就是最大程度的提升學生的自我認同感,“天生我才必有用”,用欣賞的目光去認識學生,只要教師正確地引導和發掘他們,他們就會成為多樣的人才。
(三)有利于教師改變自己的教學目標
對于人才的培養,不是簡單地認為人人全才,只能是人人有才。中職學生的英語教學上,不是一定要每個人都要在英語的語法上說的頭頭是道。英語本來就是語言學科,它的作用就是幫助人們的日常交流和溝通。多元智能理論是在中專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中間搭起了多座“橋”。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有所得,無論是學習還是認識都有發展,也許英語的語法教學不是特別理想,但是教會學生其他正確的認識也是達到樹人的目的。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成為社會中有用的人才,同時也是為了發現自己的潛力,成為人才。
比如,在中專的英語語法學習的過程中,有的學生學習比較高效,部分學生學習的能力不強,這時候英語教師不要戴有色眼鏡看學生,它這方面不是特別優秀在其他方面不一定不優秀。他們也許在聽力比較優秀或者在寫作方面比較優秀,因此,要用發展的目光看待學生。
(一)學生及時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短板,可以幫助學生及時進行調整
中專英語語法的教學過程中多元智能理論幫助學生找到自己長處和短板。例如,語法的學習是枯燥的,他們不愿意過多的背誦英語的語法。但是他們卻喜歡看美劇,聽英語歌曲,學習外國人說話。這樣在英語語法的練習上是殊途同歸。同時,學生自己看到了自己學習英語的長處,即使語法不如意,但是英語其他方面好,也是對自己的認可。
(二)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多元智能理論要求調動人的九大智能。在學習英語語法的時候也許語言能力差,但是這并不影響其他八大能力的運用。舉個例子,利用內省的能力,查找自己的不足和短板,從而激起學生想要改變現狀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把控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中職英語語法學習的過程中必定有許多問題,但不是每一個問題均需要老師來解決。舉個例子,語法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找其他同學幫忙。這其實就是鍛煉了人際智能,學生的能力也被提升,解決困難的道路不止一條。這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被進一步地提高。
綜上所述,多元智能要求學生整體能力的提升,要全面發展,客觀地看問題。其實,這也符合我們的世界觀和認識論。
[1]張莉莉.校園·花園·樂園——試論擺正師生關系與營造和諧校園[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
[2]張志清,胡淵.開展連環課例研究 跟進指導研討策略 提升校本教研品質[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
[3]封淑一.從生態課堂文化角度探究小學生英語學習策略[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重慶卷)[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