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世英
(吉林省四平遼河農墾管理區雙遼農場中心小學)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性
◆于世英
(吉林省四平遼河農墾管理區雙遼農場中心小學)
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打開人類智慧金字塔的金鑰匙,是人們在生活和學習中不可缺少的解決問題的重要工具,能夠有效地幫助人們解決和處理生活中的一些復雜問題。同時,數學還為一切其他學科提供了問題的思維方式和解決方法。小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初階段,學生能否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及數學素養,在這一階段十分重要。

數學教學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但是由于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邏輯思維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小學數學的教學特點,在課堂上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讓學生學習、理解、掌握數學知識,更要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良好的思維品質,這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需要。
1.形象性大于抽象性。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較之于初高中數學,是屬于基礎教學,讓學生們通過學習、運用形象感知的數量關系和簡單的空間形態來學習一些具有抽象思維的知識,并逐漸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的能力。因此,小學數學在知識的講解和應用中,是可以通過形象的事物表達抽象的知識,這樣就有效的降低了學生理解知識的難度,也不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學習過程具有漸進性。任何一種知識的學習都是由易到難,數學也不例外,但是較于其他的學科數學更多了解一些連貫性和系統性,可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因此,在小學學習過程中,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邏輯性,通過知識的層層遞進和相互聯系,教師可以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適當地引導和幫助學生構建起系統的數學知識網。
3.學習方法具有探索性。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學習習慣在剛剛的養成階段,學習思維和學習方法還不完善,所以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有兩種主要的方法,一種是傳統的教學方法,即教師通過對教材知識的講解和課堂練習知識的學習,使一個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另種一方法,就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探索學習,即學生通過在學校的課堂教學學習,在課下能夠主動的對已經掌握的知識進行再學習和再發現,在該過程中學生能夠總結適合自己的學習經驗。這種方法是我們現在小學教學課堂提倡的主要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
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現代學校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同時也是數學教育者的重要工作之一。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1.數學思維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教會學生思考對教師來說,是最值得驕傲的事情,數學是邏輯性及縝密性極強的學科,學生想要學好數學,就必須要積極開動腦筋、樂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但是,低年級的學生由于主觀意識較差,自律能力不強,在課堂上容易受到干擾,喜歡人云亦云。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教授知識的同時,要給學生留足夠的思考時間,提問學生時,要多方考慮,照顧各種層次的學生。尤其是要多把機會留給一些成績稍微差的學生來回答,及時鼓勵他們,給予及時的表揚,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樂趣,激發他們動腦筋的欲望,從而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2.數學思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小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多多的采用分組學習和學習小組互助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在小組中經受思想的碰撞中并發創新的火花,從而學會交流和分享。
3.數學思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數學來源于生活,更應該服務于生活。所以,教師要培養學生數學的應用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學生提供充分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從平時看得見、摸得著的周圍實物開始,在具體、形象中感知數學、學習數學、發現數學和實踐數學的興趣。
4.數學思維有助于培養學生構建知識結構的能力。整個數學的學習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整理、內化的知識,進而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個性化知識結構的思維過程。小學數學也不例外,教師尤其要重視引導學生整理知識,構建知識體系的能力,這樣會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思維的創新提供一定基礎,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得到進一步整理與內化。
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學好小學數學呢?首先,要打好數學基礎,學習就如蓋高樓,要有美麗宏偉的大廈,就要先有扎實的“地基”。教師可以通過分蛋糕,學分數;走走路,學行程;玩撲克,學四則運算等等形象生動的例子,讓孩子們把知識牢牢刻在心里。同時,也讓孩子們也感受到學習的無限樂趣,在玩耍中學習,既快樂,又能夠對知識有透徹的了解和深刻的記憶。其次,培養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通過一些有趣的數學小游戲,讓孩子感受到數學的奧妙和樂趣,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激情、探索知識的興趣。當孩子們認識到數學知識不但能幫助大家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還可以變的更聰明時,那就會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最后,靈活用所學知識,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對題目進行解讀和了解,用已學過的方法來解題,試圖尋找新的解題方法。鼓勵孩子多角度地去解決問題,調動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總之,小學生想要學好數學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用正確的引導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學模式,這樣才會收到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好,可以使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中扎根結果。
[1]唐曉梅.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新農村,2010.
[2]許海霞.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當代教育科學,1999,(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