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紅
(吉林省四平遼河農墾管理區高級中學)
作文三步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張國紅
(吉林省四平遼河農墾管理區高級中學)
針對學者毛繼東教授的傾心之作《作文三步法》,通過全國多名教師的親身體會,作文三步法豐富了教師的教學經驗,能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之中掌握寫作的本質,解決寫不出作文、寫不好作文、寫不快作文的難題,這對作文教學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長期以來,高中作文寫作一直以來是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難點。大量的教師通過研究探討,試圖從中尋到找作文寫作的最佳途徑,但都沒有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高中學生大部分都認為自己的墨水太少,寫不出作文,或者是寫不好作文。如何解決這樣的一種認知障礙,讓學生作文教學課能夠有章可循,筆者根據毛繼東教授的《作文三步法》,把其中的寫作科學理論融入到教學之中,給高中作文教學帶來了一股春風,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樂趣,提高學生作文能力水平,形成了一整套的作文教學模式。
傳統的語文教學寫作模式,是將字、詞、句教學和語言訓練放在教學的關鍵位置,使教師和學生錯誤的認為,好的文章就是字詞語言表達的好壞,使學生們忽視了語言背后蘊藏的道理和意義。不可否認的是一篇文章的好壞,固然與文字的精彩有關。但文字是末,表達的意思才是本,文字作為登臺亮相的工具,而實際表演的確是人來操控。傳統意義的寫作模式教學就是舍本逐末的過程,所以,必須要在今后的教學之中加以糾正。作文三步法的提出,就是要改變這樣的一種教學現狀,盡量用簡單的語言,易懂的話語,讓學生建立起對作文能力的結構,讓學生猛然間明白寫作的真諦,讓學生在寫作面前不畏懼,不會覺得詞窮。
作文三步法的概念主要由三個步驟構成,包括感覺能力、思維能力、情感因素三個方面。這三方面的因素是作文基本的東西,也是作文最本質的成分,三個要求在寫作不同的階段相互作用,形成了統一的整體結構。作文三步法具有三種明顯的理論特點:第一,是動態性,寫作的結構可以從同低層次向高層次發展,是一個動態的寫作過程,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有一部分作家到了晚年,他的感知能力在逐漸下降,而有一部分作家,雖然人到晚年但是精力充沛,寫出的文章仍然非常精彩、激情澎湃。第二,是雙向開放性。三個寫作最關鍵的情感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具有互動的開放性。第三,是具有不可逆性。高層次的寫作教學當中,層次之間是不可逆的,作文寫作的結構要趨于穩定,才能保證寫作的質量。
作文寫作的過程就是感覺、思維和情感相互作用的過程,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會因為寫作對象的不同所表現出不同的結果,通常是相互作用來表現的。
1.感覺和思維的關系。情感是人們處于一種特殊情境下所表現出來的應激反映。人們遵循自己的情感因素,會被一些外在事物魅惑,感覺器官反映的客觀事物不一定是真實的情況。例如:當人的心情糟糕的時候,感覺到世界都是灰暗的,當開心的時候,看到花朵都好像和自己點頭微笑,這正是作家所追求的一種情感體驗。情感來自于思維,來自于體驗,通過分析整合,才能感受到外界的刺激變化。
2.思維與感覺的關系。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基礎,只有通過感官的認識,去調動思維的情感,才能更加有效的獲得寫作的直觀感覺,讓學生把抽象的思維具體化。在思維的引導下,把感覺引入的更加深入,所以思維是服務于感覺的,只有感覺存在,才有思維存在的價值。
3.情感與思維的關系。情感是思維的伴生物。人們借助于思維,可以分辨出來不同的情感,對人與人之間的真善美才會體會的更加深入。當前,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從思考之中獲得情感,其實情感有時是又感而發,寫作的過程也是帶著情感的因素,對文字進行分析概況,進而寫出完美的文章。
第一階段,為感知能力訓練。教師要調動學生的感官神經,去感受這個世界、感受身邊的人、認知身邊的事,獲得知識和信息來源,才能寫作精彩絕倫的文章。比如,有學生用語言描述貓,有一雙靈敏的耳朵,有長長的胡須,四肢靈活自如,在太陽下得意地行走,一副瀟灑得意、滿不在乎的樣子。從文字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作者把一個機靈小貓的形象躍然紙上,充分的展示在讀者的面前。所以,感知能力的訓練是認識事物的開始,是寫好作文的第一步,只有認真觀察事物,寫出的文章才能遵循生活不空洞,表達的情感才能更加的豐富。
第二階段,是思維能力訓練。教師要讓學生在感官世界的同時,具有積極主動的想象能力,通過不同的角度,把感官的認識組成材料和文字,通過豐富的想象力重啟開啟智慧,運用比喻、擬人等寫作手法,開拓更加豐富的想象空間。例如,有同學寫到家鄉的名山,站在高高的山頂向四周遙望,故鄉的山似一塊塊波動起伏的綠毯,綿延至無際的天邊,激起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憧憬。炎炎夏日,觀賞對面山花爛漫的大山,猶如一位窈窕美麗的天仙少女,身著用鮮花與綠草編織的五彩衣,格外迷人。這樣的描述詩情畫意,把學生對大山的美麗之感油然而生,通過主觀的想象,把夏日的山峰比作美麗的少女,運用修辭手法在寫作其中,使文章層次分明,貼近生活,更加形象。
第三階段,是情感能力訓練。這包括對自然、對社會、對人類的愛,通過情感能力的訓練,使學生更加的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熱愛家庭,把這種情感轉化為學習的動力,成為寫作作文之中的中心主題,使作者的真情能夠在文章得到升華。
綜上所述,作文三步法理論給語文課堂教學帶來了希望,能夠將理論有效的融入到教學之中,使作文教學與語文教學相輔相成,必將給作文教學帶來新的發展。
[1]郭玉娉.論作文三步法理論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新課程,2012.
[2]舒文舉.關于高中作文三步法應用的思考.讀寫算,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