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忠進
(甘肅省卓尼縣柳林小學)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困惑及解決策略
◆錢忠進
(甘肅省卓尼縣柳林小學)
新課改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得到培養。可由于學生思維水平和生活經驗等方面的限制,在教學中也給教師帶來一些困惑。從五個方面分析困惑及解決策略。
數學教學 困惑 策略
新課程要求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而改,改革是為了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讓學生學到一定的基礎知識后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模塊學習,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但是由于受到學生思維水平和生活經驗等方面的限制,學生的有效學習受到一定的阻礙,也給教師的教學帶來很多的困惑。
困惑一:學生學習中的兩極分化嚴重
首先。由于班級中學生來源不同,家庭教育不同,新轉入學生知識起點的不同是導致兩極分化的主要原因。其次,在新課改理念下,教學內容的變化,教學方式的變化,學習方式的變化,更適合部分智力較好,反應快的學生,他們在合作討論,或是實踐操作,都能超常的發揮,這是兩極分化的另一個原因。
針對這一困惑,教師首先要客觀的對待這種差異,必須承認,學生之間是有個別差異的,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學好數學,雖然有些學生信心百倍,但最終成績還是不理想,必須承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起點,每個學生只要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就值得表揚.在課堂提問中把比較難的問題留給優等學生,讓他們展示的時候就讓他們展示,讓學困生樹立佩服優等學生的思想,激發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比較容易的問題留給學困生,讓他們也獲得成就感,從而增進求知欲望.其次,在課外作業上多寫些激勵性評語,如“最近你的數學進步很厲害”“你的作業太棒啦、你上課回答的太完美了”等,就這樣小小的評語在師生的心靈間架起溝通的橋梁。作為教師,不要吝惜表揚,讓孩子們在老師的關愛中點燃進步的火花,增強必勝的信心。
困惑二: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個別同學有厭學情緒
1.大部分學生由于數學基礎差,上課時,教師再降低知識點,他們也如同聽“古文”一樣,而實際上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也不可能為這個別學生過多地降低全體授課的知識起點,因而不愿聽講;
2.個別同學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還在思考某種娛樂活動、某個開心事或受到周圍同學的干擾,久而久之,養成了不愛聽課的習慣。3.家庭缺乏管教,進網吧、與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漸漸產生了厭學情緒。
針對這一困惑,我認為培養學習興趣是關鍵,應該從以下三點來著手:(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讓學生帶著疑問展開積極思維,在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要圍繞教學內容創設問題情境來激發全體學生的求知欲,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2)以動促思培養興趣。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具有好奇好動的生理心理特點,教學中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觀察和操作,運用直觀教具,豐富學生的感知認識,通過動手擺一擺、拼一拼、畫一畫、量一量、折一折,讓學生的手、腦、眼、耳、口等器官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3)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深化學習興趣。情感教學不但可以促進學生智力活動的,而且還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所以授課時必須注重情感因素的培養,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給學生創造愉快的課堂氣氛,誘發學生良好的情感因素,并且通過具體實例、直觀教具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另外,對那些沾染惡習,不愿學習,屢教不改的同學,就要和家長多溝通,查找原因,對癥下藥。
困惑三:課外作業質量差,個別同學抄襲別人作業屢教不改
基礎差和個別同學學習態度不端正是課外作業質量差和抄襲作業的主要原因;另外,教材例題內容較淺,學生對例題中涉及不深的習題感到束手無策,無從下手,學生只好求助老師或家長指導,在無法完成指導時,就會出現作業質量差或抄襲作業的現象。
針對這個困惑,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1)加強學生品德教育,使他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利用課余時間,加強學困生基礎知識的輔導;(2)教師授課不能只滿足于書本知識的傳授,要根據教材自己編寫一些練習,舉一反三,以此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作業質量;(3)作業盡量當堂完成,如果當堂完不成,與家長溝通,讓學生在家長的監督和指導下完成,并要求學生按時到校,不要提前離家,杜絕抄襲作業的渠道。
困惑四:學生心理、生理方面的困惑
1.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生形成學習的不良態度原因很多,有的是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長遠的學習動機,有的是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不專心,有的是由于學習或生活方面存在一時不順利,轉變對學習的積極態度,久而久之,養成了不正確的學習習慣。
2.缺乏良好的學習方面的性格特點,個別學生對學習數學信心不足或著喪失信心,有的學生缺乏堅強的意志,沒有堅持性和自制力。
3.心理活動或認識活動上有某些缺點,有的學生雖然學習方面比較成功,但方法不當,學習不靈活,有的學生學習馬虎,作業、考試中經常出現不該出現的問題,還有的學生注意力分散,思路不開闊,以致分析、綜合能力差。
4.個別學生學習成績差,也有生理方面的困惑,如聽覺遲鈍或視力不好等,都能造成成績與好的學生有一定距離。
針對這個困惑,應從以下幾方面抓起:(1)教師對學困生心理障礙撫慰是實施轉化工作的重要手段。教師要時刻警惕對學困生的厭棄、落后、懲罰等心理定勢,以平等的、發展的眼光對待學困生,給學困生以尊重、理解、信任和關心。為學困生的轉化創造良好的條件。(2)給學困生以理解和尊重是促進轉化效率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愛護學困生的自尊心,在關心學困生成長的基礎上,給予理解和尊重,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克服他們的膽怯心理。(3)發現“閃光點”,以表揚和激勵的方法促進使學困生轉化。學困生存在著較強的自卑心理,教師應注意激發他們的自尊心,在激發中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及時進行表揚,使它們在獲得愉快的精神體驗的同時,感受到溫暖和信任,從而產生自尊心和自豪感,形成進步向上的內在驅動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對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應善于誘發和催化,因勢利導,促進發揚光大。同時在表揚激勵時應實事求是,公正客觀,切忌“拔苗助長”式表揚。教師應針對學困生自尊與自卑矛盾統一的心理特征,對這些心靈受傷的同學給予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困惑五:學生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
由于我班借宿生多,家中無法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其學習成績,如部分家長外出打工,孩子由老爺爺或老奶奶照顧,管理不善;有些孩子家務負擔重,無暇顧及學習;還有些家長只顧自己看電視、自己玩,很少關心孩子的學習或父母本身工作任務繁忙,無時間指導孩子學習等。
針對這一困惑教師應多與家長溝通,因為家長是教師最好的合作者。家庭教育的不可替代性要求教師不能過分突出或相信自己的力量。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如建立家長交流信息群,建立家校聯系卡,學校層面組織召開家長座談會,有針對性的進行家訪等形式,促進交流,讓學困生的轉化工作趨于正規化,爭取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對學困生進行教育,從而收到比較理想的效果。
總之,解決教學中的困惑,是一項長期、艱巨而細致的工作,是涉及到社會、學校、家庭的系統工程。我們要正視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因人施教,不斷地去嘗試、探索,最終能夠克服困惑,解決問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邢改萍.新世紀中國教育文論(下冊3).人民交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