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明
(甘肅省蘭州三十四中)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研究
◆李金明
(甘肅省蘭州三十四中)
新課改要求廣大中學數學教師必須更新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把更新更好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貫穿運用到課堂教學當中去,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新課改 高中數學 教學方法
教育要振興,改革是關鍵。新課改是我國教育領域的重要改革,對推進學生素質教育具有極大的作用。教師必須站在時代的高度,更新教學理念,改變傳統死板的教學方法,加強學生與教師的交流,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學生問題
學生在課堂上習慣于被動接受新知識,不動腦筋,思考的少,沒有學習的積極性,被動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致使大部分學生不積極探求學習的技巧,只是刻板記憶所學知識,學生的邏輯思維受到限制,學生的心智得不到有效的開發。
2.教師問題
舊的傳統數學教學是教師面向學生集體傳授知識,這種方式屬于一種由教師控制的學習交流。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是集體教學、學生是個體獲得。由于班集體人多,教師對每個學生的幫助則很少,學生間的幫助更少,同學間少有討論、鼓勵和交流。因此,這是一種較低水平的“群體教學”、對素質教育在數學教學中的開展是一個極大的障礙。
1.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
數學學習興趣是指學生從事數學學習活動所帶有情緒色彩的意識傾向性,它是學生的認識需要的情緒表現,是眾多非智力因素中一個重要因素,它在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中起著動力作用:(1)可以激發學生求知欲,使潛在的素質和能力得到發展。(2)可促進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3)強化學習的內在動力,使學生積極主動、自強不息地進行鉆研。(4)使學生產生積極而持久的注意,使感知清晰,啟發思維和想象,影響知識的深度和廣度。(5)使學生產生快樂的情趣,抑制疲勞,克服困難,去完成學習任務。
數學學習需要是產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基礎,教師教學方法恰當,學生學會所學內容是使學生對數學感興趣的兩個原因。而要在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認為首先教師要真誠的愛護學生,給學生以關心幫助,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主動接近學生,同學生打成一片,使學生感到與教師有親切感,致使對教師所教科目有好感,進而產生學習興趣。其次,教師要有豐富的知識,良好的態度,詼諧的語言,深入淺出的講解,循循善誘的啟發,使學生在心目中對老師敬仰,激發學習熱情,渴望尋求知識,豐富自己,就能調動學生的情緒,保證旺盛的精力,增強學習信心,在輕松的學習過程中,產生學習興趣。
2.培養良好的新型師生關系
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注重師生之間感情的培養,對學生進行行之有效的引導,杜絕死記硬背的現象。高中數學教師要做的是細化、理解新課標的規定,將建立培養新型師生關系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通過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逐步確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更多的動腦思考,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而使其數學思維得以發展,這對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極為有效。
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精神
合作學習,就是把全班學生通過自愿組合,變為互助合作、力量協調的若干個學習小組,教師在課堂上通過第合作小組的系列控制,使師生間、學生間得到充分的交流。在進行雙向選擇時,教師要做好思想工作,必須做到每一個學生都分到學習小組里邊,同時采用合理的分組方法。在分組分層競賽活動中,由于各組都是相互合作的,所以組與組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競爭都較激烈,需要教師要有更高的學識,要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提高組織管理能力,并且要投入極大的精力,要想方設法調節好課堂氣氛,調控好學生情緒,突出教師的主導地位,應用最恰當的語言去激勵每個同學的進步與才智,想法避免學生不必要的爭執,從而提高師生雙向的有效勞動。
4.發展學生創新意識
《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該只限于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高中數學還應當倡導主動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學習方式”。時代呼喚創新,未來社會需要創新人才。中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方法和創新能力是新時期教育的重要任務。人們的創新意識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不斷認識自然的過程中產生的,如果說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應重點培養學生的基礎文化素質,大學階段應著力培養學生的專業科研能力的話,那么高中就應該拓寬學生基礎文化知識的同時,擔負起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任。創新意識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數學化”意識。有識之士一致認為:高科技本質就是一種數學技術。因此,要創新就離不開數學,就離不開數學思維。這一點可以從當今社會各領域高科技成果的提出、發展、完善及應用過程得到驗證,它們無一不是“數學化”的結果。并且,其“數學化”程度的高低也決定了這些成果的科技水平。因此,人的“數學化”意識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創新意識的發展水平。
5.探索式教學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曾說過:“探究是數學教學的生命線。”教會學生探究,這是數學教學的核心,為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最大限度地參與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研究問題、探究問題、認識問題的能力,我們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去融入探究式教學中。
學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學生學習的驅動力,使引導學生創新,活化思維的催化劑數學探究性教學是通過設計一些探究題目及疑問來幫助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在不斷的探究性教學中,這些問題都得出了正確的結論,這樣的教學加強了新舊知識的聯系,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學有樂趣,學得輕松,記得牢固,培養了學生勇于探索不斷進取的學習方法,使之終身受益。
總之,目前新課改的提出,正是我國教育事業一次重大飛躍,與之相適應,我們的課堂教學也應有新的改革。探究性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對教材內容、問題設計、教學程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等方面進行精心的策劃,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探究創新能力。
[1]王敏.高中數學教學反思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2]寧亞云.新課程下普通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初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