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麗
(臨沂市蘭山區沂河實驗學校)
小學低年級識譜教學成效談
◆趙 麗
(臨沂市蘭山區沂河實驗學校)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的頒布與實施,為小學基礎音樂教育帶來了嬌艷的春光。在目前新的音樂課程改革中,首要的就是教學方法的改變,且要求老師的教學思路、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先進的教學用具隨著改革的深化而不斷地改革創新。只有如此,才能培養出更適合現代社會要求的優秀的音樂人才。
低年級識譜 教學成效 高低長短
近期新的《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譜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必要環節”,識譜教學就如同學生學習語文的漢語拼音一樣重要。識譜唱譜是音樂課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所以說識譜教學我們應從小學低年級(一、二年級)抓起,它是打開音樂之門的金鑰匙。
從筆者十幾年來的工作實踐來看,通過外出學習教材培訓,觀課評課,自己也提升了很多。小學音樂教程的內容,雖然已改了很多,內容也豐富了很多,數量上也增加了一倍,但識譜(唱好曲調)是一個較長時間的實踐過程,識譜就應該先知道音的長短、高低,及各種常用雜記號的應用,才能進行唱譜。因而,我認為學習識譜,應先從低年級開始學習音的長短、高低,及各種雜音記號。這樣通過小學六年的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才能使學生學會視唱,掌握一定的識譜能力。
在教學中學習音的高、低時,我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如上下臺階,畫線條,打手勢等,能使學生很容易地理解并記住了音的高低。例如,打手勢,因每學唱一首新歌,都要先唱歌譜,盡管有一些歌譜有一些難度,但利用一些打手勢的方法,教師的手抬高代表要唱高音,在唱高音時,把口腔打開,小肚子稍用力,位置上去。反之,教師把手放低,引導學生把聲音也隨之放低,通過高高低低的手勢,能讓學生得到直觀形象的理解,幫助學生唱準音的高低。在教學生學習音的長短時,我又通過不同的形式來引導。如運用聽辨法、教師視唱對比法、模仿對比法,等等。舉個簡單的例子:如在學習全音符時,多媒體上出現火車在開動時的鳴笛,“嗚”……我和學生一起拍四下手,記住它的時值。在學習十六分音符時,讓學生觀看運動員100米賽跑跑步的步率,這樣在視覺和聽覺中音樂中的長,短形成鮮明對比,可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效果就出來了。再加之于口讀、打手勢、心記等方法,使之對音的長短就更容易記熟了。大家知道音的高、低、長、短,在識譜教學上是最重要、最主要的一項,只有認識了、理解了,才能進行視唱。因為視唱是一項相當長的過程,所以我認為識譜教學應從低年級(一、二年級)開始是非常必要的。
視唱歌譜,對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應該是個難題,但通過老師對教案教案的精心設計,加之配合一些有趣的柯爾文手勢、肢體動作和編排律動以及同學們持之以恒的練習,通過近兩年持之以恒的訓練識譜教學,使學生能獨立唱出簡單的樂句、樂曲。對較復雜的歌曲,在老師的指導和范唱后,學生也能流暢地、較好地唱出歌曲旋律。
在學歌曲前,由于先學唱歌譜,先唱準每個音(不正確的老師及時糾正),唱熟歌譜,再隨琴聲熟練這一系列的唱譜過程,所以,這時學生所唱的歌曲旋律,非常優美動聽。由于先唱歌譜,再唱歌詞,所以這時演唱的歌詞發音特別準確,由于用上了多媒體,通過多媒體栩栩如生的動人畫面的展示,更加深了對歌曲所表現的意境的理解,更加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他們演唱的歌曲,特別悅耳,并且用的時間較短,學習新歌比較輕松。在學校組織的歌詠比賽中,我帶的這幾個實驗班分別獲得最佳歌唱獎。
在平時的音樂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學方法上的創新,使學生的學習音樂的熱情不斷高漲。在這里關于附點學習的順口溜(小圓點作用大,稍微一點音變化,向上一點音變高,向下一點音降低,向右一點音延長,請您不要亂挪它)我讓學生背的滾瓜亂熟,在實踐中,用的輕車熟路。因此,在學習附點音符的知識點上,我聯系了日常生活中“知了”的叫聲,趣味性使學生很快記住掌握了。
筆者將豎笛引進課堂,因為豎笛以小巧輕便,發音清脆明亮,音質音準好,好吹易學,攜帶方便等特點,成為理想的課堂教學樂器。在學豎笛前,讓學生知道學識譜與學樂器的密切性,由于課堂引進了豎笛,在實踐中,他們懂得了學識譜的重要性。器樂進課堂的教學方法,大大促進了學生識譜能力的提高。
中國著名音樂家冼星海指出:“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音樂本身是通過生動的藝術形象表達人們思想感情的,要想使學生從小就與音樂結下“不解之緣”,那就在于教師的引導了。例如,小學音樂課本第二冊歌曲《母雞叫咯咯》,在學唱歌譜1=F 2/4 33 33 I 35 5 I 244 I 355時,我讓學生到講臺上彈了這兩個樂句,讓他們觸摸鍵盤,感受彈琴的快樂。
這種做法是經常性的,輪換著的,讓學生們感受,美好的樂曲就是這樣彈奏的。剛開始,小朋友們不會彈,不太大膽上講臺,可到后來,都爭相恐后地要彈了,這樣潛移默化地使他們喜歡上了彈琴。與此同時,有部分同學也學起了鋼琴、電子琴、二胡等樂器。
每當學會一首新歌曲時,小學生都會情不自禁的為歌曲加上自己編創的表演動作,有很多動作還非常符合歌曲意思的表達。加上教師及時的鼓勵和評價,使學生自表現自己的欲望大大增強,提高了他們的自信心。在慶“六一”活動和元旦匯演時,文藝節目都是極其重要的一項。當班主任老師去選拔表演人員時,孩子們都興奮不已,激動萬分,都積極踴躍的報名參加。在今年的“慶六一”活動中,我給孩子們編排了一個文藝節目——兒歌聯唱,我將音樂課本上的幾首歌曲連在一起進行演唱,即《數鴨子》《國旗國旗真美麗》《小青蛙找家》《其多列》。當排練節目時,同學們很容易做好每一個表演動作,雖然他(她)們年紀小,但表演(演唱)的效果卻很好,深受廣大師生的好評。音樂課堂的教學應解放學生,讓學生在游戲、律動、歌唱、演唱、表演中去學習音樂知識,處于一個平等、輕松、融洽的氣氛中去感受美、體會美,感受音樂的魅力。
總之,在提高綜合素質的今天,低年級識譜教學尤其重要。小學音樂教育對識譜的要求是:“立足課堂,面向全體。”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把理性的識譜從感性入手來教,融入音樂實踐活動,形象生動,深入淺出。利用識譜這個學習音樂的好工具,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表現能力、鑒賞能力、創造能力。讓每個孩子真正的走入音樂,去尋找,去探索,去創造。我愿意永遠做音樂的天使,開啟學生美好心靈,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音樂的美好,給孩子們傳播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