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磊
(云南科技信息職業學院風景園林系)
探討高職園林專業教學實習實訓與行業協會合作的可行性
——以昆明高職院校為例
◆蔡 磊
(云南科技信息職業學院風景園林系)
高職風景園林教學的實習實訓,對于學生的專業能力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教學實訓中,既滿足專業教學規律、進度和內容落到實處,又可給企業在項目思路拓展、員工培訓和人才儲備等方面帶來利好,藉以實現“多贏”局面。
高職風景園林教學 專業實習實訓 云南園林行業協會 合作共贏
在高職風景園林專業教育中,需重視把專業理論和實習實訓加以結合,專業理論是傳授方法,實習實訓則是運用所學習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如撰寫調研報告、繪制設計圖紙以及工程項目的組織管理等。上述兩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兩者也并非平行關系,而是雙螺旋上升的有機關系。專業理論可以通過教學計劃的制定、課程設置來組織教授,但是實習實訓則存在許多具體難題需要解決。這也是為什么高職風景園林專業的發展和人才培養質量同其一級學科地位呈現不對等的原因。
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國內許多高職高專院校在總結辦學經驗、加強理論教學的基礎上,結合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實習實訓教學模式。(1)校辦產業模式;(2)校企聯合模式;(3)項目合作模式;(4)“三明治”模式;(5)委托培養模式;(6)學生自主創業模式。以上這六種模式各有優劣和不同的適應度,通過調研,目前昆明市高職院校的風景園林實習實訓教學模式主要以1、2、4為主,3、5極少,6基本沒有。
云南科技信息職業學院(下文簡稱云科信學院)風景園林系創辦設計研究所,對外承接設計任務,由教師帶隊,學生可參與其中具體工作,達到實訓的目的,這屬于風景園林專業的“校辦產業模式”。
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是可控的,又是“靜止”的,易出現內容單一或是與社會脫節的情況,這對于提高學生培養質量是不利的。校外實訓基地是“活動”的,尤其校企合作的可控性極差,效果反饋和監督往往滯后或者脫節,而且因為業態行情和各自利益等問題導致合作的長期性很難維持。大多數院校,校外簽署了數量可觀的園林企業作為實習基地,每一園林企業都以追求其企業利益最大化為目的,時間就是效率,據了解,除了勉為其難的安排幾個學生到企業中做些改圖、文書工作、帶到已建好的項目點“走馬觀花”或是臨時派駐工地參與勞動,一般情況下很難兼顧教學進度、內容和效果。
云南省園林行業協會是云南省園林綠化行業相關企事業單位自愿聯合成立的全省性的學術性、行業性社會團體,是經云南省民政廳注冊登記的具有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協會宗旨是: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適應改革開放的新要求,增強云南全省園林綠化行業市場競爭力,加強行業橫向聯系,整合全省行業資源,提高園林綠化行業專業技術水平,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園林綠化行業的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組織和團結云南省風景園林工作者,發展風景園林事業,提高風景園林行業的科學技術、文化和藝術水平,促進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協會以服務為己任,在政府與企事業之間發揮橋梁與紐帶的作用,做好“雙向服務”,維護會員單位及行業的合法權益。云南省園林行業協會的業務范圍是:(1)園林綠化行業服務;(2)園林綠化行業自律;(3)維護權益;(4)行業協調。
云南省園林行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是在政府職能部門領導下的由多個園林企業自愿聯合形成的團體,各個企業既獨立運營又接受協會的監督、指導、協調。所以,高職院校園林專業的實習實訓同協會建立適宜的合作關系,其效果遠大于同多個零散企業的合作,可達到1+1>2的目的。
雙邊的合作契機經過調研和思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借助協會的平臺,通過協會牽線搭橋,由一些企業為學生提供實際的規劃設計項目訓練和工地現場實習實訓的機會。(2)聯合其他高職院校,由學校和協會共設獎勵基金,組織學生景觀設計大賽。通過參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實踐水平,同時也為云南綠化事業大軍供給優秀專業人才。(3)安排學校教師為企業的員工進行“充電”再教育和職業資格培訓取證。
高職風景園林專業教學實習實訓同園林行業協會的合作,必須是建立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的。通過合作,首先是學生得到了寶貴的實習實訓的機會,而且他們接觸到的項目是“生鮮”的,是反映最新業態資訊和專業發展進程的,這也為學生的下一步就業夯實基礎。企業方也可預先考察、訂單合作,儲備優質人才。另外,協會也在合作中強化了其工作的職能,深化工作深度,為云南風景園林行業發展增加了活力。
學校、協會和企業通過友好協商,簽訂合作協議,明確各自職、權、責關系。如出現上文所提到的企業因為自身利益、項目進度等原因,而導致出現了同高職院校合作不理想的狀況,先由協會出面了解企業情況,學校配合積極查找問題癥結,三方積極配合調整合作細節,最終保證專業教學培養質量。
把高職教育的技能培訓同行業協會的合作結合起來,這是一個大膽的嘗試,筆者所在單位也積極地跟協會對此做了多次探討,也在協會的牽線搭橋下同一些企業進行了初步合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也仍然存在諸如教學計劃、課程時間和項目對接不是很好等一些問題。所以,本文的研究并不足以形成立竿見影的指導方法,而是需要長時間地、彈性地協調合作的工作思路。
[1]陳燕,張麗華.高職高專實訓基地建設與管理的實踐——以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為例[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26(03):92.
[2]董曉青.高職高專院校實習實訓模式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1,(20):154-155.
[3]云南省園林行業協會章程.
課題:云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2年度立項課題,立項編號:ZX1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