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安
(吉林省梨樹縣白山鄉中學校)
淺談新課程下初中化學用語的教學策略
◆劉國安
(吉林省梨樹縣白山鄉中學校)
化學是學生在中學階段所面臨的一門全新的學科。化學的學習旨在為學生的物質結構學習做前提準備,由于化學內容的復雜,中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中學化學的整體目標是打造學生良好的學習基礎,而化學用語是化學學習的最重要的表達形式,學生應該扎實地掌握化學用語的使用。
中學化學 化學用語 規律
化學是學生到了中學階段才剛接觸到的學科,大部分學生在剛開始上課的時候,化學基礎幾乎為零,這就使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應該注意對學生的基礎培養,養成最良好的化學學習習慣,在取得理想化學成績的同時為高中的化學學習做準備。在中學化學的基礎環節,化學用語是一項基本的化學學習工具。和數學中的數字一樣,化學用語是一種學習內容的表達。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簡單探討下化學用語的教學過程。
中學化學主要包含的化學用語有:元素、原子、離子符號、原子以及離子的結構示意圖、化合價和化學式等。元素是一種化學物質的簡化表達形式,從廣義的范圍上來講,化學用語可以表現為整個元素,從狹義的范圍上來講,化學用語可以表示一個原子。例如,我們常見的Na,既可以表現為鈉元素,也可以表現為一個鈉原子。再者,化學用語中的化學式是一種對物質結構的表達,如NaCl,我們能夠從化學式中直接讀出分子中的結構。將這種表面的結構與實際的結構示意圖相結合,學生能夠從結構的方向加深對于化學物質的認識。而離子、與化合價等用語,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質結構,并且能夠探索出教材中所沒有包含的內容,化合價的組成方式是自然界物質的組成方式,所以在化合價的教學上,為學生的化學學習提供了探索的空間。
在中學的化學教育中,化學并不能夠完全的屬于理科中。中學的化學處于一個啟蒙階段,學生開始了解各種化學實物,在這個了解新事物的過程中,更多的是認知層面的學習,如氫氣的性質,水的組成,這需要學生邏輯思維與感性思維共同作用,才能夠將化學學習好。所以,在教授學生化學用語規律的時候就要從兩個方面開始。一方面,是感性思維。如我們在教學認識元素的時候,很多的元素都是有規律可以發現的,如Na的拼音na,而中文字也是鈉,還有Li的拼音是li,中文字是鋰。這些都是能夠直觀記憶的,只要有一個良好的認識環節。另一方面,是邏輯思維。對于化合價和離子的認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混淆化合價與離子。最簡單的邏輯區分,就是化合價的符號在數字前,而離子的符號在數字后,這種純數字與符號的組合規律,能夠從理性的角度表達出化學物質的狀態。
在中學習的學習過程中,化學被劃入理科的分類,那么作為一門理科,化學的學習與使用的過程中就含有一定的推理能力。需要學生根據所學習到的基本化學用語知識,去推理化學的更高階的內容,例如我們知道鐵的相關知識,在沒有學習到四氧化三鐵的情況下,需要學生就已知的用語中,推導出四氧化三鐵的結構。其實,從邏輯思維角度上來說是沒有問題的,這種深度的應用可以合理的解釋出來,不過在實際教學中,學生所接受的都是“填鴨式”的教學,學習的主動性不強,將化學變成了語文,變成了對實驗規則以及化學物質信息的背誦,這是不正確的。就化學深度推斷而言,化學用語起到的是一種標準化模式,學生可以從化合價、離子等角度推測出高階的內容。
由于在中學化學用語的數量多、枯燥乏味等特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就對化學失去興趣。針對這些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有選擇的將化學用語的內容進行分散,以輻射的方式來學習化學知識。將化學內容循序漸進的教授予學生,如在碳的教學方面,從碳開始教學,再進行氧的教學,在兩種物質的結合下,介紹重要的化學用語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的內容,這就使得講課有了一定的邏輯性,比之前授課的過程中“從碳直接到二氧化碳”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將教學的難點逐步分散開來。在根據教材章節的學習過程中,對于完成的章節進行用語方面的歸納總結,化學的用語是很多的,各種的物質方程式都會涉及到教學中,如果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章節將這些內容進行嚴格的分散,學生一次吸收的內容就少了許多,吸收的效率會有所提高,并且在思維上對化學的分類具有一定邏輯性。
筆者在前文提到過,中學化學的學習過程主要是一種認識物質的過程,雖然同為理科,卻沒有數學那樣完全注重過程。在數學的學習中,學生需要知道數字以及符號的意思,其他的重要部分都在于計算。而化學的學習中可以類似的將“數字”看為“化學式”等,但是在實際的學習中,學生會在化學式以及其他化學用語的書寫過程中出現很多的錯誤。規范學生書寫的方式,要求學生對于化學用語的數學像對語文學習中“文字”的書寫一樣。保證在理解化學結構的同時,又不會因為表達方式出現差錯而造成不理想的考試成績。化學用語規范化書寫是學生對所學習的化學內容的規范表達,讓所有學習過化學的人都能夠有效的理解化學的反應過程
化學用語是化學中用來表達物質的方法,熟練地使用化學用語,才能夠將化學的物質變化的過程由直觀現象反應轉移成一種信息的傳遞溝通。在化學用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了解化學用語的特點,從多個角度來要求學生對化學用語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有效地掌握化學知識。
[1]侯延斌.新課程化學用語教學的誤區與對策[J].西藏教育,2012,(06).
[2]蒲國書.初中化學用語的教學策略[J].渝西學院學報,2003,(01).
[3]丁吉念.防止化學用語學習分化四策[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