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淑杰
(吉林省大安市安廣鎮第二小學)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盧淑杰
(吉林省大安市安廣鎮第二小學)
新課程標準要求,課堂教學要在以教學為主導的前提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給學生一定的操作空間。比如,眼、口、手、腦。作為教師要抓住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主要契機,時刻著想于學生的能力培養,一定要更新觀念,轉變思想,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既要指導學生接受知識,更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勇于探究的能力,繼而使學生具有創新精神,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
小學語文 自主學習 探究能力 策略
皮亞杰說,活動是孩子們學習的最根本途徑,也是主客體的紐帶,是人們認知的源泉。新課程標準要求,課堂教學要在以教學為主導的前提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給學生一定的操作空間,如眼、口、手、腦。我們作為教師,要抓住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主要契機,時刻想著學生的能力培養,一定要更新觀念,轉變思想,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既要指導學生接受知識,更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勇于探究的能力,繼而使學生具有創新的精神,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對此問題的理解和嘗試。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教師在講課的時候不能單一地進行講解,把自己的講述不得滾瓜爛熟,賣弄嘴皮子。不去顧及學生的接受情況,學生只是一味地聽講,不考慮對學生的想象能力培養,其結果培養出來的學生只能是答卷工具,缺少創新精神,不會是社會發展的實用人才。新課標下的教學注重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因此,我們要在教學中,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那么,通過質疑可以引導學生進入思考的過程,通過思考學生的探究精神就會被激發出來,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生接觸文本的時候,他們會有著不同人的不同問題,看法也不一樣,這樣我們作為教師就要找準時機進行切入,提出準確的問題。例如,我在執教《錢學森》一文時,讓學生說出文章題目,然后會有哪些問題,你對錢學森有哪些了解?這樣一問,學生就有了疑問,他們就去敢于想象問題了。當學生對課文熟悉之后,我就讓孩子們繼續進行質疑,以新的問題進行深入地思考,當學生學到錢學森的語言時,學生提出他為什么這樣說?讓學生將學的情況在小組交流,經過認真思考和討論,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在學生的主動參與下,教學難點迎刃而解。從而體會錢學森的愛國之情。在理解過程中質疑,能引導學生對課文重點內容進行主動的探究,克服那種教師問學生答的陳舊的教學模式。把提問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人人都可以提問,人人都可當老師,互問互答,形成良好的質疑解疑的氛圍。
教師通過講學生聽,這樣會出現學生以被動的形式去接受信息,不能促進學生的積極主動自學,探究能力呈現弱勢發展。若是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學生就會產生積極興趣,更能主動積極地進行探究思考。因此,在語文教學中也要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以此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比如,我們在語文教學時,可以通過不同層次和角度進行切入,把自己的感觸和獲得的信息用繪畫把它畫下了,接著再用語言表述出來,這樣就促進他們動腦和動手,避免了只有耳朵聽的單一方式。比如,我在執教《畫風》時,我就采取了這一辦法進行教學,讓他們用畫畫的方法進行思維,我用“簡筆畫”在黑板上繪畫出來文本上的風中東西,還出示了一個美麗的關于“風”的美景畫,然后讓學生去想象,并且把所想的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就極大地促進學生的動腦和動手的機會,更培養了他們的操作能力。學生在探究怎樣畫這一過程中,也就明白了風是不能直接把它畫出來的,只有通過其它事物在風的作用下來表示這一要點,比老師講出來的效果好多了。
人們常說:“授人以漁,終身受用”。一個人的文化知識積淀關鍵是在于自己的努力學習,從老師那里所得的只能是一部分,關鍵是靠自主努力的學習所得。實踐證明,世界上沒有專家學校,但是專家們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那就是靠的自學成才,走自學之路。因此,我們要讓學生自己去嗑瓜子,不能給學生扒瓜子。交給他們的學習方法會受用終身。更何況當今是人類社會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知識的更新瞬息萬變,不會學習,沒有自學的精神和方法將是寸步難行。我們作為教師更要強化向學生授予學習方法,讓他們學會學習,讓孩子們懂得當今學習的綠色通道,通過現代化的網絡學習平臺,快速地武裝自己,什么時候學,怎么學,怎么去積累那些有益的東西,搜素那些有助于學習的信息,積累有用的知識等。如通過報紙剪貼、通過書刊摘抄、電視錄音、收音機錄音、光碟、磁盤、網上下載、實地調查、自己生活體驗、專題采訪等。通過這些渠道的獲得,再怎么去加工整理成自己所需要的有用材料。然后,再進行創新發揮,就會成為新型的有用人才。若是學生能夠做到獲取知識的方法,我們還何愁教學效率不高!
總之,作為教師要積極努力去研究教學方法,研究人類社會,懂得當今時代的老師使命是什么,真正要完成的任務是什么,要做一個不愧于時代的教師。交給學生的不只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方法,讓學生們能夠真正地傳承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更能沿著前人所走的路有所創新,成為時代新人。